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流动主要体现为楚王族集团的变动和士阶层的流动,其中既有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也有楚人才的外流和异族人的流入。相对而言,战国时期楚国社会的流动性比春秋时期要强,但没有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封君制成为社会流动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学术和政治思潮,两者何为主从构成了儒法的分水岭。在维护等级秩序方面,礼、法并无质的不同,但“法”地位的上升及得到传统“礼治”社会的认可,极大改变了人们“循礼不化”的传统。在战国时期除旧布新的改革进程中,“法“以强有力的规定性发挥了巨大效用,但“法”始终未能完全取代“礼”,“礼”、“法”仍然各自有着自己的适用空间,而且等级之礼在社会阶层经历了巨大的变动以后,通过法的强制性制约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衰落、统治者与富商大贾的扶植与引导、交通事业和货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加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尚武精神主要表现在民间习俗、社会教育、日常礼仪、女子尚武、文学艺术等方面。作为一种大众性社会行为,其实质上是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外在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尚武精神强化了中华先民不畏强暴、不惧战争、敢于反抗、勇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固化了中华民族业已存在的爱好和平和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使其深深地烙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固有要义,为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形成了民族尚武自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其时,私学的兴起,养士制度的形成和稷下学宫的设立均表明,重视智力投资,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7.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从师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土阶层崛起,养这风盛行,私学勃兴,社会上欣起从师热潮,表现为学生来源广泛,成份复杂,师承各肖,自主性强,随师流动,接触面广,由此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私家学派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因家农战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殷周时代 ,一切学术都由统治者直接控制 ,史官之职也是世袭的 ,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特质 ,所作之史书在一般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修史逐渐受到强暴势力的威胁 ,但仍有史官冒着生命危险修史的例子 ,涌现了一批像董狐、南史氏这样的“良史”。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史官屈从于强暴势力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趋于低落 ,同时史官本身也出现了许多缺陷和弱点。到战国中期 ,史官的地位已低落到世人羞而为之的地步。而伴随史官地位低落的 ,则是史官修史之风的败坏 ,强暴势力的因素越来越影响史官的修史。到西汉时 ,史官的地位已经低落到和倡优差不多的地步。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工商业阶层。他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立足于社会历史舞台。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和经营,构成了新型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穆公 《新高考》2006,(9):30-32
.........的....睡嘶介婴昌愁乌偿声徽痴‘烧如动旧目.西澳袖.妇.............吩恤自.山泛t考点引领】老子称谓、著作、代表阶级哲学思想:核心;精华政治思想称谓、代表阶级f进步方面:思想体系核心及其思想之在政治领域表现(保守方面教育:思想及其意义文化成就:“五经”影响哲春秋{宗教其他两汉思想领域特点西汉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核心,地位东汉王充唯物思想:背景,著作及其内容佛教:西汉传人,东汉传开道教:形成时间,思想来源,主要经典,思想主张史学:《史记》体例,时间断限,历史地位雕刻艺术:秦陵兵马俑了|l气|l!!学教他‘|J、|…  相似文献   

11.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30-34,39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是与作为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文化的创造主体———知识分子所获得的重大社会解放分不开的。一是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中挣脱出来,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是知识分子从旧的宗法伦理和天命神权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的自觉,开始从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从人文关怀的原则出发,重新建构未来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变革思想。本文从变革的本意到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变革思想及其演化,对古代变革思想加以梳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今天我国的企业战略与组织变革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中国的礼,实际上是一个建构完备的制度与文化的体系,是一种集政治、宗教、伦理、教化、法律和军事要素于一体的整合性的治理构架。礼成于周公,而后一直在统治阶级内部传播。通过百家争鸣,礼开始逐步下移到平民中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乡村社会之学校教育缺乏自我服务意识,一味追求为城市奉献少许人才的使命,这势必影响中国乡村社会之人的生活质量。因而可依靠变革乡村学校观念,培养乡村人的合作精神与自治精神,变革学校内部精神状况两大方面,来改变中国乡村社会之命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结构的演进,基本上是越来越集权于最高端,而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方向则与此相背;西周已经发展出比较完整的(早期)国家结构和功能,春秋王室与列国之间在权力结构、功能形态上反有诸多纠结缠绕,仿佛历史一度呈显某种倒退的特征。这基源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控御手段的内在缺陷。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重组、下移,实为抟聚更成熟的巨型国家的新起点。这一时期政治中心控御形态的变化,国家结构中地缘(地域)因素的成长,都表现出在高频度战争环境中,国家地理空间(主要由于交通建设)、政治空间(主要由于官僚行政)、社会空间(主要由于宗姓氏族解体)的致密化倾向,只是这个"国家化"过程终春秋战国之世仍然处于一种"未完成体"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服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文化风俗现象,是政治、经济、心理、习惯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其演变离不开各个时期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引起中国社会变动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三次主要事件为契机,引发服饰变革。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社会中的教育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必将带动教育的变革。本文从教育年限和教育场所、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自由的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的大繁荣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这一时期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因此,对这两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把握其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对于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是从国家形成的三个朝代向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秦的过渡时期,也是经济、政治与军事各方面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它对之后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历史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新课程”既是一场教育变革事件,又是一段极为复杂的社会变化过程。此次变革对中国内地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有转变、进步、成绩,也有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思想困惑和深入化解的实践难题。无论是“新课程”的设计者、推进者、实施者,亦或是一些没有直接涉身的理论研究者,都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都需要以一种生成的立场和态度来提升对变革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富有责任感地对变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变革过程中群策群力地改善变革,使“新课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