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思路 <气度恢弘的隆胜时代>是七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的繁荣"三个部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唐朝的盛世时代,应该说学生很感兴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平淡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有兴趣是老师在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本设计考虑以下问题:1.如何充实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武则天和唐玄宗;3.如何在教学中始终感受到思维的挑战性.本设计基本点在于适合七年纪学生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习作内容】 展开想象的翅膀,挑选一两位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重新编一个故事。也可以自己设计卡通人物,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让他走进你编的故事里,把故事内容写下来与大家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讲述的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汉族建立的北宋等几个政权并存的一段历史。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在碰撞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本课所学内容,是以后学习南宋和金对峙、元朝大一统等内容的一个范例,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8年第10期(中学版)刊登了张元教授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并组织了姚锦祥和赵士祥的解读和学习性文章(见中学版2008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8年第10期(中学版)刊登了张元教授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并组织了姚锦祥和赵士祥的解读和学习性文章(见中学版2008年第10期、2009年第2期)。以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故事,即历史细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和材料为基础,设计适于学生解答的、贴近学生经验的问题,用问题调  相似文献   

6.
本刊2008年第10期(中学版)刊登了张元教授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并组织了姚锦祥和赵士祥的解读和学习性文章(见中学版2008  相似文献   

7.
本刊2008年第10期(中学版)刊登了张元教授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并组织了姚锦祥和赵士祥的解读和学习性文章(见中学版2008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8年第10期(中学版)刊登了张元教授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并组织了姚锦祥和赵士祥的解读和学习性文章(见中学版2008  相似文献   

9.
本刊2008年第10期(中学版)刊登了张元教授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并组织了姚锦祥和赵士祥的解读和学习性文章(见中学版2008年第10期、2009年第2期)。以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故事,即历史细节,能  相似文献   

10.
11.
王静 《教学随笔》2007,(11):18-19
《尿的形成与排出》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第一节。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呼吸、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是直接参与新陈代谢四部分之一的最后一章,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说是本册书的难点。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于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非常抽象和微观,学生不易理解。考虑用红毛线、漏斗制作成模拟肾单位的模型来突破这个难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3.
一、内容分析《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文内容定位在“社会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社会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的纽带,它使人类认识自然、陶冶自然、感悟自然。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缪秋菊 《学语文》2010,(5):43-44
我所教的课文是《伟大的悲剧》,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课文篇幅较长,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教点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种子的梦》的教学重点是感知诗歌凝练的语言以及丰富生动的想象。而感受诗歌深刻的内涵和充沛的情感则是其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诗文中的“梦”“土地”“孕育”来作文章:由“梦”引入,默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由“土地”带人诗境,训练句式,培养斟酌诗歌文字的能力;由“孕育”深入诗心,交流体会、训练朗读,领悟诗歌内涵;最后又回到“梦”进行创作,展现个性的诗句,抓住“梦”思索课题的美感、诗文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说明历史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故事可以是现成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汇编成新的历史故事,把理性的历史知识变成感性的历史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二目“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和图形”领域中的新内容。从儿童空间认知发展来说,平移和旋转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等空间认知进入动态的空间认知。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学习内容则是第一次接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建议] 1.从文本独特的样式出发进入文本。什么样的故事是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是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给谁听的?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采用什么样的手法让听者接受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什么可以学习或质疑的地方?就这样,以“故事”建构教学骨架,既感悟故事内容本身。又在感悟言语形式,在两者“交汇”处深入介入文本。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它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活。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感情诵读,在读中悟语,读中悟情。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始,《历史教学》编辑部征集“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为思路的教学设计”,并陆续刊登了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解读文章。该设计通过故事和材料,丰富历史事实,丰满历史人物,让学生“神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