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每当校园里洋溢着孩子们这阳光、纯美的歌声。内心总是充满着憧憬、自信和力量.也常常不由自主地引起联想和思考,我们的教育不也正如此吗?教育在学校.在社区,在田野,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里.更是蕴含在我们每位教师一言一行的每一个细节里。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渐渐深入,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校园里,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痕迹在教师们的一些语言和行为细节上依然俯首皆拾。记得一位专家这么说过:“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他很忙。行走,是他的人生姿态。他常常带领一批教师,辗转于全国各地,传播课程改革与思维创新的火种;他常常在各地名校的报告厅里侃侃而谈,谈教育的忧思,话教育的理想……忙碌不仅以动态呈现,更多时候是一种静态的表达——他常常以全国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的身份在华师大美丽的校园里徜徉,在那醇厚的学术氛围里对话;  相似文献   

4.
李万胜 《考试周刊》2014,(24):149-149
<正>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校园安全无小事,维护校园安全是每一位在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校园安全也始终被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但是我们仍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出现在校园里,仍然会看到许多安全隐患出现在校园里,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校园到底为什么不安全?校园安全到底该是谁的责任?校园安全常常在师生交流的话题中被聊起,大家都在感叹校园安全事故的可怕,都在期盼安全隐患远离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校园里的灯     
那些灯常常亮到夜风渐冷   亮得星星都疲惫不堪   我知道   那些灯是校园里的星星   许多孩子的眼睛   都是被它的光芒擦亮后   才清楚了人生的道路   因为那灯亮着   冬天才不会寒冷   因为那灯亮着   星光才不会黯淡   因为那灯亮着   心灵才变得明亮   因为那灯亮着   校园才书声朗朗   那些灯就那样亮在夜里   默默而又虔诚地   消耗着心血和生命   一茬茬孩子来了又去了   只是在每个孩子心中   都永远亮着一盏   闪烁的灯 校园里的灯@殷修亮$鄄城县郑营乡郑营完小  相似文献   

6.
校长应当出现在课堂里——他是最优秀的教师;校长应当出现在走廊里——他是老师和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人:校长应当是校园里行走的文化符号——他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凝聚者和代表者。不过,校长还应是常常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个人,因为,他必须有深深的理性思考,必须有战略的谋划和宏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张菊荣 《师道》2002,(11):15-15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提科教兴国,学校提教科兴师,教科兴教,教科兴校。可是什么是教育科研呢?我常常迷茫。因为在学校里分管教科工作,所以常常有机会听到教育科研的报告讲座,也要读读教育科研方法意义原则的书籍、文章,对于立项、结题、管理等等一整套环节也算是很熟悉了。可是,我们的教师真的就这样学会教育科研了么?请听我们对于教育科研者的评价:他搞教育科研行,他能写文章。写文章就是教育科研的代名词。而写文章在我们评价中真正含义是:造文章!谁造得越像,造得越深刻,谁的教科研水平越高。越是写得人家看…  相似文献   

8.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形象而富有哲理,高度概括了细节的重要性,昭示了细节不容忽视,重视教学细节,这是精细化管理时代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教学细节虽小,却不能小视,在我们以为“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我们忽略和漠视的地方,常常隐藏着非教育和违反教育规律的理象:有的教师对可能出现的细节和如何把握这些细节心中无数,寄望于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结果只能是与“精彩”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9.
他很忙。行走,是他的人生姿态。他常常带领一批教师,辗转于全国各地,传播课程改革与思维创新的火种;他常常在各地名校的报告厅里侃侃而谈,谈教育的忧思,话教育的理想……忙碌不仅以动态呈现,更多时候是一种静态的表达——他常常以全国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的身份在华师大美丽的校园里徜徉,在那醇厚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老子说:“天下事必做于细”,西方人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是文化,需要我们去学习;细节是科学.需要我们去研究;细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追求。教育中关注学生细节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动脉.观察不到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真爱的教育。总之.没有细节的教育是粗糙的教育,不完美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细节。并及时反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管理各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说过,“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其实,在我们教育的故事里,细节同样是上帝,它会引领我们去更用心地发现,更专心地思考,更细心地行动。以下就是笔者从自己的教育视线里发掘的“情景”片段,或许,这就是细节,这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12.
老师常常教育我们在校园里看见废纸、果皮等要主动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就叫间接学习;而老师叫我们下课后去校园里学雷锋做好事,捡拾校园里的果皮纸屑,这便是体验式学习。这两种学习形式,一种是坐着听然后去付诸行动,而另一种则是马上去亲身体会。显然,体验式学习更加适合学生。  相似文献   

13.
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必须建造这样一幢建筑,它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在心灵科学上和其他方面找到出处。"然而在现实的校园里,有多少孩子的心灵能够在建筑的细节上找到出处呢?学校建筑是人们为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同时它作为载体还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念、经济与文化面貌等的具体体现者。本刊现推出"建筑"栏目,从跨学科的视角,洞悉和解读不同学校建筑空间所蕴涵的教育意蕴与文化意义,在"赋予建筑教育的深度,彰显学校文化的魅力"的使命下,为读者认识和理解学校建筑提供科学参考。栏目特邀浙江大学学校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邵兴江博士主持,他长期致力于学校建筑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在学校建筑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学术积累。  相似文献   

14.
吸烟害处多     
2013年6月10日晴 在厕所里,在寝室里,在校园偏僻的角落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同学在吸烟,吞云吐雾,自得其乐。这使我自然联想起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15.
古时候,南京金陵山上的清凉寺里有一位法灯禅师。在法灯禅师还是个小和尚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与其他人不同的天性,他不受佛门规矩约束,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常常语出惊人。寺庙中的很多和尚都看不起他,然而清凉寺的住持法眼禅师却很看重法灯。有一次,法眼在给众多弟子讲课时,问听课的众多和尚:  相似文献   

16.
王松波 《教师》2012,(14):7-7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营造一个和谐校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在教育中时刻注意使用赏识教育。我觉得每一位老师都要以一个家长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也要在爱中来欣赏自己的学生,认真从每一个细节来发现自己学生的闪光点,以真正的爱心来找到教育自己学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很多影视作品里都说,国外的课堂都是快乐如娱乐节目一般,外国学生都是激情不羁、思维奔放,这一直让我们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事实真的如此吗?这是一个到中国交流工作的英国老师所撰写的一篇文章,他从自身的经历对英国和中国教育进行了对比。他批评了中国目前教育中的分数至上和由此导致的师生关系扭曲,而让他吃惊的是在当下的英国校园里,正在出现  相似文献   

18.
庞青 《今日教育》2010,(2):21-21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分为新手期、经验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专业要求,我们常常用入格、合格和风格来描述。入职后1~3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入格,我们认为在这个“格”里主要应该包括执教规范、观察了解孩子、认真的专业态度、教育实践细节、反思与总结、尝试教育研究这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特色教育与教育本色的博弈 近些年来,有关“特色教育”的标语常常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各种关于“特色”的口号也不绝于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园里都张贴着办学特色的标语,有不少学校甚至提出了“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放眼当下中国教育,大有“特色教育”盛行天下之势,好像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特色教育”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0.
黄健 《江苏教育》2006,(2A):19-21
作为教育,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熟悉的镜头: 镜头一:校园广播里常常有这样的声音:“明天有区检查团到学校检查卫生,今天下午各班务必进行大扫除,不留死角,四点半钟学校对各班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班级撤销卫生流动红旗,广播点名批评。”“各班同学请注意,现在广播重要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