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话教育的艺术是指教师借助情感性的语言交流,引起学生的共鸣,以达到教育目的艺术化教育手段。谈话教育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不管谈话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教师自己的人格力量和其所拥有的真理力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学生对你的人格力量和真理力量没有任何反响,这时起作用的便是谈话的技巧。谈话教育的形式有演讲、报告、个别谈话、座谈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是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为了使谈话效果实现形象与情感的统一,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在谈话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师》2016,(36)
教师在谈话教育前要明确谈话目的,做好充分准备。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应的谈话方式;要尊重学生,注意教师形象与表情;语言要亲切,说理要透彻,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谈话产生神奇的效应,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和尊长谈话中获得。——(法)巴威尔 |教育事例| 一个星期天,朱莉问妈妈:“今天作业我已经做完了,能否玩电脑?”妈妈说:“作业做完了,你有没有检查过呢?检查过了,那你不能看点课外书吗?你这孩子,最近就想玩电脑,你看隔壁的丽娜,她成绩比你好,但从  相似文献   

4.
5.
《实验教学与仪器》是我们教师的好参谋。这是我区广大教师的共识。 1994年我区电教馆订了一份《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此杂志办得很有特色,具有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资料性和针对性。为了提高我区实验教学水平,我拿着这本刊物向各校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学》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来评价贵刊,深感《化学教学》十年来遵循教学大纲、紧扣中学教材、针对实用性强、配合教学进度、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指导复习;可谓内容广泛新颖、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到一起,常常会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希望在交谈当中能得到一些教子良策,特别是那些教育孩子很有方法的父母,非常受欢迎。我们为大家推荐的《和孩子交朋友》,就是一本汇集200位父母老师成功教子经验的书籍。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语言浅显,道理明晰,我们选发其中三篇文章,大家从中可以领略本书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11岁之前,孩子们倾向于将心事说给父母听,遇到问题,父母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可过了这个年龄,顺序就倒过来啦。他们的听众依次是朋友、老师、顾问,最后才是父母。只有对孩子生活了解,才能去帮助他们。费城坦泊大学心理学教授对20000名青少年进行了3年的调查,发现那些能经常和父母们谈论日常生活的孩子,学校生活顺利,吸毒和酗酒的也少。下面这7个步骤也许可以帮助父母们打破和孩子之间那堵沉默的墙。一、创造谈话环境青少年往往对于坐下来谈话感到不自然,你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他们感到自然,这样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才会习惯于找你。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有的放矢,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的有效武器。由于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过程及效果直接关系着教育效果,因此,探讨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和方法,讲求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非常  相似文献   

10.
那个开花的春天潮湿而温暖,雨总是隔两天就下,隔两天就下。一夜之间桃花就开了,明亮妖艳,油菜花也开了,灿烂而张扬;惟有梨花显得低调而卑微,一片接一片地白,白得一无所有,白得让人心疼。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一句话讲得好,使人笑;讲得不好,使人跳。这就说明,谈话本身也是一门学问。谈话是解决学生思想偏差、教育学生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谈话时,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掌握好谈话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马苏惠 《宁夏教育》2008,(11):70-70
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教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提及孩子的性教育,通常是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时,才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提及孩子的性教育,通常是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时,才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性教育。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性意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有性行为发展问题的孩子多与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性教育呢?遇到孩子性教育中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父母要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一样,父母尤其不要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假若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期望有冲突,父母不要固执地、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性别特征,否则容易造成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一、陈鹤琴生平与《家庭教育》的产生陈鹤琴(1892-1982)是中国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出生在浙江上虞百官镇一个破落小商人家庭。他6岁丧父,19岁时转入清华学校高等学科学习,期间先后开办校役补习夜校、  相似文献   

16.
为人父母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专长、出人头地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愿望。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就是关于上述主题的一部作品。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如何制造了一部精神变态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否正在更多的家庭中重演?作品所揭示的一个钢琴教师个人成长的经历,同时也伴随着心灵扭曲的历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对于今天的教育、危机中的世界、艺术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生话中,许多家庭却存在着单爱现象,即父母把自己的爱,单向地倾注于孩子身上,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爱父母、尊敬长辈,结果造成孩子没有爱心,缺乏情感,自私心理严重,回报意识淡薄。据对3所小学的调查,有一多半的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爱父母,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爱父母。纵观当今一些子女不孝  相似文献   

18.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列·符·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书的第二章中,深刻地论述了教师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并对如何热爱儿童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启发颇大,值得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在谈话中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独白,一是静听,一是互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