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烈度会随着冲突的发展而变化. 文章结合组织冲突及冲突管理, 针对继续教育中组织冲突阶段、表现形式进行逐一剖析, 构建了继续教育的组织冲突模型, 并提出冲突解决机制、共同治理及构建学生、教师及管理者的和谐关系等以实现其冲突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组织的发展以及国际组织对国家事务介入的加深,国家主权与国际组织的权利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际组织中的大国作用、国家主权的让渡等等.但是由于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协调这些冲突.寻求国际组织中各成员的平等关系,以及国际组织成员国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这些协调使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人际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组织行为,它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有效地对教师人际冲突进行调控,将人际冲突的消极作用化为积极作用,可以调动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地培养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4.
冲突是高校组织存在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客观现象。高校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及个人与组织的矛盾、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公平竞争、高校组织内部沟通不顺畅以及高校组织结构和功能缺陷引起的。高校组织功能的构建,一是更新组织冲突管理理念,激发建设性组织冲突;二是建立组织目标管理体系,完善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建立民主沟通的管理模式,塑造应对冲突的组织文化;四是辨证识别组织冲突成因,具体有效管理组织冲突。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的组织冲突及冲突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60至70年代适逢美国大学多事之秋,冲突迭起。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大学教师层的角色冲突、教师层与管理层的权力冲突以及学生对自身权利的诉求。大概在同一时期,美国管理学界兴起冲突管理思想,汤姆斯等学者建立起有关冲突管理的标准化模型。这一模型对于大学冲突管理的启示有: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为处理冲突提供正式渠道;推进建立共同治理的决策机制,以有效化解因权力过分集中而引发的冲突;充分发挥中层管理者的作用,目的在于基层组织内部创设互信互动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冲突功能有破坏性和建设性之分,校长要消减破坏性冲突,同时也要激发建设性冲突,使组织充满活力,避免故步自封。为消减破坏性冲突,校长可采用愿景创设等策略,而为激发建设性冲突则可用教师冲突观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文化变革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冲突是组织活力的象征。以此,结合组织冲突概念,针对高职高专教育中组织冲突阶段、表现形式进行逐一剖析,指出研究冲突的目的不应该是消弭冲突,而应该是有效地管理冲突,提出了化解高职高专教育中组织内外部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诊断及有效化解破坏性冲突四项策略以规避高职高专教育中组织冲突,促进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冲突与融合:大学组织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是特定组织的一套价值观、信念、态度和行为规范,它规定着人们的实践方向.大学组织文化包括学者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学者文化存在利他和利己的冲突,学生文化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冲突,管理者文化有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冲突.而坚守大学核心精神、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管理中实施权变管理,是消解大学组织文化冲突、融合大学组织多元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企业组织冲突的原因及积极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突管理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企业冲突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积极应对冲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是冲突管理中的关键所在。企业组织应突破传统的冲突管理观念,从管理哲学的高度超越冲突,走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冲突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冲突存在的普遍性和冲突的基本观点入手,分析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冲突也有其积极作用,应该正确认识冲突,充分利用良性冲突,化解恶性冲突,找出解决冲突的主要办法,并针对这些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大学生间的冲突主要包括心理冲突、观念性冲突等。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除了双方在动机、目标、角色等方面的差异性外,还有课堂组织结构松散等其他因素。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双方应该从积极、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并通过依靠冲突双方的合作和高校多重组织机制建设进行理性管理冲突,最终使冲突转变为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身份政治表现为“我”与“他者”的身份区隔,为审视大学治理中的组织冲突提供了相对统一的理论视角。在个体、群体、结构和理念四个层面,组织冲突有不同程度的身份政治表现。超越大学治理中的身份政治,需要个体不断反思,建构集体思维,形成组织信任,依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随机选取甘肃省3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为被试,探讨领导风格、工作家庭冲突以及情绪智力3因素对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分别对教师组织承诺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工作一家庭冲突和家庭一工作冲突均对教师组织承诺有负向的影响;教师的情绪智力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回归分析得出工作一家庭冲突、仁慈领导、权威领导、教师情绪智力4个变量能够较好地预测教师组织承诺。这一结论对我国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院长是产生角色冲突较多的职位,在我国情境下尤其如此。院长角色冲突来源可归结为组织、个体和人际三个方面,在三个来源之下又可分成多种更具体的成因,从而构成一个院长角色冲突来源的逻辑链条。对于院长角色冲突的应对策略,依据主体是组织还是个体、冲突性质是损益还是增益,可划分为组织策略和个体策略、减少冲突的策略和增加冲突的策略,从而构成一个策略矩阵。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internalization) of teachers and their different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compromising, problem solving, forcing, yielding, avoiding).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418 teacher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male teachers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commitment based on compliance, and are more likely to avoid conflicts than female teachers. As teachers get older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commitment based on internalization and on identification, and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use problem solving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n those who are younger.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both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the use of compromising and problem-solving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Commitment based on compliance is the on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forcing behavior. Commitment based both on identification and compliance are found to be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avoiding behavior. Of these two, identifica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avoiding conflict behavior. Conflict resolution through yielding was not predicted by any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有关冲突性话语中的语用缓和研究概述。首先讨论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类型,然后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言谈中关于直接反对、批评、不同意的缓和性回应类型的研究比较少,存在一定研究空间,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如何缓和言语交际、避免言语冲突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笔者希望这些语用缓和的研究概述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这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文化冲突是我国大学不可避免的管理主题.由于大学特有的组织文化特征,需要研究建构合理的大学组织管理模式及文化冲突新格局.以创设出更能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的管理模式与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借鉴和辨析社会学理论中的冲突概念,对师生冲突概念作出界定。根据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的冲突分类理论,对学校师生冲突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观点:学校师生冲突的多数属于非现实性冲突;师生结构由紧密走向松散是师生冲突增多的重要原因;师生冲突具有一定的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新视角--知识分子及其组织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管理的关键是对知识分子行为的影响 ,知识分子外显的行为是由行为的本质特征支配的 ,表现在 :追求真善美、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冲突与相融。高校作为适宜知识分子生存和发展的学术型组织 ,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特征 :共生性、以情感和精神为主导、任务的复杂性。为此 ,高校应重视组织文化的整合作用 ,实施人本管理 ,利用冲突激活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