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韩宏飚 《学苑教育》2019,(11):89-89
"小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集"放""导""创""主""收"为一体的学习组织。在美术教学中,秉持"牧式理念",建设小组学习共同体,要合理分工、加强建设、科学评价。通过"小组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学科教学研究、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英语教研组基于"教师共同体"理念,促成教研组各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目标和信念,在集备组建设中共同参与、实践,彼此信赖尊重、讨论协商、资源共享,最终由共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4.
学区教研共同体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已经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学区教研共同体的定义特征、背景优势、存在问题与优化途径,旨在为学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说,“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身也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教师成长新需求要求教研工作突破传统模式,推进创新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育综合优势,成立直属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整合多所附属学校和大学学科资源,聚焦学科教研核心,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的教研活动。针对不同学校、学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定制化设计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将大学学科和专业资源与中小学教师教研需求进行有效连接,激发教师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形成了“大学-附校”共同体教研的良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提要〕本文从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揭示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作用,并结合广州市越秀区的实践,就学区教研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学区教研基本理念和基本策略等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园本教研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存在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学习共同体式"园本教研正是基于应对这些问题而产生。通过"学习共同体式"问题教研、轮值教研、共享教研等三种方式,逐步实现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转变,最终达到教师个体和群体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教研组学习和研究活动是目前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传统教研组教研活动存在教师主动性不强、团队气氛不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不足。“学习共同体”教研模式则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运用小组织作、资源积累等组织形式,通过研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课题式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具体操作方式,创造了校本教研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区域教研是指由教研机构在省、市、县等一定范围内开展的、以课程和教学为对象的研究实践。区域教研对推进区域课程改革,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和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对区域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区域教研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火炬 《新教师》2023,(2):20-21
<正>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改的一项重要命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即找到一个切入点。几年前,我校便把目光瞄准了佐藤学教授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学习”,佐藤学倡导活动的、合作的、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并把学习定义为三种对话,即学习是自己和客观世界(文本)的对话,自己与他人的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依据学习共同体理念,围绕转变课堂教学形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联合教研共同体是上海徐汇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不断破解学科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核心价值、自我驱动的研修团队。共同体以区学科中心组为龙头,各联合体学校为核心,各校内教研组成员为基础.致力于共性专业问题的发掘与自主解决;致力于有效传递、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致力于凝聚团队智慧,促进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乡村教师的培训愈发重要.但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乡村教师面临缺乏学习资源与氛围、缺少专家引领以及部分培训项目与乡村教师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乡村教研共同体,并对其运行范式及保障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为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正教研共同体是一个由具有共同愿景的组织或个体构成的教研团体,一般由学科专家、教研员、学科教师(或专业教研机构、基地学校、学科组)三方面的力量构成。学科专家是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发挥理论研究和学术优势,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主动参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帮助地方和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员是课程专家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纽带,协调各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以任务型为导向的“分工式”传统教研形式过于单一、压抑教师教学积极性与自主性、弱化教师合作的问题,基于教师教研协作区的实践经历,探索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模式及其保障机制。首先,依托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形成集体备课新流程;其次,借助“参与式集体教研”活动,形成区域内集体备课共同体。提供专业支持,培育共同体文化,完善考核制度,设计阶段评价机制,搭建发展平台,构建团队包容机制是完善和强化教师教研共同体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教研员在共同体内依托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发挥引领作用。教师博客群、QQ群、双向视频系统都是共同体内研讨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依托网络平台还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方式。目前,吉林省吉林地区所属各县(市)区都已经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每个共同体由区域内一所基地校和其他几所协作校组成。共同体除定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外,教研员依托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基地校名优、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共同体内协作校深入  相似文献   

17.
高敏 《河北教育》2010,(10):41-41
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情的变化,使年级组的地位愈来愈突出。三年来,以年级组“学教研”共同体建构研究为课题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带动了我们学科教师立足学情,依托年级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对学科内容与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实现组内成员的资源共享,调整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了个体教育思想的升华和教学艺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年级组的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拓展年级组的管理职能,转变当前年级组重管理轻业务、重检查轻引导、重制度轻研究的倾向,把年级组建设成学、教、研的共同体,成为中小学校关注和需要探索的问题。 就年级组“学教研”共同体的有效建构,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爱华教授主持的课题团队在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进行了近3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学校的重要管理组织,年级组应该怎样定位?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中,年级组应该起到哪些作用?年级组应该为学科教师、班主任提供哪些业务支持?在教育教学研讨和管理中,年级组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更高效?本期我们邀请了张爱华教授、实验中学吕爱华副校长等,希望透过他们在三年实践中的经验与反思,为我省中小学校年级组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幼小衔接对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助推儿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意义显著。目前,很少从“共同体”的视角来研究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依据“共同体”的视角,从“精神共同体”的构建、“合作共同体”的创设、“实践共同体”的生成三个层面,针对幼小衔接联合教研进行实践与思考,以期为优化幼小衔接的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践共同体建立的班级博客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的自尊和归属感,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和其他学生同属于一个班级团体,在进行共同的知识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而学生对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