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及地区中压电网逐渐由过去的以架空线为主转变为以电缆埋地铺设为主,且供电线路越来越长,导致电网接地电容电流增大,其值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安培,使得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电弧无法自熄,加剧了故障程度、加大了故障范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重新选择。本文综合考虑中压电网的运行特性及我国目前的电网建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需要,阐述了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宜采用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2)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不接地配电网中容性电流补偿的三相变流器控制策略。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将接地故障时三相电流分解为正负零序分量,建立逆变器的平均状态空间模型,并给出电流控制算法。最后通过在Matlab中建立模型仿真对所设计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随着电缆线路逐渐代替架空线路,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在中低压电网中电弧接地过电压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尽量减少电孤接地过电压对中低压电网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3)
公司10kV配电系统为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单相接地后会产生接地电容电流。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10kV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3.1.3第二款、3.1.5规定,接地电容电流超出规定值后会导致接地过电压而引发系统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来补偿,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系统中,6~35KV的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短时间带故障运行,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但随着电网的扩大及电缆出线增多,系统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流经故障点的电流较大,电弧不易熄灭,容易产生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同时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时容易引起谐振过电压,导致事故跳闸率明显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少电网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同时用消弧消谐及过电压综合装置柜取代电压互感器柜,可以测量母线电压,同时在接地时,装置动作可以快速消除接地电弧及弧光过电压、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6.
电容电流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的容性电流。本文针对煤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煤矿电容电流的治理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供电。  相似文献   

7.
探究“零序导纳”选线法在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中低电压电网中基本上都是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向接地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的查出线路故障位置,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的可行性。但是,截至目前已经有多种原理的接地方式被应用在各种电网之中,并且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些接地措施之中,零序电流法在电网中以电容电流较小,在长线的情况下不能够满足选择性要求,存在高阻接地的时候灵敏度不够,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无效和准确度不高的故障。本文在这些原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零序导纳在接地选线中的变化原理分析,做出有效的测定结果影响探析。  相似文献   

8.
风电场具有占地面积广、集电线路较长以及线路中电容电流较大的特点,特别是山地风电,大量采用电缆式集电线路,其实容性电流更大。依据风电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接地保护方式,对保证风电场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我国风电场运营现状,逐个分析了风电场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9.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非直接接地电网,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设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次反映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各种情况下小电流的选线装置。我国广大的城乡配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线电压的对称性,系统可继续运行1~2H,运行人员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判断出故障线路并使之与系统隔离,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基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的特点,通过检测不同的量就构成了技术特点不同的小电流接地绝缘监察装置。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已经出现在科技社会之中,这种装置是将各种板块集合组成电路,从而来进行有效的测量以及控制,接地变压器、可调电抗器和电阻器集中到一个油箱之内。在这种装置中,我们将其改进之后,使它不仅保留了传统线圈的优点,也弥补了传统线圈的不足。在电力系统中充分发挥了其优势,随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流电量进行测量,控制并弥补电流,这样就可以使电网系统能够长久运行正常。本文通过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作简要分析,从而概述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电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丽丽  陈少红 《科技风》2013,(15):71+7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进步,电力网负荷急剧增大,对电网感性无功要求也与日惧增。在实际的输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障碍,这就需要寻找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静止无功补偿SVC装置以其能够快速、平滑的调节容性和感性无功功率,实现动态补偿,还可以补偿不平衡负荷产生的负序电流,因此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静止无功补偿SVC装置的原理以及在泉州电网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井下低压电网供电系统中,存在漏电电流问题,这种漏电电流的存在与井下低压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有关。三相电对地呈绝缘状态,存在三相对地绝缘电阻Ra、Rb、Re。由于供电线路中使用大量电缆,存在三相对地分布电容Ca、Cb、Cc。由于存在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进行介绍,通过分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的构成,可以减少系统短路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减小接地短路对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通过整定计算,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保护性能,减少系统中电力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促进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应用的发展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改造和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浅谈谐波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越来越多的非线性用电设备接入电网,由此产生了大量谐波电流,又导致整个电网的电压畸变,电网中谐波的危害越来越显著。不仅在工业电气系统设计,甚至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抑制谐波的设计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电网在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应用新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电网输送能力低、运行经济性较差。接地装置在输变电工程中是个特殊的项目,其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电网中重大设备的运行安全,也关系到电气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巡视设备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城网建设和改造确保接地装置的工程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