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中“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廓”,课本注解说:“东家,泛指邻近人家。”其实不然。“东家”一词,原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在这篇赋中确实是特指邻近人家,但后来随着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广为流传,“东家”一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泛指专出美女的地方。如吴均《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王筠《春游诗》:“物色相煎汤,微步出东家;既同翡翠翼,复如桃李花。”梁鍠《观王美人海图障子》:“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徐悱的妻子刘令娴《答外诗二首》:“东家挺奇丽,南倒擅容辉。”李白《轻薄篇》:“洛阳美少年,朝日正开霞。扬鞭还却望,春色满东家。”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写孙富巧言诱骗李甲时说过这样几句话:“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嫌,平时既怪兄游此非礼之地,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对其中的“必严帷薄之嫌”一句,教材的注释为:“意思是说,一定严防家中妇女有不好的名声。帷薄,帐子、帘子,指内室。”这一注释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新编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课本注释“宰严限追比”为:“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比,追征。”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归园田居》中有“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课本将“依依”一词注释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5.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中《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注释,吸取了古今各家的研究成果.在浅显通俗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笔者认为编注者对其中几个词语的处理似乎未尽完善,现提出来加以探讨,以就教于该诗的编注者、广大语文教师和专家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课本注:“视学京畿:任京城地区的学政。”笔者以为此注疑点有二:一是这里讲的是左光斗做什么事情,而不是讲他担任什么职务;二是“学政”这个职官,明代没有设置,直到清代时才设置。《辞源》上讲得明明白白:“学政,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也称督学使者、学政使,俗称大宗师,学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中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句,历来不少注本都未详为解释,解释得较为详细的本子,如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第一册:“君既”句:既然蒙你永远记得我。见,蒙、被。录:记得。北京大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君既”二句:“见”,蒙、被;“录”作“记”解。此二句言“既然蒙你永远记着我,过不多久就希望你来接我”。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也注释得很笼统:“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条注释不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9.
“迎取”释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宛 《学语文》2005,(1):46-46
《孔雀东南飞》是千古传诵的汉乐府名篇,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将其收入。其中,“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中“迎取”一词,教材注释为:“迎接你回家。”这个注释没有解释“取”字,不确。  相似文献   

10.
11.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教学的宝贵经验,但以往过于强调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成了写的附庸,读只为写服务,读失去了独立的目标。以写促读.就是以阅读理解为核心.以内化吸收和外化表达相统一为目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写作活动助学生理解意,提高思维水平。下面是用这种方法教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课标《语》九年级上册第23课《隆中对》里.有一句:“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课本对“岩阻”作了注释:“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但未注释“保”。其他的古选本也未见有注释。也许编以为它就是“保住”的意思.与今天的意义无别.所以无须注释。其实.这种理解是以今律古.并不贴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孔雀东南飞》的部分注释又作了修改。尽管如此,课文的一些注释仍然值得一议。一、此“结发”非彼“结发”课本对“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作了如下注释:年少时结为夫妇,相亲相爱地过活,死后在阴间,也相依为伴。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一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对于其中的“割”“折”“发”三个字.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读本》第一册182页是这样注释的:“[割]割肉。[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新发于硎]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发,出。”  相似文献   

16.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有一句“便言多令才”,教材的注释为:“[便(bian)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便言,很会说话。便,敏捷。令,美好。”笔者不同意教材对“便”字的注释。“便”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bian,pian  相似文献   

18.
对《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个句子,人教社新编高中语课本注日:“意思是说,远望长安,遥看吴会。日下,指京都,这里代指唐朝的国都长安。云间,吴地的古称。”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有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对“百越”课本上注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文中则注释为:“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这两个注释明显是矛盾  相似文献   

20.
八年级《语》上册(人教版)《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遂与外人间隔;③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本对句①中的“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即上述三句中的“外人”意思一样。笔以为此种解释值得商榷:句②③中的“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尚可,但在句①中作此解却不尽合理。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