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刃剑     
咦?封面上花花绿绿的是什么书?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不是,那是一本课外书。一妈妈走过来:这是什么书?语文书吗?课外书!!!没收。脸上立即出现妈妈的“铁沙掌”。泪如泉涌。二班主任走过来:在看什么书?数学书吗?课外书!!!收好。眼睛瞪得差点掉出来。罚抄公式两遍。委屈至极。三朋友走过来:这么认真?英语书吗?课外书!!!无聊。用他天下无敌的唇枪向我展开舌战:初三了,还看这种书,趁早考“农业大学”吧!可怜之至。四课外书呢?垃圾堆里。为什么呢?众人反对。我的见解:课外书是一把双刃剑。简评:这是一篇以“课外书”为话题的课堂作文,全文语…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观摩过一场题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大学生辩论赛。辩手们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唇枪舌  相似文献   

3.
定格辉煌──朦胧诗派艺术的“盖棺论定”罗振亚时间是公正的。一场撼人的风暴过后,从激动与眩晕中走脱出的人们,日渐品琢到几年前那段关于朦胧诗唇枪齿剑、面红耳赤的论争,未免有些幼稚得失之冷静、而朦胧诗的血泪开拓终获默许不久,“PASS,北岛舒婷”的狂放呐喊...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善于“舌战”的人。在班里,几乎没有人敢与我打“舌战”。在家里,我更是常用婉转的“花言巧语”跟家里人开玩笑。  相似文献   

5.
君不见,四十五分钟,持续不断,分秒必争,等到铃声一响,嘎然而止,却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势;君不见,三尺讲台,唾液纷飞,雨寻霏霏,斗室之内,唇枪舌箭。或许,文学有太多的话语,面带微笑,苦口婆心,不着边际。语文,教师爱你确实太深。  相似文献   

6.
前两天看电视《三国演义》,本来很过瘾的一段“舌战群儒”,却被字幕中接二连三出现的错字弄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其一,诸蔼亮在与张昭舌战中,提到项羽兵败之地“垓下”,字幕将其打成“该下”。 其二,将辅佐汤灭夏的伊尹打成“尹伊”。 其三,一而再地将以文章名世的扬雄写作“杨雄”,成了梁山好汉。  相似文献   

7.
人有两张嘴     
卢晓珉 《新读写》2014,(1):63-63
我前一阵子为学校的辩论选拔赛找资料,看视频,忙得不亦乐乎。闲暇时也会与同是辩友的庞哥就辩题进行讨论,唇抢舌战之间锻炼了荒废许久的口才。  相似文献   

8.
自卫枪俄陆军装备一种新型武器叫“卡时丹”(或“栗子”),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州进行试射。该枪重约1.5到2千克,长约80厘米;试验结果使专家们也为之惊奇。该机枪是一种防卫性武器,这是与其他手枪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微声枪又称无声枪,在一些涉入间谍,暗杀之类的影视作品中,总能看到它的身影,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和作用,素有“沉默杀手”之称。  相似文献   

10.
霸王枪——姚明“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枪,百兵之祖是为枪。枪也有很多种,其中最有名的叫霸王枪。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霸王枪……”枪绝对是对NBA中锋的最好定义。枪是百兵之祖,而NBA中最早的超级球  相似文献   

11.
册二页四二五侯寘《水调歌头&;#183;湘水照秋碧》:“扫欃枪,苏耄倪,载弓櫜。”注:“扫欃枪:除旧布新。欃枪,彗星别名;苏耄(mao):指苏轼。倪:傲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按:误,“扫欃枪”,言除去敌人之兵乱(指金人);“苏耄倪”,使老人小孩得以苏息,语出《孟子&;#183;梁惠王下》:“反其旄倪。”赵岐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以枪上刺刀相搏击”(《冯婉贞》)一句,一般译为“用枪上的刺刀搏斗”。这样理解不合文意。上文写冯婉贞率队埋伏,敌兵抬着炮走来,冯婉贞“率众袭之”。由于是袭击,因此,“敌出不意,大惊忧”。敌人一心凭借炮火的优势,妄图轰毁谢庄。他们出乎意外地遭遇伏击,自然仓皇失措,“以枪上刺刀相搏击”。如果说他们是“用枪上的刺刀”来搏斗,那么他们是早有准备了,早就把刺刀上于枪尖了,但是上下文都交代敌人没有肉搏准备。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中,成人如果不了解儿童新的动机、新的需要,没有积极指导儿童改变旧的倾向、形成新的特征,儿童必然会在情绪上、思想上或行为上出现各种矛盾。有一位父亲处理因儿子买枪而引起的冲突的过程,很有启发。起因:两个儿子花280元买了支新式汽枪。父亲态度:坚决要儿子退掉枪。儿子态度:不退!围绕退与不退,双方展开一番舌战。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三岔湖文学周的一场“网络时代的文学处境”座谈会上,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之间就网络文学展开激烈的“舌战”。网络文学作家针对严肃文学提出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一场撼人的风暴过后,从激动与眩晕中走脱出的人们,日渐觉悟到几年前那段关于朦胧诗唇枪齿剑、面红耳赤的论争,未免有些幼稚得失之冷静。而朦胧诗的血泪开拓终获默许不久,“PASS,北岛舒婷”的狂放呐喊,似乎又给它审美距离下刚刚清晰起来的身影罩上了一层神秘模糊的光晕。事实上,老北岛老舒婷是打不倒的,第三代一声声骨子里虚弱的否定聒噪,恰恰反证着一个强有力的命题:作为一幅卓然独立的风景,朦胧诗已在华夏大  相似文献   

16.
一、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分析。“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战国时的苏秦、张仪到三国诸葛亮的舌战群懦,从外交家外交场合有理有节的陈词到律师法庭上义正辞严的辩护……充满智慧、充满力量的口才,我们不得不折服。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已成为现代人迫切的渴求、必备的素质。本人于(八年级上学期)进行的一次辩论赛活动,旨在提高中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名著“有价值而又出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是“永恒的范本”。对于教材中选人的古典名著,如何突现其教学价值呢?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品味语言。感悟经典中的人物形象 《将相和》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在文中是个光照千秋、熠熠生辉的人物,他唇如枪,舌如剑,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关键时刻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逼退秦王。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这不,就因勾我能不能看电视这一重要问题,我家又展开了“精彩”的“舌战”。预备——开幕!我坐在沙发上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这时,闹钟在我看得  相似文献   

19.
会认主人的枪美国著名的科尔特武器公司日前宣布将用3年时间,耗费50万美元研制出3种“会认主人的枪”:一种是只有拿在主人手里才能射击,一种是听到主人的声音才能射击,一种是通过特定电子装置来打开自身携带的闭锁装置,没有主人特有的“钥匙”就无法射击。它们的原理都是在枪上装有高性能的电子装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之具有智能,专门为主人服务。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形:当某生提出或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便觉得与己无关。于是,做小动作者有之,窃窃私语者有之。当老师宣布自习时,睡觉者有之,与别人交头接耳者有之。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常常面临静无人声的尴尬场面。而公开课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唇枪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