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学语文的规律。一方面,语文教学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不够,其结果是学生花很多时间学习字、词、句、篇,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却不会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少学生听话不得要领,说话、作文语无伦次,读书不解其意,即把语文学“死”了。另一方面,有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即使课余时间很喜欢读书的学生,也很少喜欢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难如人意,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主要是应试教育体制误导了语文教育,并提出在以后的教育中应当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改变语文教育方法,以使语文教育真正对人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人们喜爱“源头活水”,因为“源头活水”灵动活泼。在语文教学中,也面临一个如何引进“源头活水”的问题。何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昵?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存在着边缘化的倾向,学校教师学生都不是很重视语文教育学习,语文教育质量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这里分析了高职语文教育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语文教育问题,提升语文教育效果的策略,对于高职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问题上的六种分歧意见,提出了分期应当遵循的“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远粗近细”四条原则,主张将中国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前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始语文教育期)和现代语文教育期(今语文教育期)三大时期,及其所属的言文教育期、古文教育期、文学设科期、国语国文期、语文定名期、语文波折期和语文革新期等七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徐进 《生活教育》2008,(4):56-57
语文学科的内容丰富优美、形式精巧多姿,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是最合适的。但有些语文教师所教的语文课枯燥乏味、死气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现代化,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在反思中认清了语文教育的现状:成就和问题。寻因中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违背和错解了教育规律及教学原则;在实施教改时淡忘了语文的特点和性质;语文标准化考试圈囿着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在解决问题中给予了构想:扎实理论基础,刷新教育理念;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淡化功利性,还课改宽松的外部环境;改革考试制度,逐步构建一套开放的、多元的、立体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而且还是语文美育的指导思想。在语文美育中,正确的情感判断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根本前提;把握审美心理、注意情感互动,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他站在语言学的高度,多次撰文阐述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关系问题,比如文与道、读与写、教与学等等。能否辩证处理这些关系,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本文用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来重新解读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育主导思想,以期更深入地探索语文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学生生活世界中最具语文教育性因素的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对语文素质教育具有潜在的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的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语文教育以促进其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夫在课程,从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这个出发,非常重视教育主体性问题,非常重视情感教育,它将给语文素质教育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校语文教育"究竟应该教"什么样的语文",培养具有"何种言语态度和言语能力"的人,实现"什么价值",是语文教育的本原问题。本原问题不清,是现代语文教育始终处于争议、摇摆之中的根本原因。近十余年来,一些语文教育研究者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思想方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语文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致使语文教育正在失去"信度"。澄清语文教育的本原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立定宗旨,逐步形成教学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语文教育效率低的原因的商榷,指出问题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泛化导致语文基本功夫不落实。提倡简化目标和任务,突出语文本体,主攻语文基础,而当前最基础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说好普遍话、写好中国字;读和背。  相似文献   

14.
刘霄 《课外阅读》2011,(2):207-207
《语文课程标准》说“没有,上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里的“生活”不仅是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更是广阔的社会,是奔涌的时代潮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进程中,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汇入世纪潮流,借助生活来激活教材,活跃课堂,深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这种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旧有教育模式,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成一泓活水。 为什么要构建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语文教育体系呢? 首先,这是由儿童发展的社会性决定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其周围的环境对他有着塑造的作用。上学前,儿童尚没有接受正规的语文教育,却能够把握较为复杂的复合句,是因为儿童在其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孙田宇 《双语学习》2007,(7M):46-47
我国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语文学科设置始于1904年,时至今日,语文课的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非议越来越多,语文教育成了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前的语文教育中确实存在问题,语文教学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17.
陆克珍 《现代语文》2011,(10):35-37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每个国家在自己的语文教育上都投入很大,可都没有达到所要求的成效,尤其是我国,语文教育历来问题较多,成效最低。因此,我们有必要看看外国的语文教育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述,希望从中能够得到有价值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曹艳 《考试周刊》2014,(92):42-42
语文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内容是言语文化。小学语文是一个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让小学语文生活化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力的重要条件。语文教育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语文教育生活化便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死搬硬套的题库训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虽然学生在应试中可能拿到很好的成绩,但是并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所以,要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作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9.
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具体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无源之水的"死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又要深入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天然就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生活的时空领域有多么广阔 ,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当有多么广阔。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 ,打通语文与生活联系的通道 ,构建课内课外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才能生动活泼 ,生机盎然 ,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首先 ,我们应努力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例如 ,在教学《秃鹰之死》一文时 ,根据文章的宗旨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生活因素 ,把本课上成了演讲课。课前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 ,收集大量有关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