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6年,叶圣陶12岁时,考上了苏州第一所公立小学,一年后连跳两级考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即草桥中学。在中学里,叶圣陶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这时他读的书刊杂志很多。书有《英国大家文选》、《湖畔淑女》、《唐诗三百首》、《哲学论纲》、《希腊三大哲学家学说》等,不少还是中外名著。这时他阅读的主要报刊有《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民立报》、《时报》、《社会报》等。叶圣陶读书很认真。他读书往往分两步走,先是“初读”,然后是“再读”。“初读”仅仅是看看书的大概意思,“再读”则一句一句不放松,咬文嚼字求得…  相似文献   

2.
茅盾是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他的著作很多,《子夜》、《林家铺子》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人们称他为“文学巨匠”。“三遍”读书法是茅盾先生在1 942年总结出的一种粗精结合、学用结合、多次反复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湖南时的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毛泽东读书有“四多”,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由于青年时代即有“四多”的习惯,且坚持不懈,故他一生受惠无穷。即以宗教哲学来说,他读《金经》、《华严经》、《圣经》等。以科技来说,他读过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方面的著作。1958年他外出视察,在列车中还聚精会神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名的学家郭沫若,在学、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这与他善于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在《我的读书经验》一书中介绍了他读书的方法——“四为”读书法:  相似文献   

5.
“不求甚解”析义蒋瑞秋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后世学者对“不求甚解”的解释颇有分歧。综合起来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说陶渊明读书“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认为陶渊明的读书,“大抵采兴...  相似文献   

6.
薛瑄,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在他的著作《读书录》、《读书续录》、《从政名言》、《理学粹言》中对于“言”(主要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上的口头语言)与思想、感情的关系,“言”与道德、伦理的关系,“言”与交际、结友的关系,“言”与立身、齐家的关系,“言”与为官、治国的关系,都有阐述;特别对于“言”应遵循的规范标准,论述较多,有独到的见解。研究薛瑄关于“言”的论述,不但具有鲜明的历史认识价值,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道德观、政治观、人生观、交际观以及对研究宋明理学都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学问渊博,对经学、史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对读书很有探究,在总结前人读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读书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训学斋规》)眼到口到表现于外,心到表现于内,朱熹强调读书用心的内在作用。若是像俗话所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也不能真正——做到眼到口到。朱熹说明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朱熹“读书三到”的精神实质体现在“实”、“思”、“勤”这三个字上。先说“实”…  相似文献   

8.
读了李壮鹰同志所写的《关于“西行”中“山裁万仞葱”辨疑》一文,感到他读书仔细、认真,他深入钻研的精神很值得自己学习。但是,对于他把“裁”解为“削”,把“葱”解为“青葱之色”的结论,则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和壮鹰同志一起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古至今,读书之“三”的范例,不胜枚举。现摘编10例,以飨读者。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读书提要分“三步”:他谪居黄州时,每次读《汉书》都作“提要”。第一步是抄一段,第二步用三个字为题,第三步用一个字为题。后来,别人只要提出某段的头个字,他就能背出来。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10.
十月长假,我跟女友(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回到她家。她爸爸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订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明年就有报纸看了”,他说。他把学报和报纸混淆了。“学报”是个词,有过接触的人一般不会混淆。但不熟悉学术刊物的人习惯“望文生义”,很自然地把“报”、“刊”分别对应于“报纸”和“刊物”。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及诸多权威性的语文工具书在介绍北宋散文家苏洵时,都毫无例外地给他加上“号老泉”三字,似乎是不容置疑,理所当然的。其依据恐怕就是《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激”,说的是苏洵(苏轼之父,又称老苏)不顾年长,发愤读书的故事。然而,“苏老泉”真是苏洵吗?我却颇有疑议。宋朝的叶梦得与苏洵同时,他在《石林燕语》卷十中记载说:“子瞻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1998年第7期《“三味书屋”命名缘由三说略评》一文说“三味”有“三说”:一是指读书有味,书屋后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二是指“读书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是指“再三体会玩味”。《略评》认为一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起,失之于牵强,故不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0,(9):54-54
史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读书,博文强记,著有《史记》。他被后人称为“史圣”。  相似文献   

14.
计划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对“机器复制人”编写读书程序,使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实施步骤:一、心脏。把《论语》等儒家学说的精华输入“仿造人”的中央处理器中,使他懂得为人处世之  相似文献   

15.
贾宝玉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差生”。在王夫人眼里,他是一个“混世魔王”,在贾母眼里,他是一匹“野马”。《四书》《五经》是他的必修课程、必考科目,可他“总是推病不肯读书”,即便“把念过的书翻出来”,也是“不知从何处看起”。为此,父亲贾政的责骂与体罚几乎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然而,就是这个“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的贾宝玉,却并非像时人所讥讽的那样,“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相似文献   

16.
<正>重视读书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明代王守仁强调读书要“口诵心惟”。他在《传习录》中说:“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南宋朱熹说得更具体,他在《训学斋规》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后人将此句提炼为“熟读精思”。  相似文献   

17.
对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无论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还是直接参与教学的小学生,无一不为他别具一格的教学魅力所深深折服。于老师的课堂是“简单”的,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五期)但是,在这“简单”之中又往往深藏着一种“不简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末代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早年好读书,且天资聪敏,4岁能背《千字文》,11岁便念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并开始念《诗经》。当时他已能作诗,一次塾师郭璞斋出了一个“月沉海底”的四字对,张謇立刻就对“日悬天上”,赢得了“神童”之美称。12岁时,塾师偶见一骑者过门前,命联曰:“人骑  相似文献   

19.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道出了多读的意义。孩子读书,读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数量,就能悟出一定的道理,就能品出文章的“味”。所谓品文章之“味”,出自于《聊斋志异》名篇《司文朗》中的“瞽僧”可以从纸灰里“嗅”出文章的优劣。蒲松龄先生便借助他的“鬼话”曲折而准确地说明了文章有“味”的道理。读书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体察,正如“品”茶一样。所以,在家庭辅导中,家长要让孩子多“读”,就会收到“品  相似文献   

20.
魏荣华 《福建教育》2007,(12):15-16
“读”字经。读书是点亮教育理想的火把,让我们心明眼亮、气定神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他还说,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我们教师应该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坚持每天不问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从“经师”到“人师”之间只有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读书”。教师应该读教育经典名著,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卢梭的《爱弥儿》。用心读经典,就如同聆听大师真诚的教诲。由此,我们就可以走近大师,走近真知灼见,逼近教育的本质。大师的智慧足以吹开我们眼前的迷雾,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安抚我们躁动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