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信 《今传媒》2003,(2):81-82
1946年的西安,文艺期刊市场一片萧条。此前三年,女作家谢冰莹主编的《黄河》停刊;本年,彭古丁主编的《高原》关门;两种文艺丛书《大地诗丛》、《骆驼文丛》也相继与读者作别。一时之间,文艺期刊由萧条而绝响。到年底,一本名为《雍华》的图文杂志悄然面世,真有点薪尽火传的意味,自然引起读者的注目。  相似文献   

2.
编辑这个行当,我已经干了30年。编过审过的书稿也有二三百种吧。其中虽有不少得过各种奖励,但是,自己真正满意的却只有两套书:一套是1982年出版的“小学生文库”品德教育类10种书,另一套书就是新近出版的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这两套书的共同特点是有一点轰动效应:全国有一二十家重要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发表了消息和评论,做到了读者、专家、领导三满意。中央领导对两套书都作过肯定性的评价,读者竞相购买和阅  相似文献   

3.
《新农论》,曾业松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在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理论界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这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三农”问题呢?所谓“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呢?最近,我有机会读了曾业松著的《新农论》一书,使我在这方面受到很深的启发。作者潜心探讨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20多年,深入全国1300余市县调查研  相似文献   

4.
邹典佐 《出版科学》1999,(2):40-40,39
在我从事十几年书装设计工作中,有两套书的装帧设计不能忘怀,一是1993年为《闻一多全集》整体设计,二是1997年为《中国图书大辞典》整体设计。这两套大型图书都列入国家重点,作为设计人,压力很大,真有点“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之感。如今两套书整整齐齐地放在我面前,细细品味,酸、甜、苦、辣皆有,谈不上精致豪华,却显示出拙朴自然,没有太多的兴奋,却留下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5.
师恩不敢忘     
《中国现代散文选》是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后责编的第一部套书.牛汀、向云休两位先生是我学做编辑工作的领路人.初入行便荣膺重任,他们手把手对我以言传身教.师恩不敢忘,今略叙如下. 《新文学史料》杂志创刊之初,我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自办的文学进修班提前结业,被分配到五四文学组,担任助理编辑兼业务秘书,时间大约是在1978年10月.两年后,编辑室把《中国现代散文选》书稿交给我,让我来做这部三百余万字的大部头套书的责任编辑.从1980年下半年接受任务到1983年年末,七卷本《中国现代散文选》全部出齐.前后三年多的时间使我学到了很多,也为此后三十年的编辑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行出版学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91年彭建炎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第一部《出版学概论》教材至今才十几年时间,我国出版学概论课程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工作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出版了袁亮主编的《出版学概论》,罗紫初著的《出版学原理》,余敏主编的《出版学》,张志强主编的《现代出版学》,罗紫初、吴赟、王秋林著的《出版学基础》等专业教材,这些教材初步建构起了出版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对我国的出版学理论研究,对培养合格的出版专业人才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曾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说,"使我感到惊奇的,听说编这样一套书就一个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一个人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埋头工作,我很感动." 这"一个人"就是我的父亲吴早文,这"一套书"就是他一人策划编辑的《将帅传记回忆录》丛书. 首先问世的是《刘伯承回忆录》,之后是《刘伯承回忆录·二》和《刘伯承回忆录·三》,《徐海东将军传》、《艰苦岁月》、《往事沧桑》、《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千万里转战》(粟裕)、《非凡的年代》、《征战纪事》、《第二野战军纪事》和《记刘帅》.此为丛书第一辑12种.  相似文献   

8.
惠萍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6(5):124-127,139
凭借一套书建立若干个图书馆的传奇,这在今天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谈。但它确实在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版史上存在过。它就是解放前主持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简要介绍了王云五策划《万有文库》与图书馆的因缘际会和《万有文库》的策划思想以及《万有文库》策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钦鸿 《出版史料》2009,(1):69-74
一、《范泉晚年书简》编后记 范泉先生是以一个卓越的文学编辑家闻名于世的。尽管他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都无法与他从事文学编辑所取得的成就相提并论。他一生主编过文学期刊、报纸副刊、文学丛书和套书十馀种,尤其是上世纪40年代的《文艺春秋》和80~90年代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编辑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书山编海有心人──安徽教育出版社访问记本刊记者杨平每每与学术圈里的一些学者讨论全国各家出版社出了什么好书时,他们都常常会提到《朱光潜全集》、《宗白华全集》。这两套书在学术界的口碑极好,因此,安徽教育出版社自然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1996年10月在我采...  相似文献   

11.
重版感言     
作为一个出版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编辑的图书历久弥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我眼中,《布鲁诺与布茨》就是这样一套书。《布鲁诺与布茨》是一套描写国外少年课余生活的系列小说,21世纪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是我出版生涯中编辑的第一套书。这套书一推出,便引起巨大反响,先  相似文献   

12.
引起主编署名权纠纷的三个当事人:杂文家苏中杰、广东认真企业董事长邓良平、《读者》总编彭长城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笔者对邓良平先生的一段话颇感兴趣。邓先生认为,若该套书因无法解决主编署名问题而无法出版,那么苏中杰的署名权就成了“废纸”,而且“新星座”(认真企业下属公司)也无法忍受这套书不出版所带来的亏损。所以在尚未与苏中杰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新星座”决定给苏中杰副主编、单册主编和统稿的署名(邓良平与苏中杰签署的协议规定苏有主编署名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佛教读物被一些出版社看好,每年都有一批这方面读物出版,甚至套书、丛书也不稀奇。1994年这方面的重要学术著作有: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文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洪修平《中国禅学简史》、袁宾主编《禅宗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日本忽滑骨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新创刊的《玄奘研究》等。1995年出版的有关学术著作是比较丰富的一年,重要的有:《山西寺庙大全》,白清才主编,崔正  相似文献   

14.
通常,图书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往往是前三年销量逐步上升,在三到五年出现峰值,然后就成为老图书,销量逐渐进入下降通道。然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两套书,出版时间已经超过五年,在前几年走势平稳的情况下,去年销售额却出现了30%~50%的增长。笔者将这两套书的营销情况进行分析与介绍,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为奏响时代主旋律,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安徽少儿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套校园朗诵诗“世纪畅想曲”,这套书共两册:一册为《理想之歌》,一册为《青春之歌》。两册诗集的主编是我国当代著名儿童诗诗人金波、高洪波和樊发稼。这两册诗集中收录了我国当代儿童诗歌界老、中、青三代优秀诗人的少年儿童朗诵诗精品力作近百首,它们以现代少年儿童的生活为基质,将理想主义的精神和青春气息相融合,加之诗人精炼的语言的运用,使得这两部校园朗诵诗堪称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新时代的畅想曲。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9月1日上午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向剑桥大学出版社购买了《剑桥世界古代史》和《新编剑桥中世纪史》两套书的版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表示,将加紧组织专  相似文献   

17.
经历两个寒来暑往,我们编辑的大型连环画套书《经营谋略图画》“中国古代部分”六卷和“世界现代部分”六卷终于出版了。翻开散发着浓浓油墨香味的厚厚一摞书,不免心情激动。几年前,正当连环画出版徘徊低谷之际.文学名著连环画套书带着一缕春风悄然而起。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中  相似文献   

18.
宋歌 《出版广角》2016,(16):56-57
20年前,梅子涵以自己的女儿梅思繁为原型的《女儿的故事》一书出版,20年后,梅思繁的《爸爸的故事》出版上市。两本图书捆绑销售,在京东全渠道独家首发,上市两周就称霸了京东的新书榜,稳坐榜首,上市一个月,套装和单册累积销售近万册。笔者通过分析《爸爸的故事&女儿的故事套装》这一图书的步步营销工作,与出版同仁一起借鉴该套书营销的成功经验,以期今后更好地开展图书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长春电视台开办了面向农村受众和关心“三农”问题的城市受众的社教类,专题性、杂志化对农栏目《希望田野》。栏目坚持关注农村,开拓城乡市场;关注农民,传递致富经验;关注农业,推进小康建设的宗旨,体现政策性、知识性、服务性、时效性。开设了《乡村政事》、《乡村巡礼》、《乡土人物》、《乡村观察》、《科技点金石》和《供需  相似文献   

20.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6,(15):95-95
“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的《政策面对面》节目,我是嘉宾主持人时统宇。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用五期系列节目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展开访谈……”6月17日的晚上,我过了把主持人瘾,一口气录了5期节目。虽然在各种评论类、谈话类的电视节目中时不时出现,但当主持人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因此录制过程中难免露怯,有的地方甚至重来了好几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