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6,(1):57-61
高校纪委监督的对象主要包括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对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对作风情况的监督四个主要方面,结合该内容可以从决策权、执行权及作风建设方面进行纪委监督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这个工作中,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是纪委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保障,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是纪委创新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保障,纪检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创新纪委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关键保障。通过对高校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为全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增强高校纪委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更好地提升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加强监督并建立有效的高等学校干部监督机制,一是要对强化高等学校干部监督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要强化监督工作实践,强化对高校党政“一把手”的重点监督,强化对高校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的监督;三是要建立与完善干部监督网络。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职院校内部干部考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干部考核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必须通过改革,实现考核制度的创新。要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干部考核制度,制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考核评价内容体系。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日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要严密考核程序,改进考核方法,合理确定考核评价等次。要注重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发挥干部考核工作对干部管理监督的作用,推动考核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制度的创新,是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党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监督步入了制度化的轨道。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中纪发[2004]18号)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构建干部选拔任用的网络化监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促进执政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要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公开性透明度,拓展监督的视野和路径,形成信息化网络监督系统;整合各部门监督、上下级监督和党内外监督,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从而构建多渠道、多向度、全方位的开放式社会监督体系: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完善考核与监督机制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贤任能,关乎全局,影响长远。加强干部选拔、聘任和使用上的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保证党的干部路线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是组织部门的核心任务之一。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是干部工作中亟待探索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我校的实践,我们认为做好干部管理、考核和监督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严把入口关,强化对干部选拔聘任过程中的监督 实践表明,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关键是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强化对拟提拔人选的推荐、考察等环节的监督。 自我校校部机关机构改革启动以来,后…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是改革开放条件下从严治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新时期以来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按照“三个代表”思想来做好新时期的干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8.
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群众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群众监督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与高校应有的民主开放氛围格格不入,与从源头上有效遏止高校有所上升的腐败势头的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高校领导班子要增强接受监督的字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落实有利于群众开展监督的知情、参与和选择权;三是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院系和班集体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的传达者和实施者,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学生干部的选拔缺乏科学性、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对学生干部考核的滞后性以及对学生干部进行监督的形式化等影响着高校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据此,学校应从选拔、培养、考核、监督四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下,进一步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机制。一是建立确保反腐领导体制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机制;三是努力探索和创新权力运行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四是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五是完善和创新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11.
温诚锋 《科教导刊》2019,(11):21-22
高校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素养以及履职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分析高校干部考核工作中针对考核结果运用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对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和高校的实际,提出完善高校干部考核结果运用的对策建议,以推动高校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干部公信力反映出大学生对学生干部的信赖程度,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出现高校学生干部职责不明确,制度不完善;个别学生干部作风不正;学生干部权利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公信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干群之间关系不和谐、工作上的诸多矛盾、相关公信力的缺失以及个别干部的思想意识偏差。严格干部选拔,加强干部培训;树立干部典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开辟多渠道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注重干部的心理辅导,关心干部成长是提升学生干部公信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真正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离不开学生干部这一重要的中介。如何做好对学生干部的选好和培育工作,至关重要。其一,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做好学生干部培养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二,要加强日常引导,恰到好处地监督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其三,做到育人为本,监督的同时要给予学生干部足够的尊重,以便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朱国正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2-15,46
加强对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是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难点。监督主体工作机制的创建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要建设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体系必须创建领导干部自我预警的内在机制,构筑领导干部自我预警的理念平台,加强监督主体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拓宽对领导干部预警式监督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娟 《考试周刊》2011,(66):193-194
高校学生干部是联系辅导员和大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辅导员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应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制度.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健全学生干部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以此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要搞好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干部选任的竞争机制,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目的;建立和完善干部队伍的培养、使用机制,使这支队伍素质高、能力强,前沿干部奋发向上、后备干部数量充足;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将自我监督、上级监督、群众监督、财经纪律监督和组织部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仍存在着选拔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培养、监督和考核不够到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通过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系统培训学生干部、建立规范学生干部制度等途径来解决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新地方纪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地方纪检监察作用,惩治消极腐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地方纪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章》赋予地方纪委的职责,是地方纪委权力运行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民生政治建设的目标。创新思路可从地方纪委全会运行机制,地方纪委监督同级党委机制、地方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同时还要提高地方纪委机关和干部的地位,加强地方纪委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监督是党的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党和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新形势下造就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重要措施。新时期,只有将干部的监督寓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使用好干部。  相似文献   

20.
任弼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强调要挑选和配备称职的工作干部并对干部要经常审查和监督。研究、学习任弼时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对于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