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青年教育思想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结合我国青年具体实际,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面对新时代,研究马克思青年教育思想,对做好青年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的青年教育观及马克思青年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引导当代青年应以马克思青年教育思想作为理论遵循、实践指导及行动指南,以此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升华,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研究的时候,更有必要关注马克思教育思想。但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重要的是揭示其实质。在我们看来,马克思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工业社会,但思想的实质已超越了近代,具有当代意义。换言之,应在当代语境中解读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使其在现代中国教育中发挥作用。本从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反思近代教育的局限性,正确认清“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本质意蕴,揭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是教育的对象和目的。马克思和康德都对人的教育问题做出过深刻阐述,且有本质上的差异,其根源是理解教育问题的思想路径不一致。康德以理性人为假设,把道德教化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而马克思坚持人是现实社会主体的理论立场,断言人是在现实社会历史中生活、成长与发展的,人的生长、发展具有现实性、历史性特征,因而人的教育也有现实性、历史性特征,由此避免了对实践教育、自由教育等教育基本问题做出形而上的解释。以此为认识基础与思想前提来解读马克思与康德关于人的教育思想的异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当前马克思教育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舒志定 《教育学报》2012,(3):3-8,16
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教育问题的语境、主旨与实质,是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把"现实中的个人"确定为教育对象,提出"现实中的个人"是"对象性存在"和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释教育目的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正义的道路。以此立场理解教育,使教育成为"现实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凸显教育理解的历史维度,实现教育思想方式的革命。因而,加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展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学思想的价值取向,自产生起便是人类亘古恒新的课题。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的发展方向。通过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解读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重视,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完善马克思人学学说,更好地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包容性、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性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哲学层面对人的本质所作的理性思考和精辟概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做人的工作,马克思人性论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我们应该从马克思关于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强化对人们思想的调节与疏导,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对象实践观"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关系,一直被理解为"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在此种教育关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易造成"人的失落"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交往的性质与特征,是理解人类相关交往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交往理论入手,反思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探讨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濮扬 《文教资料》2014,(34):130-131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马克思的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校企合作发展的倾向。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笔者在简要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某些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交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所阐释的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它全方位展现人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思想精神世界而开展的工作,工作的对象是人,所以了解人、认识人、解读人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宗旨。透彻了解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的解释,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理论支持,对于相关工作改进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历程:选择·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机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近代中国,其主要渠道是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导入;五四运动前后,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导入;以及20世纪20、30年代"以俄为师"的导入。导入的基本特点是多元性、选择性、间接性、初步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自导入之日起,便开始了其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西方导入与主动、自觉选择的结合,中西融合、认知与践行的结合,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这种中国化的演变,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继之的教育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总结和概括。其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真切朴实。他对教育的本质,对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等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他不愧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德育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 ,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极其丰富 ,各自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特色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科学地、深入地研究古代文化遗产 ,取其有真理性价值的精华 ,去其封建性糟粕 ,为促进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方法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思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指导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所宣传的内容、它的根本方法、它的出发点都是科学的。为了搞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克服抓思想政治建设一手比较软的现象,我们必须努力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思想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胡适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适一生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从八个方面介绍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胡适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既有的陶行知教育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进行解读和讨论,却忽略了对其教育管理思想的梳理与探析.这既不利于全面地把握陶行知的思想,也使得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价值无法彰显.与当下的教育管理学不同,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有着极强的教育学意味,它强调"管理"与"教育"的统一,坚持"自教育看管理"的思路,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这种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能够中和既有教育管理学过重的管理学色彩,也可以化解现实中"管理"与"教育"相背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工学旨在寻求一条理性的和可操作的路径,以连接教育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虽然像教学设计这样的探索已在进行,但在教育学立场上的教育工学探索仍然没有成效。教育工学在今天的提出,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1)作者个人的相关理论思考;(2)教育学科自身的完善;(3)教育实践的发展。三种因素的作用使得教育工学的提出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和分析我国1979年以来教育哲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当今教育哲学研究应关注教育实践、关注各种社会思潮,对教育发展中提出的一些根本问题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和科学的预测,使教育哲学切实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