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职业倦息高发于教师群体,高师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及未来师资的负面影响极其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发展教师的心理弹性,来帮助教师及早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影响地方高师音乐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素质的全面发挥。文章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工作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四个角度具体分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此,采用张冬梅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我国,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福建省的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研究福建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已经普遍存在,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多发群体这一推理一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虽不严重,但情绪衰竭较严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上下波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彭腾 《当代教育论坛》2007,(23):102-104
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源于教师数量的严重短缺性、教师收入的相对不足性、群体内部竞争的过度性和教学科研评价的市场性,要缓解其职业倦怠,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37):14-15
中职学校教师因社会认同度低、自我价值认知欠缺等原因,是一个发生职业倦怠比例较高的群体。本文综述了历年对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原因的研究,指出个人因素是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再从心理学视角提出"自省"对中职学校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三大作用: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对倦怠心理及时自我调控;有助于对教师职业和个人职业生涯正确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是常见的现代职业疾病,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的多发群体之一.校长应正确认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老话题,高职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既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同时又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本文从构建和谐校园角度对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认真审视和思考,提出了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日渐加深的社会中,教师群体面临很大的职业压力,表现为不同反应的职业倦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师德建设。本文从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的职业心理,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师是一个容易引发职业倦怠的群体,应从社会、学校及高职教师自身等方面探析其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时策。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教育领域中,高等教育是女性参与率最少的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高校从事学术性职业的女性将越来越多,而高校女教师的职业状态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校女教师常由于性别角色导致职业倦怠呈现出特殊性,本文从主客两方面对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社会、心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趋严重。地方性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是受职业压力、角色模糊、职业认同感的消减、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等。通过外部环境及自身调节,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地方性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MBI)对27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达轻中度,检出率为75.4%;性别、婚姻状况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学历、教龄在耗竭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职称、学校类型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均产生差异,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后的疲劳与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现代训练学的观点分析 ,疲劳与恢复已构成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决定训练成败的两个基本因素 .试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 ,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 ,运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 ,探讨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诊断方法及机能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存在厌学现象,这与学生知识基础、自身素质有直接关系,与院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亦有一定关系。要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需从学生、教师、学院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如学习被动盲目、自我放松过度、热衷锻炼能力、考试作弊盛行等,这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社会认同度。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出现的厌学现象是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创新学校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体耗尽其心智、生理、情绪资源的表现,对教育的危害极大。本着眼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视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为系统工程,从教育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探讨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以四所高校的辅导员作为研究样本,围绕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展开调研,具体问卷调查了辅导员的工作情绪、工作定位、职业认同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危害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普遍,表现在缺乏信心,对待工作冷漠,自我效能感差,教育观念僵化。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社会的维稳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从个体的主观感受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影响力,增强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严重地影响着档案人员的身心健康。导致档案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职业、组织、个人四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