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多数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现代高校法人制度。目前公办高校法人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是依法规范政府与高校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建立现代法律契约或委托代理关系;其次是健全高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高校中政治权利、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平衡和制约,为高校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2.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一个契约,政府和高校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更好地履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契约,政府需要汲取激励契约理论中的有益思想,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配套政策制定,尤其是资金管理和拨款政策上,综合采取多种激励契约形式,有效激励高校和高校校长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涉及高校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角逐等内外两个层面.高校行政化的背景是高等教育系统被视为一个政治系统,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官僚机构,内部组织层次科层化.高校“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而是要平衡高校内部的权力,各司其职,尽可能地引导高校从政府的下属组织解放出来,建立符合大学理念的高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内部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在各种权力中居主导和支配地位。本文从制度主义的基本逻辑对我国高校内部"去行政化"问题进行分析,揭示高校内部行政化的问题所在,通过澄清当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和精神内涵,为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大学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去行政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行政化的宏观制度表现为一种干预主义,标志是政府和高校之间形成了“行政文化”,以及高校实质性办学自主权受到干预.解除管制是在新自由 主义、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对政府干预主义的一种回应,但不是解决行政化的正确选择.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制度选择是要建立一种管制治理模式,正确区分政府与高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契约管理、增强管制透明度和政策回应性等对政府干预行为进行限制,对市场力量进行引导,对高校行为进行约束.从干预主义到管制治理的改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大学"行政化"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大学"行政化"可以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外部"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大学划分行政级别、用行政的思维和手段管理大学;内部"行政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大学管理决策的"集权化"以及大学学术活动的"行政化"。破解大学"行政化"难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加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法律经济学以及契约理论为分析原点,一般认为现代公司制度,其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借助委托代理原理以及代理风险理论,对委托代理监管的必要性进行较为细致的经济分析,并通过聚焦于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内部代理关系,沿着监督强度逐步变化的轴向,以实证分析为工具,尝试构建一个“三分天下”的效率最优的上市公司代理人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云 《天中学刊》2011,26(1):65-67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进一步升温。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消除把取消行政化等于取消行政管理的误区;要渐进式推进,不能一轰而起。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基于增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或改善社会公平的目标,对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和调整.从法律角度看,它可被看作是一个以公法为基础的契约.政府预算过程中存在部门外部和部门内部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且在每个层级中,都存在因内部信息或外部信息问题而导致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行为,影响政府预算资源配置效率.政府预算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政府预算契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明确"去行政化"的目标,能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改革提供持续的动力。发展学术,培养人才,既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灵魂,也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方向。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的核心目标必定指向"学者""学生""学术"这"三个中心"的诗意融合。为此,高校必须通过改变行政主体中心化、学术权力边缘化、学术目标碎片化等路径来努力接近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820所高等学校设置的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分析,发现我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缺乏资质标准、区域分布不均衡、组织管理分散以及一流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专业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研制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资质标准;加大对中西部省份教师教育专业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管理制度创新;一流综合性大学应该承担起教师教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受政府高权管制思维和高校治理能力不足的“双重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面临着沦为政府规制强化的工具和合法化“外衣”与侵害高校自治权限的风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低下则进一步制约了“放管服”改革的实施。《高等教育法》第32条到第38条规定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呼唤政府监管模式的重塑与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强化。一方面,破除管制型政府的窠臼,促进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强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监管体系的合法性控制,明确政府的法定责任,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真正实现政府权力“放得下”;将“放管服”改革纳入法治轨道,避免地方政府或某些政府部门以“放管服”为名变相设置新的审批权或其他监管权限。另一方面,强化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校自主办学的风险预防与管理体系及法人治理结构,充分保障高校扩权后能够“接得住”。  相似文献   

13.
Th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ies of China and India are unique adaptations of the open university model that emanated from the UK.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expanded to become the larg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as measured by current enrollment of approximately four million each. This article comparatively analyzes how these open universities have differentiated themselves from the open university model and from each other amidst similarities of outcome and differences of approach. Historical contexts, national 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administration, curriculum and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are the foci of analysis.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national and local forces that shap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and aims to spur collaborations between the institutions in question for mutual benefit.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已经由外部行政主导的评估走向内部自我评估,各高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的评估新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评估制度和模式。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学评估经验的基础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平台建设和年度质量报告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质量内部评估模式。这一模式可为我国各类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施小平 《高教论坛》2006,(4):159-161,222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涉及到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本文从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论述了香港高教管理模式:1.政府通过法律管理院校;2.政府通过缓冲组织调控院校;3.政府通过校外学术监督机构控制院校。以期对中国大陆深化高教管理模式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作为改革探索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设置中,应以保障办学自主权价值导向为首要原则,同时,还应坚持其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原则、组织结构的合理有效原则、机构运行的参与原则和公开原则。通过五个原则层层推进、相辅相成的体系设置,使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既能较好实现政府对高校设定的政策目标,又能有效防止行政化对高校自主办学的不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Uganda's Makerer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Dakar in Senegal were for many years after independence among Africa's premier universities. Today, their facilities have visibly deteriorated and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the institutions provide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 the consequenc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urmoil combined with persistent underfunding. If higher education remains supply-driven without reference to available resources, the problems of Makerere and the University of Dakar can only increase and become even more unmanageable. The governments of Senegal and Uganda are being encouraged by donors to undertake reforms to revitalize the university sector. However, it will not be possible to reform financing of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or to carry out many other reforms, unless the universities have more administrative and financial autonomy. Strategies for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these countries are proposed requiring a shift from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in matters affecting their enrolments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o more indirect forms of control. Nevertheles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Senegal and Uganda are very different. In Senegal, measures to increase autonomy must be articulated with a larger role for the state in regulating the flow of students to university, rationalizing the programs of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restricting students' eligibility for support. In Uganda, there is need for greater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ignificant devolution of control of public universities.McGill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Division, Popul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The World Bank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Division, Popul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The World Bank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ews brief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This relationship, which has shaped the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looked at on the premise that public institutions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government for funding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as such there has been constant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ffairs. Whereas under colonial rule, the relationship mimicked that of the Scottish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the postcolonial relationship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emula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under apartheid and confirming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tier university systems. Like most African countries, South Africa is currently faced with an immense task to bring together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This requires proactive national policies to develop particular skills and therefore a focused intervention and delivery within and through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在世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声誉,其优良的教学质量与澳大利亚从联邦政府到大学、院系、教师发展机构各个层面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学术能力的关注密切相关。澳大利亚的教师教学发展,从其发展方式上经历了从个人到组织、从实践到战略的过程。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的教师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高等教育机构、专业协会与政府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教学教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办学效益是以一定的对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以人才为主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出。发展学校规模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基础,提高教育质量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学科专业调整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效益才能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