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比重趋势不仅反映各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来源的变化,更是研究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动向的重要指标。1998-2008年我国和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总量占GDP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但来源结构变化存在差异。我国学杂费大幅激增,2008年为1998年的5倍,而学杂费以外的其他社会投入曾经稍有增长但又出现下降趋势;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除英国学费在2005年开始成倍骤增外,学杂费缓慢增长,部分国家甚至出现学杂费比重下降情况,但其他社会投入比重则一直上升。要促进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重点:一是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二是高校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使企业在高校的合作投入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三是完善学杂费分类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比重趋势不仅反映各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来源的变化,更是研究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动向的重要指标.1998-2008年我国和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总量占GDP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但来源结构变化存在差异.我国学杂费大幅激增,2008年为1998年的5倍,而学杂费以外的其他社会投入曾经稍有增长但又出现下降趋势: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除英国学费在2005年开始成倍骤增外,学杂费缓慢增长,部分国家甚至出现学杂费比重下降情况,但其他社会投入比重则一直上升.要促进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重点:一是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二是高校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使企业在高校的合作投入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三是完善学杂费分类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经济学的发展,高等教育投资问题引发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学者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目前,美国的做法是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较高,同时私人分担比例也较高;西欧各国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较高,私人承担比例很低;韩国、日本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较低,但私人教育支出较高。综观世界各国由于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不同,对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也各有特点,分析和比较各国做法,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以我国1998 年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与往年情况的纵向比较和与部分主要国家的横向比较,对1998 年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学生性别结构、教师结构、分布结构等方面,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趋势,迫切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科技指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其<面向知识型社会的第三级教育>的内容,分析我国高校与若干经合组织成员国在研究与发展工作上的差距,希翼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科学测度教育社会投入是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政策针对性、有效性的基础。教育社会投入发展动态与"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社会捐赠经费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事业收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其他收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占GDP的比例、社会捐赠经费占GDP的比例、事业收入占GDP的比例、其他收入占GDP的比例、人均受教育年限"等9个指标相关。以这9个指标构建教育社会投入发展指数,可以为教育经费投入来源结构、经费来源挖掘重点等政策研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存在主义教育视角下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但可以开阔教育学研究的视野,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绩效管理、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教育是经济的基础,教育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带动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从"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视角分析,教育投入要实现六个转变:教育投入理念从"教育事业"向"教育产业"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投入的目的从"保障教学实施条件"向"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完善"转变,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教育投入的来源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加强丰富教育资源的相互促进和联系;教育投入的内容从"人力、物力、财力"向"多元、丰富、可持续资源"转变;教育投入的成果从"关注教育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向"形成教育绩效评价与评估体系"转变;教育投入要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利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考察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该指标实际上在指引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考察指标不科学、不合理就容易在实践中产生误导作用。传统是过分注重某些外在的量化指标的考察 ,导致高等教育出现了注重“增长”而忽视“发展”的现象 ,导致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调。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 ,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考察正在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考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一些基本指标  1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人们考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指标有助于人们了解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评估教育系统运作的情形,以此帮助政府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做出审慎的决策。文章通过对主要国家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情况,高等教育层次与科类结构情况,高等教育经费情况,SCI、EI、SSCI发表情况等4个方面的国际比较,来了解和定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研究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既是国家制定高等教育决策的前提,也是规范界定高等教育成本,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协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研究,大致从经济学和教育学两个角度展开。但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盲目照搬国外模式,规避如高等教育成本等敏感问题,研究结果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配合,未能与政府决策有效联系以及个别研究者的观点过于偏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路径及其繁荣,是与它们合理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投入模式密不可分的。其典型模式主要有: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财政投入、社会投入和个人投入都较高的"三高模式";二是以韩国为代表的"以社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社会主导"模式;三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投入为主的中央集权制"模式;四是以丹麦等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国家买单"模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必须保证高等教育投入总量的增长,同时要重视社会投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和法国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国家,由于两国有着相似的政治管理制度,对两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法两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对两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教育制度、高校的性质和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和学位制度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中法两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比较研究,可以从法国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一些有益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在理念、时间、主体、政策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存在差异。比较研究显示,就业问题之根本不在就业,就业问题解决时间也不在毕业时,就业问题解决主体也不仅仅在高校。为解决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可构建"四维度"就业模式,改变我国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的旧有观念,从初、高中起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对象范围、经济性、专业及课程的设计、教材、考试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并简要分析二者在未来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布,我国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考察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在教育扩张和经济周期下教育经费投入的特征和趋势,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基于2008-2018年《经合组织教育概览》教育经费投入数据,从规模和结构两大维度比较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经费投入的特征与趋势,并对投入—产出机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支配作用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既有相似点,也呈现出各自的差异。对中澳两国中高职衔接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中高职衔接的内容、特点,从而更有效地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中高职衔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发现,出身于较高阶层的子女拥有较多的入学机会;公办高职院校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盖异最小;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源的子女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发展,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系统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中,教育主管部门应维护人民的利益,确保公共资源在高等院校中得以有效的支配和使用,使得高等教育有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各项政策提议中,重点应放在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和区域经济的联系上;使得大学与产业的联系能有效地促进研究和创新;参与到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和体制管理中来保障教育质量;增加院校长期预算中的资金投入;以及与国际化政策接轨.  相似文献   

20.
对《高等教育研究》(2001-2010年)的载文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话语结构,女性参与率低,论文被引用率低,并且越往学术界的上层女性越处于不利地位。学术界的社会分层虽主要遵循普遍主义,但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仍会影响学术界的判断以及女性的自我判断和努力程度,加上学术工作的"男性工作模式"假定、学术评价的"劣势累积"效应、学术竞争的"锦标赛"制,以及女性承担生育职责和过多的家务劳动等原因,女性走向学术顶端更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