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强调“二高”,即就业率高和到基层就业的比例高。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同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特别是到有色金属、铁道交通、医疗卫生等国家重点企业、基层一线就业。通过构建教育、激励、保障三位一体机制,把毕业生送到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基层一线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据近五年的统计,我校服务西部、服务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基层一线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07,(6):61-61
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3年在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级。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90%以上。2006年我校荣获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相似文献   

3.
职业学校校园招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招聘会在近几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校通过校园招聘活动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大约要占毕业生人数的80%以上。每年为毕业生举办的校园招聘活动,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另外,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有实力的医药企业,都选择到我学校参加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的形式,不少单位甚至老总亲自出面,由此可见企业对校园招聘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事,成为学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一直把就业工作视为我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来抓,以之为龙头,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截止2005 年6月,我校2005届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达到了94%。  相似文献   

5.
自1995年以来,我校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对口就业率始终保持90%以上,这一方面得益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与我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分不开的。现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我校2002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力争从一个方面展示我校筹建本科院校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通过对就业状况的评价来找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我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定关系,从而对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余万人,相比2009年增长了20余万人;四川毕业生人数越过30余万人,我校毕业生达到9000余人,全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目前2010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已达到88.6%,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去向合理。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之友》2006,(1):62-62
从在京召开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到今年年底,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望达到80%。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保持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争取实现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力争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将坚持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发挥毕业生就业率的导向作用,坚决杜绝就业率造假。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及其家长加强基层就业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同时建立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学校的基层就业教育使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其自觉性地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重视校友资源开发 促进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也被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的要求,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高达97%,其中,通过校友资源,解决学生就业的就占了75%以上,实现了较好的就业率和比较好的就业流向。重视校友工作,发挥校友资源优势,促进毕业生就业,是我校开拓就业市场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2009年毕业的611万名大学生,牵动着中央高层。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7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报告了高校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和2010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四个主要原因,最后从机制完善、权益维护、课程改革和思想引导等方面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伟平 《考试周刊》2016,(15):156-157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减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文章从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三个方面——激励的主体即政府、高校、基层单位;激励的客体即高校毕业生;激励的环境即社会舆论进行研究,提出激励的主体方面应该政府、高校、基层单位共同合力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引导与教育激励的客体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提出合理化意见,以期建立合理、长效的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2008年7月15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可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和影响因素,发现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主要因素有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宣传基层医院发展前景,开展有效就业指导,制定相关就业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缺乏医学人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需要。专科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主要以从教、从商为主,在基层就业的人数较少,在城市临时就业的人数较多。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观念滞后,基层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差。树立多行业就业及和谐的就业观、增加基层就业岗位的设置、提高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基层就业的软环境以及树立基层就业服务意识,对促进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伟大建党精神,通过政策上的倾斜、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总结和梳理近年来上海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工作影响力研究,一是分析德育工作对于引导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有效性;二是探讨上海现有政策和工作实践对于赴西部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全过程影响,对于新时代下高校“就业育人”的推进提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大学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今年5月2口,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校,肯定了我校就业工作,并明确指示"要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尤其是对困难毕业生要及时提供就业援助,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令我们深受教育.我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活动,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围绕办学育人目标,秉持"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拓展、全面覆盖"的理念,合力构建具有复旦品格的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体系,以保持高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为工作目标,探索出了以"个性化、专业化、社会化"为就业工作内涵建设目标,举全校之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在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推进,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拓卓有成效,并初步建立了就业工作与我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的联动机制.连续近五年我校学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截止至2010年8月31日,我校总体就业率96.7%,且用人单位的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2004年的毕业生有50%以上都进入私营企业工作。这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已从传统的进政府机关、进事业单位、进国有企业、进三资企业转变到进私营企业了,也意味着广大毕业生在2005年新的一年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