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泽华 《传媒》2000,(10):45
近来,我国电视界产生了一些电视台属性的不同议论。有的认为,电视台应姓“新”(即新闻);有的则认为,电视台应姓“娱”(即娱乐);有的则认为,电视台应姓“商”(即商业)。 电视台的属性究竟该如何科学准确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社会新闻多了起来,受到人们的欢迎,许多电视台不惜重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了社会新闻的报道量。有的电视台开设了热线电话,重奖新闻线索提供人;有的还开辟了社会新闻栏目,如《民生直通车》、《百姓看台》、《社会广角》等等。社会新闻由过去“添空”的“马路消息”登上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多数栏目办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3.
3月初,福建某电视台在一档反映公安人员解救人质的新闻节目中,播出了一组颇具现场感的图像,同时,屏幕上打出了“模拟情景”的字样。经常看电视的人可能已经觉察,“模拟情景”已非个别,在许多电视台都时有出现,有的甚至连“模拟情景”之  相似文献   

4.
热点新闻报道是电视台的一面旗帜和“重磅炮弹”。从去年开始,邓州电视台开办了《记者视点》栏目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本文试根据邓州电视台的实践,对热点新闻报道作一浅层次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热点新闻报道观 热点新闻报道是一种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武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工作者社会实践和履行职责的重要方面。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只有颂歌,没有监督,这个电视台的宣传功能就不算完整,也不能树立新闻舆论的“权威”,进而提高收视率,在频道林立的竞争中占一席之地。邓州电视台的《记者视点》开播之后,电视台的“信访”、“人访”量剧增,一下子就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但是,要使热点新闻报道久热不冷,应树立正确的热点新闻报道观。1.热点新闻报道也是一种正面宣传。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5.
一、统筹在广告经营中的作用“统筹一词”在很多电视台的广告部门中不被重视。尽管如此,“统筹”的思想却是在每个电视台的广告部都有的,它贯穿于电视广告经营活动的始终, 扎根在每位领导者的思想中。“统筹部”的设立以及对“统筹”这一思想的重视,会对保证经营业绩的稳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是移民比较集中的国家,2,100万人口中有37%的移民后代,仍分别使用52种不同的语言,有的人根本不懂英语。1980年10月澳大利亚“多种文化电视台”的开办,就是为了满足这部分移民后代的需要。据最近在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墨尔本进行的调查,在收看“多种文化电视台”节目的观众中,有的人认为它播出的节目可以同“澳大  相似文献   

7.
曾福华  李戈 《声屏世界》2006,(12):62-62
近些年来,在电视媒体发展中“品牌战略”的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电视媒体中的“大佬”们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级电视台发展则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媒体知名度低、竞争对手多、市场空间小、传播面不广、受众面单一,发展潜力也随之不断被市场压缩,有的甚至呈现倒退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地市级电视台是否就无所作为?借鉴中央台和发展速度靠前的省级卫视的成功做法,再看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级电视台的经营战略,给我们的启示是:地市级电视台应根据自身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只有创出了带有自身明显个性特色,在受众群体中叫得…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报社的总编辑、电台电视台的台长们,不时被法庭传去,因为“新闻官司”而坐到被告席上。有的输了官司还得赔上银子;有的经过调解协商解决;有的虽然没输,但为此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媒体的声誉……“新闻官司”因何多了呢?经过仔细的分析与观察后不难看出,“新闻官司”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印记。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县级电台、电视台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有的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县级电台、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桥梁“的“重头戏“——新闻节目的重新定位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县级电台、电视台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电视广告诞生于改革开放最初的上海。当时上海电视台经费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1978年电视台得到的日常经费比一部电影的摄制费还要少。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是“看菜吃饭”,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一是“找米下锅”,发挥自身优势,自己发展自己。电视台当时的负责人邹凡扬主张后一种选择,提出经营广告,增加收入,改变“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这个主张,得到电视台多数同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对于电视广告,电视台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的同志认为广告是资本主义的产物,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  相似文献   

11.
张溶  左彦 《新闻前哨》2004,(5):48-48
每到年末岁初,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大小栏目都要来一次改版。节目运行好的只要小改即可,节目质量不太稳定的则可能要大动干戈甚至改头换面,“半年一小改,一年一大改”,已成为电视台节目革新的“常用药”。因为改得勤,有的就难免考虑不周全,只是把曾经取得成功的节目形式当作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考虑自身条件与节目内容是否适应,往往是旧的栏目改掉了,新的品牌却并没有创起来,有的  相似文献   

12.
徐畅 《视听纵横》2006,(2):91-93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也基于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感,从2002年开始,国内的很多电视台,都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办农业节目,有的电视台甚至把农业节目放在黄金时间播出,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在众多的农村节目制作实践中,很多电视人都抱怨农业节目难办、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3.
从“著名的”说起“著名的”一词当今颇为流行。电视台转播各种晚会,报幕人介绍登场人物,在“歌唱家”、“演奏家”、“××家”之前,常常冠以“著名的”。有的知名度确实不小,有的声誉平平,有的严格说来并未入流。报刊上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至于社交场合,拒“捧”者不多,使用频率更高,颇有泛滥之势。对人如此,对物亦莫不然。君不见:我国早先有“八大名酒”,列名其中的,确属佳酿。前两年,队伍扩充四倍,成了“三十二大名酒”。据说“编制”还要膨胀,成为“五十几大名酒”。这样,“名”  相似文献   

14.
姜辛文 《新闻实践》2001,(11):33-34
有点怀疑,现在的一些电视台是不是串通好了来“捉弄”观众:一部片子正看在兴头上,莫名其妙地给你打断、插播广告,还不约而同地打上似带有歉意的字幕——“请稍等片刻,我们马上回来!” “回什么来,我们不回来了!”不止一次听到几位朋友这种愤愤然的“抗议”笔者虽没他们火气那么大,但每每一见这种字幕,就要忍不住按遥控器,换个台看算了,惹不起,躲得起嘛! 不过有话还得要说,电视台播广告天经地义,人家也要吃饭、也要发展,再说现在不光电视台广告多得让人看了心烦,报纸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报纸连头版也几乎成了“广告版”,真叫夺人  相似文献   

15.
卢云峰 《新闻窗》2010,(1):107-108
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媒体活动日渐红火,活动营销目前已成为电视媒体最为火热的关键词。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创造强大冲击力,东方卫视“我型我秀”、“创智赢家”重拳出击。各电视台更是加大“活动营销”的力度,有的甚至提出“每个部门一个活动,每周一个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活动策略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芸 《青年记者》2007,(10):74-75
2005年被称为“媒体活动营销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创造强大冲击力,东方卫视“我型我秀”、“创智赢家”重拳出击。2006年各电视台更是加大“活动营销”的力度,有的甚至提出“每个部门一个活动,每周一个活动”。活动营销目前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最为火热的关键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984年初,有三个热心当“伯乐”的同志,听说有个“自学成才”者,就匆忙写了个表扬稿寄给一些新闻单位。一些记者立即出动前去采访。短时间内,地区报纸、省报以至于中央一级的几家报纸,还有好几家电台、电视台,竞相报道。有的还发了言论,宣传这个“自学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初,有三个热心当“伯乐”的同志,听说有个“自学成才”者,就匆忙写了个表扬稿寄给一些新闻单位。一些记者立即出动前去采访。短时间内,地区报纸、省报以至于中央一级的几家报纸,还有好几家电台、电视台,竞相报道。有的还发了言论,宣传这个“自学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眼睛、灵魂、旗帜,是整个新闻宣传的纲,是一支乐队的第一提琴手,是最有影响、最有权威、最为重要的宣传手段。这是因为评论不是个人的声音,而是一张报纸、一家电台、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的一种表现。比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香港的大多数报纸发表了评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报纸和电台电视台也发表了评论,评论的调子就不一样,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折中,这些评论就代表了这家报纸或电台电视台对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态度。各家报纸关于中英谈判的宜传,基本上是按照它的评论调子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评论既是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的主帅,又是一张报纸或者一家电台电视台政治倾向的集中表现,这对整个宣传起着开路、举旗、定调的作用。 县市报如何运用评论举好旗?关键是要重视策划,在“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某市出了一件新闻,有两个冒充市报和市电视台的“记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原形毕露,那副尴尬狼狈的丑态让人啼笑皆非:一张张印制得漂亮的“记者名片”、“记者证”,和我们使用的几无二致,那没装胶卷的照相机比我们使用的还高级。真难想象,就凭这,他们竟出没于茶楼酒肆、大小企业和一些会议之中长达数月之久,除了吃喝玩乐,还骗取了一些“广告费”、“赞助款”、“专版专栏协办费”。在现场,有不少围观群众发出议论,有的说:“看这两个骗子的‘行头’像真的一样,怪不得屡屡得手。”有的说:“如今新闻单位有的人作风也不好,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