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此不疲 “缴费网点少,给市民带来了种种不便,最近公用事业局进行了体制改革,不知新上任的领导有什么打算?” “一份原该归自己的房屋产权证,整整要了两年还没有拿到,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不叫老百姓心寒呢?” “把商品房建在污染区内,有没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我们不知道环保局对此有没有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去法兰克福参加书展洽谈版权是出版人每年一次的朝圣之旅的主要目的,而欧美出版业显然处在卖方市场。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每年带去点什么;拿回来前有没有想过该怎么拿!  相似文献   

3.
政经资讯     
话语马克思主义也有不管用的部分,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老人生活在100多年前,在西欧的条件下,讲怎么搞阶级斗争,怎么搞暴力革命,怎么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斗争,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显然不管用了。我们不要学那  相似文献   

4.
柏杨先生有位朋友,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宝贝得要命,按说独生女儿一定娇纵过度而不成才,其不流入太妹,或自甘堕落者,几希.偏偏该朋友祖宗有德,女儿虽娇纵得不像话,可是却没有流入太妹,不但没有流入太妹,反而功课奇好,尤其数理奇好.这年头,一个年轻人只要数理奇好,就等于吃了神仙丸,想怎么念就怎么念.她阁下一条鞭上去,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留学;最后在美国啥啥理工学院,成为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位航空女博士.  相似文献   

5.
打了防疫针后,不少人心存疑虑,害怕没有效果。怎么知道打的防疫针有没有效果呢?以下4种方法可以检测。一、观察患病情况:接种疫苗后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7.
电影学院进修班的老师出了个题目,要我讲讲文艺评论的写作。这个答卷很难做,因为评论文章没有现成的写作法。做菜有菜谱,标明如何配料,如何掌握刀工,如何掌握火候,等等。关于评论,是否也可以编一个类似菜谱那样的东西呢?前些日子北京街头卖文学描写辞典,其中罗列了各种各样的描写方法:怎么写热恋,怎么写失恋,怎么写思乡,怎么写怀旧,等等。关于文艺评论文章的写作,是否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话语     
《青年记者》2008,(12):4
马克思主义也有不管用的部分,这没有什么奇怪的。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老人生活在100多年前,在西欧的条件下,讲怎么搞阶级斗争,怎么搞暴力革命,怎么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斗争,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显然不管用了。我们不要学那些不管用的东西,而要学对今天管用的东西。——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德刚做客人民网先锋论坛时提出  相似文献   

9.
论“级”     
我们自古就是个很讲究等级的社会,级的意识深入人心,有了级的划分似乎一切便明白有序,反之就要茫然若失了。以前,干部分20几个级,衣食住行各种待遇与之相配套,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得到该得的一份,倒也秩序井然。后来改革开放,今是昨非,冒出来许多什么级也没有的经理、总裁、主管、董事长之类,甚或在软卧、飞机、宾馆、住宅方面的享受超过有级者,初始众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久而久之,竟也习以为常。不过,用级用惯了,缺少了还挺难受,所以级固然少了,简化了,但有的级还真舍不得弃之,而且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06,(23):8-8
君君问:香奈儿曾说,不懂得擦香水的女人,没有前途!然而,有同事不懂得怎么选香水,在办公室制造出恐怖气味,真是令人退避三舍。那么,上班族怎么选择香水呢?  相似文献   

12.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3.
杨朔之死     
杨朔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各种传言,目前还是一个谜。1975年12月,杨朔去逝7年后,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骨灰盒里没有骨灰,仅放置了杨朔生前使用的老花镜和一支钢笔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主题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有什么样的题材就有什么样的主题。如果题材选择得不好,先天不足,那怎么能提炼出一个好主题?没有一个好主题,又怎么能有一个很好的选择材料的依据? 基于这种认识,我主张采访同选材相结合。在谈这个问题时,先说题材的选择,后说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怎么也没有想到,30多年前保定军校老同学段云峰中将的两个儿子,先后进入了其御用机构——侍从室;更没有想到堂堂将门之子怎么都投向了共产党!本书作者通过多次采访当事人和历年所积累的资料,记述了段伯宇、段仲宇两兄弟打入国民党统治机构的核心——蒋介石侍从室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6.
产经新闻到底该怎么做?经济发展要抓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新闻作品也要抓特色,没有特色也一样没有竞争力。但特色到底该怎么抓?湖北日报周刊部开办"一县一品"栏目以来,通过《资丘木瓜,"血统"纯正获同仁堂亲睐》、《"一致魔芋":定制产品黏住海外客户》、《钟祥蟠龙菜:地域美味接受市场大考》、《鄂州沼山:引种胡柚寻俏销之路》、《"胡柚婆婆"廖友贤》等稿件,  相似文献   

17.
这一潮怎么又被美国人赶上了?怎么又没有中国人的份?我懊恼得直跺脚。我看到的,是一位21岁的美国小伙子,脸上的青春痘还没有退,举止仍不脱乡下的土气。但他却站在众多的CEO面前,在高级商务会议上报告自己在巴西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前些天,有一个朋友问我,记者还有未来吗?我不知怎么回答。想了一天之后,才通过微信告诉他,不是记者还有没有未来的问题,而是记者想不想要一个新的未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通过宣传片提高收视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年,美国有近9000万电视观众.平均每个观众能收到4到10个频道。20多年后观众的数量并没有增长多少.到现在也只有9700万到1亿,但频道的数量却增加惊人,现在人们能收到上百个频道,观众面对这么多的频道该如何选择?怎么可能看完这些频道?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同样.网络又带给了人们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口号终于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最近红得一塌糊涂的"人肉搜索"。说"人肉搜索"可爱,主要是因为这种互动型平台的出现把WEB2.0发挥到了一个极至。而"人肉搜索"的可怕之处,不完全在于它"搜查"的彻底.而在于它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以及被搜索人的"有口难辩"。客观地来讲."人肉搜索"本身谈不上是一件坏事.即使是本文提到的这种"可怕的‘人肉授索’".依然未必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最起码,他有效地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结合了起来.让网络更加人性化.也让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能够更快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传播出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肉搜索"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什么事情该被搜索.什么样的人该被搜索。这种搜索该怎么进行,又该怎么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