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蕾 《传媒》2003,(1):41-42
金城武手拿DV到处游荡并在电视机中反复观赏拍摄内容的镜头,是王家卫电影中很经典的一个画面。如今这个电影中的画面已经真真切切地来到了生活中,朋友见面就问“今天你DV了没有”?DV着着实实的火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对专业教学而言,非专业课程的设置既是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依靠学生迁移能力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与本专业相近学科的课程学习,能与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借助外学科知识力、依靠学生自身迁移能力的积累来提高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民间DV作品无法走进公众渠道进行播映,是政策上的偏见和自身缺陷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4.
DV能走多远?     
近年来,DV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在旅游景点那些手持DV摄像机的人随处可见. 2003年夏天,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策划组织了"亲历新三峡发现新魅力"浙江省民间DV大赛,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报名时间里,就有120多位DV爱好者前来报名,大大出乎了主办方的预计.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严酷事实支持这种悲观的、但又现实主义的预测。象现在这样给予资助和组织起来的商业性信息交流经济体制,对此番第四代而且可能是最伟大的一代电子化传播工具带来的许多美好的希望,如果不是使它们归于熄灭的话,那么几乎也必然会使之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6.
冷冶夫 《青年记者》2007,(19):45-46
DV正在迅速地从评奖市场走向学术市场,又从学术市场走向营销市场。尽管大多数DV人还没有把DV节目看作是商品(有的节目就是自娱自乐的),但我们仍然为DV的发展壮大而高兴。  相似文献   

7.
时下流行的“DV热潮”使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能够拥有一台DV摄像机 ,有人认为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地创作和表达 ,甚至有人将DV作为新电影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DV族”的异军突起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DV的兴起以及在社会中未来所扮演的角色来阐明DV只是影像自由表达的一种可能。它虽然是以艺术创作的姿态在社会中确立了它的影响 ,但它最主要的角色将是一支记录人们日常生活流程的“笔”。而对DV本身的认识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则引起了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2011年,杨幂主演的电影《孤岛惊魂》以500万元投资取得了9000万元的票房成绩,从而开启了我国粉丝电影的极速发展之路.2014年暑期大热的几部电影,如韩寒的《后会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快男”电影《我就是我》等,均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娱乐至死”“饮鸩止渴”的批判与高票房齐飞,这一现象似乎昭示着电影正朝着全民娱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DV物语     
冷冶夫 《传媒》2005,(3):62-62
DV的飞速发展,使读图时代离我们愈来愈近.会使用画面镜头讲故事,将是未来的主宰!  相似文献   

10.
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颖 《现代传播》2004,(4):122-123
世界上最先实践DV拍摄的是丹麦的 4个年轻人 ,他们发表了“Dogme95宣言”并身体力行 ,从《家变》、《破浪》到《白痴》 ,每一部小组作品都给世界影坛带来巨大震荡。 2 0 0 0年 ,宣言发起者拉斯冯蒂尔凭借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到今天 ,DV电影在各种电影节获奖已不是少数。DV传入中国以后也是佳作不断 ,当代DV人创作了《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等一些不错的影片。以吴文光等人为代表的独立纪录片工作者用DV开创了既不同于传统纪录片也不同于实验电影的新型纪录片天空。D…  相似文献   

11.
魔幻电影作为电影的产业支柱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探索和发展行至今日,也出现了如《倩女幽魂》、《蜀山传》、《大话西游》和《无极》等魔幻影片。这种初步发展的成果在艺术和市场上虽难与欧美大片比肩,但富有意义地暴露出我们在电影产业建构和艺术创造诸方面的缺失。本期特邀专业从事影视教学和研究的王宜文和田卉群撰文,意在从源头、本质和操作层面廓清纷繁表象下的认识和创作局限,为壮大中国电影产业提供有益借鉴。胡谱忠则深刻揭示了民族电影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产业问题和文化问题,以深广的视野观照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道路,表达了构建民族电影核心价值和主体性的文化忧思。胡粲然  相似文献   

12.
任陇婵 《视听界》2015,(2):15-16
综艺电影《奔跑吧兄弟》上映之后票房直线蹿升,春节前已突破4.2亿元。看这个电影,难免会与别的影片作比较——首先是与同类电影比,该片重演了去年春节档《爸爸去哪儿》不可复制的奇迹,进一步确立了综艺电影的产品概念,使之登堂入室,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个特殊类型;其次是与正宗电影比,最突出的莫过于与前不久姜文《一步之遥》的市场表现形成鲜明对照,再度引发争议,几乎在电影圈引起恐慌,由一些大腕儿级人物对跑男措辞激烈的批评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孙友欣 《东南传播》2010,(8):138-140
大学生校园DV剧是大学生自己创作、编演,展示校园生活和青春文化的影像作品。产生于当前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产生于科技进步带来的阅读、创作方式改变的传播环境中。校园DV剧的传播内容多是展示大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和心灵历程,主要表现为爱情的追寻与反思,青春的迷茫等。校园DV剧呈现出影像的多元性、篇幅精短等特征。网络空间、大学生电影节等成为大学生校园DV剧传播的重要渠道。相比于青春校园电影,大学生校园DV剧仍有许多局限,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进入web2.0时代,碎片化已经成为网络产品的一种社会消费诉求。微电影的流行一方面迎合了时代和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微电影与广告的深度结合又使公众对其本质产生了疑问。论文基于微电影兴盛的社会语境,通过具体案例探究微电影的本质究竟是传统电影艺术的微缩,还是沦为了商家广告的附庸,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DV和谐议     
DV原本是一种视频记录格式,由于被用于民间,逐渐超越了其技术性范畴而具有了意识形态意味,如"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局面① ,因而具有了"革命性的一面".甚至有人断言传播意义上的DV概念将会消亡,②从而指出其历史性终结.通常认为DV包括了设备、作品、文化和创作四个层面的意思.与其在概念上纠缠,不如强调其动作,以此把它和行为主体联系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这个新生事物在当代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DV和谐议     
DV原本是一种视频记录格式,由于被用于民间,逐渐超越了其技术性范畴而具有了意识形态意味,如"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生存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局面①,因而具有了"革命性的一面"。甚至有人断言传播意义上的DV概念将会消亡,②从而指出其历史性终结。通常认为DV包括了设备、作品、文化和创作四个层面的意思。与其在概念上  相似文献   

17.
李静兰 《新闻窗》2010,(4):66-67
有人说“纪录片的价值不在拍摄的技巧有多高,而在于片子是否真正反映了生活与岁月的痕迹。”我感觉这句话更适用于DV纪录片。2008年,我用DV套拍了两个以贵阳人民广场为背景的纪录片(2008人民广场》、《广场舞者》,使我对DV有了切身的体验和认识.DV开拓了我的纪录片创作思维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就要来临。这个节日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能得到亲朋的礼物,能参加各种各样的Party,或是能买到打折的商品,还意味着能够好好享受一顿电影大餐。很多精心制作的电影,包括不少“大片”,都在圣诞节前后陆陆续续上映,以期借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大赚一笔,这就是所谓的“圣诞档期”。  相似文献   

19.
DV现象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不易察觉的城市人潮中 ,一群手持DV记录生活的人们正随着DV话题的升温渐渐地浮出水面。今年年初凤凰卫视开始举办《中华青年影像大展 /DV新时代》 ,DV这种诞生之初多少带点另类气质的事物 ,突然和大众传播文化产生了交集 ,从大展参与者之踊跃 ,各界反响之热烈的程度来看 ,这样的交集之下还涌动着勃勃的生机。不少媒体欢呼雀跃 ,大声宣布“个人影像时代的来临” ,其赞美之情与初遇互联网时的激动不相上下。一、什么是DV ?这是我们在探讨DV现象时所要确定的首要概念。在解释何为DV时我们得看到DV一词的两个意义层面 ,一个是…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2,(10):83-83
1897年,当流动放映商弗利科斯·梅斯古稀的摄影棚因为放映带有沙皇影像的影片而被恐惧的当地农民以施弄巫术的罪名烧毁,谁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人们会拿着爆米花坐在空调冰凉座椅舒适的电影院里对《加勒比海盗4》那糟烂的3D效果大吐其槽的盛况吧?沿着这番声讨一路追溯而去,电影从"硬纸片"上流动而过的几缕光影到"大规模杀伤性"CGI狂轰银幕,从宛如单细胞生物的单本短片到长达数小时绵延数集放映的系列大片,从25美分一张门票的低等杂耍到全球年票房总额狂飙突进的娱乐豪门,在艺术、商业、技术这三个维度里,它到底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