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闻正发生,我们在现场;十八年新闻路,我们一直往前走,虽然远方尚在远方,但现场就在现场。每个现场,都在突破;2017,《现场》给你更多的"速度与激情",创新版块《律师在现场》在电视民生维权中,迸发公益新力量;线上线下,集结万名律师,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新媒体的端口,跨屏、跨界地介入新闻流程,倾听百姓声音,关注人间冷暖,贯通需要维权帮忙的每一个现场。每个现场,都在融合;2017,频道官微开通《小新直播间》,"小新"们时刻活跃在各类  相似文献   

2.
人到中午,该是心神宁馨的平湖秋月了,但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自然轮回的意气,心底里总有一份少年如梦的童贞,总会议起那久远的,漂如纱幔的人生之路,总向往那心跳的,沸如烈焰的青春之色,青春之火。  相似文献   

3.
拉小提琴和绘画是我的两大爱好.也是我生活中的挚友,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和快乐的军旅生活,不仅磨砺了我勤奋执着的意志,而且还激励我在不倦探索传统与创新的和谐艺术过程中,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统一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4.
驻地记者是新闻单位派驻各地的新闻采集者。就省级党报而言,驻地记者担负着及时充分宣传报道好驻地大事的重任,担负着驻地党委和报社的双重重托。驻地记者是报社的本报记者。对地方的报道是省级党报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省级党报是省委机关报,如果没有或者很少有对各市的报道,就会失去覆盖力,失去省级报纸的意义,指导性当然也无从谈起。事实上,许多省级党报的本省事件,来自各市的报道都占据半壁江山。从这个意义上讲,驻地记者和跑线记者一样,都是新闻报道一线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写新闻不同于一般稿件的写作,它不仅需要作者到现实生活中去采集、去发现;而且要在采写过程中去提炼、挖掘、果断取舍,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稿件来。人们常说:“功在采访,成在写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反复推敲,仔细酝酿。如在《街头“地摊”煤球俏》一稿中,描写群众买煤球的场景时,我一开始用了“蜂拥而至”、“一拥而上”等形容词,但写后觉得这样写既不贴切,也不形象,显得苍白无力,太一般化了。反映不出当时那种热闹,感人的场面来。于是,我两次推翻重写,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场面写得具体、形象些。在最后定稿中,我是这样描写农民买煤场景的:“有拖车的,有拿筐的,也有挑担的。”这样写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抓住了这条新闻的中心画面,描写得比较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真实而可信。  相似文献   

6.
7.
最近,有人问我:"传统媒体的发声者是谁?新媒体的发声者又是谁?怎样看待不同媒体上的不同发声者?"问题看似乎简单,其实传递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信息——对数字技术时代信息传播状况的误读.这也提醒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数字技术带来媒体革命性变化的今天,怎样认识发声者、媒体、社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发声,从本质上讲是话语权的问题.能不能发声,不是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传播载体决定的.一个人想在社会上发声并产生影响,必须有大众传播载体,仅仅关房间里"卡拉OK",自言自语是没有社会影响的,不能算作"发声".  相似文献   

8.
使命·感动·敬意--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央媒体报道纪实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华社记者如是写道:“面对震后的废墟,我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不断中写稿,更是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刘晓燕 《大观周刊》2010,(29):13-13
2010年的7月1日.惊人的巧合。这一天我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电话卡.放入手机,翻开短信息,第一个出现在眼前的便是我爱你的信息.发信息的日期也是1999年7月1日。只是已相隔多年。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我在苏堤晨跑。早上在杨公堤醒来,穿衣起来往窗户外面看了一眼,怀疑自己还在梦里,定了定神用力再看:外面花圃里的白玉兰开得啊树枝都承受不了!这花很奇怪,满树没有一片树叶,树枝也细细的,但花朵肥实硕大,尖俏俏地独独在枝头绽放。远点的玉兰是一片白色,近点的是一层粉色,粉粉白白、层层叠叠蔓延到窗子下面。唉,你不在,它们开了又有什么用?你不在,我又为什么要来?是的,你说得没错,有些风景静止不动却又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1.
"大事件"带来新看法 新闻界流传一句话:有多少想当记者的人,就有多少种当记者的方式.但是,如果让他们说说最愿意参与的报道,恐怕只有一个回答:大事件. 亲身参与重大战役性报道,往往会使记者在锤炼中迅速成长,最终成为身经百战的"高手".不过,经历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后,我对此有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天堂     
我的朋友巫同学从波士顿回来,口袋里揣了一个周密的饮食计划,今天川菜明天云南菜后天贵州菜……闺蜜如我,又曾在美国受过陕餐煎熬的,以善解人意见长,所以先是安排了一次广式点心,最后还点了雪耳炖雪蛤,慢慢地滋阴养颜。作家巫同学刚新出了一本书《厨房中术》,号称是“厨房里的《秘戏图考》”,但回了中国,只要掌握饭馆中术便可以销魂了。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     
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走路。各式各样的路,不同的人,行走的路线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从路上得到的收获也不同。记者的路怎样才能走好?这是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不敢掉以轻心的问题。七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4.
在路上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走路,各式各样的路。不同的人,行走的路线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从路上得到的收获也不同。记者的路怎样才能走好?这是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不敢掉以轻心的问题。7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如愿以偿地进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个想象中被无数次呼唤过的称谓,终于与自己有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联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马不停蹄地奔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     
中国史无前例的性调查最近,中国一些长期从事性医学、计划生育推广、青少年性教育、性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完成了一项举国瞩目的性社会调查。这项涉及全国15个大省市28个地区的调查,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调查个案20000余例,收回有效问卷19900余份。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性问题社会调查,最后形成的300  相似文献   

16.
在路上     
"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许多记者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读者只看到他们在纸上讲述的新闻,而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     
小鹏 《全国新书目》2010,(23):54-55
这是一段背包10年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更是一趟深度心灵之旅。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8份工作上路,整整10年。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  相似文献   

18.
在路上     
“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许多记者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读者只看到他们在纸上讲述的新闻,而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是什么样子。读者会怎样去猜测新闻背后的记者?读者或许根本就不会去作这样的猜想,就像吃鸡蛋的人对鸡怎样下蛋不感兴趣一样。我们自己也常说: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的过程无论怎样艰辛与复杂,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给读者的是什么样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时代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家庭主流已进入"4+2+1"结构,由一对夫妻加一个子女的"2+1"家庭结构也正显著增加。在"2+1"的家庭中,如何抓住"1",同时也能顾及到"2",不仅是电视服务好家庭的问题,也是电视频道自身经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外滩     
不可思议的窗子 那些有或多或少百年之久的西式大房子,大多数这样的房子从前是洋行或银行的办公楼,它们长着外滩式阴沉而雄心勃勃的灰色和殖民式建筑的突兀的雄伟,让人想起洋行职员回家以后吊在衣架上的一整套灰色西装、牙签条的背心,那西装即使挂在衣架上,还保留着办公室里的忙碌、算计和野心.是的,不要忘了这些房子庄重和沧桑的灰色很可能与多年积尘有关.即使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它们还保留着奢侈和轩昂的、与江南山水风物格格不入的余韵.甚至它们与如今自己的窗子也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