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校中学生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涉案的女孩并不是天生的罪犯,也不能单纯用“寡廉鲜耻”来理解她们的行为。从某种角度看,她们一定是要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追求着什么——或许是她们心目中的“幸福”,或许是比她们所付出的更有价值的某种“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看起来她们很普通,做的工作也很平凡,可就是她们———仪征市档案局的6位女同志,在清苦的档案工作岗位上,用一颗颗无私的赤诚之心,用一件件感人的实际行动,唱响了奉献“兰台”的敬业之歌。她们当中从事档案工作时间最短的已9年,最长的在档案部门工作了23年。人生有几个9年?人生有几个23年?不知不觉中青年变成了中年,中年步入了老年,细嫩的脸庞出现了细纹,乌黑的发丝渐渐花白。翟祥云、唐玉华、徐正琴、陈丽莉、李红和李翠莲这一支“娘子军”,是她们,自从和“兰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无愧于自己的选择,从不叫苦,更不叫累;是她们,舍“小家”,…  相似文献   

3.
王秦  彭珉翔  陈显龄 《军事记者》2008,(10):F0003-F0003
在西沙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群美丽而潇洒的女兵。在海天之间,在骄阳烈日下。在风浪之中,她们与男兵一起训练、一起战斗.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诠释着“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忠诚誓言。2007年3月,西沙女兵班被中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这里是她们训练、巡逻、生活中的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4.
在女性进入网络社会和网络进入女性生活这一双重接轨过程中.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于女性以本来的公平,在网络世界中,女性第一次以不是“第二性”的身份出现。上网,成了她们的最佳选择。她们有才气,她们有激情,她们在网上快乐地交流着、畅谈着,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生命变得真切而鲜活。在网上,每位女性都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让自己的人生色彩斑斓、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当前情感剧中涌现出大量新型的女性形象。她们事业成功,经济独立,对爱情和家庭有着鲜明的要求和判断。但这些女性的坚强勇敢、独立自主往往是暂时的。在关键时刻,女性总不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事业成功或家庭幸福。而另一类事业或家庭成功的“女强人”,只是性别为女性的“男性形象”。她们展现的是男性标准。这两类女性人物实质上展现出一种“伪女性意识”。即:女性表面上拥有自我意识,实质上处处依附于男性、从属于男性、以男性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在发动职工和家属订阅1986年度报刊的工作中,时而听到一些女职工对报刊宣传的意见。她们说,现在报刊上往往把有问题的上级机关、部门同“婆婆”划等号,经常可以见到《“婆婆”太多事难办》《变“婆媳关系”为服务关系》《“婆婆”松绑,“小姑”挡道》等标题,文章中此类比喻就更多了。看起来,这样比喻形象生动,仔细一想,既有轻视妇女之嫌,又有不科学的地方。她们托我捎句话:宣传报道别忘了男女平等,别用老眼光看待今天的妇女和新型的婆媳关系。  相似文献   

7.
昭通市档案局(馆)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巾帼建功”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比表彰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局(馆)女职工占在职职工半数以上,大多是从事档案工作十多年的“老档案”,她们个个身兼数职,样样都是能手,无论是内部工作,还是对外业务,都能做得实实在在,令人佩服,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人们称为“娘子军”、任感、使命感,她们在这条艰苦、清贫、枯燥的战线上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情,用她们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昭通“兰台”的半边天。2003年7月,昭通市档案局(馆)被“昭通市城镇妇女‘巾帼建功…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在发动职工和家属订阅1986年度报刊的工作中,时而听到一些女职工对报刊宣传的意见。她们说,现在报刊上往往把有问题的上级机关、部门同“婆婆”划等号,经常可以见到《“婆婆”太多事难办》《变“婆媳关系”为服务关系》《“婆婆”松绑,“小姑”挡道》等标题,文章中此类比喻就更多了。看起来,这样比喻形象生动,仔细一想,既有轻视妇女之嫌,又有不科学的地方。她们托我捎句话:宣传报道别忘了男女平等,别用老眼光看待今天的妇女和新型的婆媳关系。  相似文献   

9.
球球 《出版参考》2009,(5):49-49
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冰点’刚开办时,谁也不知道哪些人可以做这儿的记者,许多人都来试,拼杀出来.留下来的就是‘冰点’记者。”“她们都是有过文学训练的.都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能写出大东西。而且她们阅历丰富,有1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经验;能吃苦,为了完成任务,在大山里一走几十里上百里的经历她们都有,防空洞,破窑洞都住过;稿件的表现力比较强,写的稿子都比较有味道.那么长的东西,读者能读下去.能产生共鸣.还能眼睛热一热.心里软一软。”她们也都到了要提升自己的“坎儿”上,否则许多思辨性.探究性强的题材没法把握,社会在发展,冰点也在不断改变,记者的知识储备跟不上,不能不断提升自己,有些领域的东西就无法写。——《冰点》专栏主编李大同谈冰点记者  相似文献   

11.
她们越过一条线,从中学生变成“援交妹”。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穿上校服,她们被认作是稚气未脱的孩子;脱去校服,她们就变成陌生男人怀中的“伴侣”。她们脱去那件标识身份的衣服,只为了满足虚荣,甚至只为一点零花钱和零钱。  相似文献   

12.
舞出青春     
路超英 《天津档案》2006,(12):62-62
清晨,上班的途中,路过一个商场,经常看到店前一群中老年妇女,在朝阳中,手握红绢彩扇翩翘起舞。当时只是敬佩她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心想她们不是下岗就是退休了。一定羡慕自己天天上班……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有人在微博上大肆抨击“八千湘女上天山”那段历史,描述那些年轻湘女“被强行嫁给毫无感情基础、大她们几十岁的老男人,为他们传宗接代,自己的梦想和才华被当成垃圾一样丢弃”。这条微博引来巨大争议,很多网友予以斥责,反驳其说法。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24日,在北京东华门街道台基厂社区内,26名来自安徽、四川等6个省市的社区保姆,经北京市东华门街道工会的批准,正式成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家”———社区家政服务员工会,她们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0岁。而就是她们组成了北京市首个外来零散务工人员的工会组织。也就在这一天,已来北京打工3年的河北姑娘邱丽伟被这个京城第一家“保姆工会”推选为工会的调解委员。“我是在今年‘三八’妇女节的社区晚会上第一次听到‘工会’这个词的。”一条笔挺黑色西裤,一件黑底碎花的收腰衬衫,把记者面前这位20岁出头的河北姑娘衬托得格外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一向不喜欢“最佳”“最美”这样绝对化的字眼,不过,近段时间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两个“最美”,却让我非但不觉生厌,反而倍感名副其实、打动人心。这两个“最美”,一个是2006年为救助溺水女童,放弃抢新闻而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记者曹爱文;一个是6年来拿着每月200元的菲薄工资,却将出嫁条件定为将来的丈夫要同意自己继续留在大山深处教育孩子们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女教师”——河南林州乡村代课教师王梅香。仅从容貌上看,两个被冠以“最美”的女孩虽然能够称得上漂亮,但绝非倾国倾城,让她们无愧于这个“最”字的,还是她们身上所闪烁出的人性的光芒,这光芒映射出了善良、关爱、坚持等等这些我们时代最需要同时却又日渐稀缺的“至美”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覃龙这小子     
我并不口吃,却常常拔了电话后把覃龙叫做“成龙”。覃龙这小子今年33岁,1.68米高的精瘦个子瘪肚子,好客善交际,当过记者经过商,喜欢夸朋友,夸同事,夸女人。覃龙曾经在一群少妇当中夸她们,把少妇们一个个夸得同仇敌忾齐声说:“覃龙我们都想轮奸你!”这个被众少妇幻想虐待的覃龙,像“非典”似的害人,我听说了这非真非假的笑料之后,也莫名其妙地渴望那种虐待,一望自己的啤酒肚,不免天天晚上失眠心烦。跟覃龙在一块儿吃饭,他经常向一些朋友们介绍我:“曾经是我的上级!”  相似文献   

17.
三首诗歌     
张华立 《视听界》2010,(1):115-115
因为职业的关系,去年先后听了三首歌:李宇春《阿么》、曾轶可《我还能孩子多久》、谭维维《谭某某》,都是她们自己写的歌词,甚至作曲。我对她们的歌词水平有些吃惊,这些歌词让我联想到有些陌生的“诗歌”。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闻策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新闻策划 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新闻策划”的字样,在新闻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新闻策划”的争论。关于新闻策划,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是热闹。我以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说明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以及还需要人们对此作更深入更细致地研究。笔者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谈谈对新闻策划的认识。 综观关于“新闻策划”命题论战各方的意见,一是对这一命题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二是把新闻策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托儿     
《出版视野》2009,(2):40-40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的一个新称号,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比他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喜气洋洋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  相似文献   

20.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