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韶华 《新闻世界》2012,(6):99-100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精英类报纸的代表,其“南周体”的写作手法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特别是在新闻写作上,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独具一格。本文以《乔布斯:改变世界,能否改变中国》报道为例,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以及叙述策略等方面对《南方周末》的报道进行初步探讨,总结《南方周末》讲故事的技巧,以期对新闻报道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蓝 《青年记者》2009,(16):74-75
从1984年创刊开始,《南方周末》就一直在改变自己。2007年4月,《南方周末》再次转型,提出了新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与以前相比,转型后的《南方周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从头版头条的角度对转型前后的《南方周末》进行了比较,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跨地区监督性报道”是相对于当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而言的,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新闻媒体对发生在外地的人和事的监督性报道。可以说,《南方周末》称得上是进行.“跨地区监督性报道”的典范。身处广东的《南方周末》,其舆论监督的触角遍及全国各地。《南方周末》的这种报道方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认同与仿效。下面从广东报纸的三篇批评性报道来分析“跨地区监督性报道”的特征,发挥的作用,结合现状作一些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九年十月份,众多传媒发 布一条新闻:天津市大邱庄农工商总公司原董事长禹作敏于最近自杀身亡,而《南方周末》同年十一月五日则报道《禹作敏病逝》。一说“自杀”, 一说“病逝”。到底信谁? 细细比较推敲,我当然信《南方周末》。因为其它报纸的报道均不超百字,对其“自杀”的原因、过程一无交代,而《南方周末》的记者采访作风踏实!报道言之有据有理:“禹作敏因心脏病突发,于十月三日凌晨一时许在天津市天河医院病逝”;“记者证实,天津方面和大邱庄均说禹绝非自杀”,理由是“禹长期患有神经衰弱,常常需要依靠服用镇静剂…  相似文献   

5.
观点     
《视听界》2013,(1):7-7
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201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现多处低级错误.造成《南方周末》名誉受损.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通过微博抗议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改动.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的声音,从而酿成一个公共事件。对此,《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三次发表社评称.“这是媒体管理模式遭到挑战的突出例子”,  相似文献   

6.
易家炎 《声屏世界》2005,(12):65-65
《南方周末》最近报道说,冯小宁拍了10年战争电影.最终“壮烈”了。  相似文献   

7.
1995年,《南方周末》确立了“新闻主攻,副刊主守”的竞争策略,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迈开了它走进“黄金时代”的步伐。2009年10月,《南方周末》在板块上进行了调整,创建了绿色版,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中国的环保进程;几乎同时,《南方周末》iPhone客户端上线,是最早在iPhone创建客户端的中国报刊之一。2012年,《南方周末》宣布进军电视领域,着力打造“新闻剧情片”《南方周末60分钟》,该节目在登陆电视台之前,先在网上以“南周播报”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8.
郭耀华 《新闻实践》2010,(10):37-39
对文化报道怀旧现象的关注,首先要从《南方周末》说起。在《南方周末·文化》这一叠中,每期都设有“往事”专版,其前身是1998年出炉的“解密新闻”。该版所报道的内容多为过去发生的事、曾经存在的人。再将阅读面扩大至其他媒体,笔者发现,文化报道的怀旧倾向也较为明显,其流行之风,由此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5月30日,南方周末在南京、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遭恶意收购。对此,南方周末报称是生产“中华灵芝宝”的上海绿谷公司所为,但绿谷公司予以否认。 南方周末遭恶意收购  相似文献   

10.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2.
张二伟 《新闻世界》2008,(12):109-111
本文选取《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教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四个指标对《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具体呈现《南方周末》在这次报道中的框架特色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3.
廖金英  谢太平 《新闻界》2005,(1):100-101
2004年9月16日的《南方周末》上,一位南京师大附中的教师以化名发表了题为《不是爱风尘,又被风尘误》的一篇评论性文章,作为对前不久《扬子晚报》报道的《南京的“高考之痛”》的回应。这篇报道以2004年高考南京本科录取人数前一年少了600人,位列全省倒数第一为由头,在报道中发表了一些批评南京教育的意见,诸如市民批评南京的学校没有像苏北的学校那样“死揪”;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对提升媒体的影响力极为重要。没有深度、没有思想、没有见解的报纸只能算是“传声筒”、“黑板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均以深度报道见长。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30日,《南方周末》刊登《“疯子”医生:你砸医院招牌,医院砸你饭碗》,报道了一个与医疗体制和医院腐败作斗争的“孤胆英雄”。随后,众多媒体通过“走廊医生”的“典型”来解读目前医疗乱象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于2014年1月9日据此做过《过度医疗的危害》报道。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7日,入狱8年的原山西青少年报刊社记者高勤荣刑满释放。媒体很快给出了充满敬意和同情的高调报道来迎接这位“受难英雄”。在网络上有评论者把高称为“反腐斗士”,“一个注定会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的人”“中国的脊梁”等。12月14日《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同时刊登了对高勤荣的专访(《南方周末》:一个记者牢狱8年;《南方都市报》:高勤荣专访:莫须有的罪我不认,我不过是说了句真话)。再次掀起对于高勤荣事件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卫明  陈娇 《青年记者》2012,(27):22-23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虽然并非直接报道灾害,但其中的部分报道可对改善地球环境、防灾减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冯英子讲真话真是这样难吗?98年5月27日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内部版刊登了《山西青年报》记者高勤荣的《山西省运城搞假渗灌浪费巨额资金》的文章。其后 ,《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以及众多媒体在同年9月份连续作了报道 ,山西运城的假渗灌事件 ,乃轰动一时。不料高勤荣的揭露报道发表后不久 ,山西省纪委有关人员找到山西青年报社跟高“谈话” ,主要让其回答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写这份内参?二、写内参的动机是什么?三、谁提供的线索?据《南方周末》的报道 ,开头对高的“调查”还是比较一般的 ,不过想给…  相似文献   

19.
郑治 《传媒》2008,(3):61-6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月31日报道:“来自广铁集团消息说,截至1月30日,广州地区已经滞留旅客80万人……仅在广州火车站滞留的旅客达到了41.6万人。”而《南方周末》2008年1月31日头条《雪压中国》“拯救京广大动脉”中说出了广州春运指挥部副总指挥冼伟雄的无奈:希望旅客一到广州火车站就能感觉到“铁路受到影响,最好退票”。  相似文献   

20.
段勃 《新闻界》2008,(5):36-38
本文通过普利策新闻奖和《南方周末》的“致敬!中国传媒”的对比以及《新闻调查》和《十字路口》栏目的对比将中西调查性报道题材区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