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3,(13):22-25
巴勒斯坦多地爆发冲突4月4日,约旦河西岸希伯伦,巴勒斯坦示威者与以色列军队发生激烈冲突。一名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人因癌症去世,巴勒斯坦多地抗议以色列当局未能给予病人足够的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世界,存在着一系列死结式国际冲突,无论什么人,用什么方法,目前都找不到一种圆满的结局,让人一筹莫展。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3.
12月27日是犹太教的神圣节日"安息日"——上帝创世的第七日,本是休憩、赐福的日子。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天中午,以色列战机开始向巴勒斯坦西南部的加沙地带数十处目标同时发动大规模空袭。一时间,加沙哀鸿遍野。已经持续3天的轰炸造成至少3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40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4.
国际速览     
以军出动F16报复巴勒斯坦人5月18日,以色列出动F 16战斗机,对巴勒斯坦进行猛烈轰炸。这不仅是巴以冲突近8个月来以色列首次使用战斗机,也是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首次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使用战斗机。  相似文献   

5.
透视黎以冲突中的媒体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月12日到8月14日,黎以冲突持续一个多月,这是以色列自1982年入侵黎巴嫩,2000年5月从其南部撤离以来,黎以发生的最严重军事冲突。此次冲突,媒体上不断出现美国媒体报道失实的消息。号称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是如何报道这个战争的?以色列又有何表现?一、冲突时间被媒体剥离了背景关于黎以冲突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首先应该探讨的是冲突的时间起点,这与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冲突开始于7月12日吗?这是困扰媒体的问题,也是有些媒体有意或无意忽视的问题。CBS 记者西蒙·鲍勃说,6月25日,哈玛斯逮捕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并要求交换在以色列监狱中的巴人,而以色列杀死超过140个巴勒斯坦人,邪才是冲突故事的开始。成立于1986年的美国全国性媒体监督组织"公正与准确报告"的媒介分析家  相似文献   

6.
国际速览     
3月27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各国领袖表示支持巴勒斯坦,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将以色列同纳粹相比。 虽然参加这次峰会的阿拉伯国家仍然无法在制裁伊拉克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各国领袖还是一致表示支持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在会前指责以色列意图扼杀中东和平进程,以军策划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刺杀巴勒斯坦领导人和人民,是暴力事件的主导者。阿拉法特还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暴力冲突。  相似文献   

7.
此轮冲突的导火线出现在3月27日.当天,一名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在以色列北部城市内坦亚实施自杀性爆炸,炸死20名以色列人,炸伤另外数十人,成为巴以冲突爆发18个月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自杀性袭击.阿拉伯舆论认为,这次爆炸同沙龙继续软禁阿拉法特并阻止他出席当天在黎巴嫩首都召开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4月至2000年9月,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专门就是否宣布独立进行过3次大讨论.由于以色列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最终无限期搁置了建国计划.巴勒斯坦人在谈判中无法收回自己的正当权利,建国的梦想又一再破灭.其实,以当时的巴勒斯坦现状,建立国家完全摆脱以色列也很不现实,但是,巴勒斯坦领导人希望能通过这一重大成果让巴勒斯坦人感受到和平进程的甜头,使他们继续对和平进程保持信心,补偿最终地位谈判无法取得突破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本·魏德曼(BEN WEDEMA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 NN)开罗分社的首席记者,他只在巴以冲突刚爆发时进入加沙采访过一次。我们在加沙城南的尼茨萨利姆路口冲突现场相识,也一起在加沙城东的卡尔尼冲突现场进行采访。但是,他太倒霉了,几天内站着进来却躺着出去。听听他事后是怎么说的: (2000年11月初)以色列军人在向尼茨萨利姆-卡尔尼路西端建筑后的巴勒斯坦人(示威者)开枪.我和美联社的记者站在道路东侧(与道路西侧的冲突双方形成安全的三角位置),离一片  相似文献   

10.
犹太人杀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杀犹太人,疲惫的巴勒斯坦,你本是“流奶与蜜之地”,却流了太多的泪和血.什 么时候,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才能各自拥有自己的幸福平静的家园呢?请看龙应台女士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媒体点评     
“做”标题不要忘规矩 4月2日,某报一版头条刊登一篇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主要内容是介绍4月1日,在北京的各主要阿拉伯国家大使馆官员、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和一些在京的阿拉伯国家留学生,共计100多人参加在巴勒斯坦驻中国大使馆院内举行的“声援巴勒斯坦人民”集会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声援巴勒斯坦人集会前一个小时,以色列大使馆紧急召集北京几家主要媒体,莫义澜公使就目前的中东局势特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这篇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问  相似文献   

12.
远林 《中国新闻周刊》2006,(31):16-16,18
格林尼治时间8月14日早晨5时(北京时间下午l点),黎以停火时间到来。持续近5个星期的战火暂时停息。 在这场冲突中,有近1150名黎巴嫩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以色列方面也有155人丧生。  相似文献   

13.
面对巴以冲突如此沉重的话题,斯皮尔伯格没有把它拍得沉闷呆板,相反,他拍成了一部充满悬念的政治惊险片巴以冲突向来是个敏感话题,西方成名的艺术家一般避而不谈,我知道的惟一例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勒卡雷,其小说《敲鼓的小姑娘》正面描写巴以冲突,被誉为迄今为止最杰出的反恐小说。现在,斯皮尔伯格填补了电影界的这一空白。作为全球电影界最著名的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慕尼黑》,讨论复杂敏感的巴以冲突,自然引起世界媒体的关注。电影公映后,媒体反应强烈。有人批评他攻击巴勒斯坦人,也有人指责他对以色列不友好。当然,大部分影评…  相似文献   

14.
巴勒斯坦警察部队5月11日和13日分别进驻被占领土加沙和杰里科,从此开始了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制的进程。 加沙、杰里科城内,巴勒斯坦国旗取代了以色列国旗;人们高举阿拉法特画像和巴勒斯坦国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加沙、杰里科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人民一直为谋求在地球上的一席之地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5.
冲突一向是媒体青睐的新闻,即所谓“冲突就是新闻”。从持续一年的巴以冲突来看,情况的确如此。为报道这场长期的流血冲突,西方调兵遣将,将自己最好的记者派到冲突的第一线,来报道这场举世瞩目的冲突。以色列的外国记者从冲突爆发前的300多人陡增到现在的1000多人。在耶路撒冷街头,到处可见扛着摄像机、挎着照相机和拿着录音机的记者在四处奔走。许多  相似文献   

16.
6月初发生的3名以色列少年失踪并惨遭伤害事件,点燃了以色列国内的怒火。 之后一名巴勒斯坦少年被以色列极端分子杀害并且焚尸。  相似文献   

17.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2,(43):18-21
巴以冲突:老问题新情况11月14日起,以色列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代号"防务之柱"的军事行动。一个星期以来,冲突已造成400多人伤亡。16日,以色列内阁批准征召7.5万预备役军人,这是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军最大规模的征兵行动。此外哈马斯也用火箭弹对以色列南部地区予以还击。隆隆炮声使得沉寂多时的巴以冲突风云再起。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终于同意派出特使前往中东,但巴以双方却用不断升级的冲突来迎接这位美国特使。 3月9日清晨,以色列出动直升机摧毁了阿拉法特在加沙城的办公大楼;当晚,一名哈马斯成员在耶路撒  相似文献   

19.
吴媛 《大观周刊》2011,(25):64-65
二战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因不满联合国分治决议及以色列建国而爆发了持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阿以冲突。从阿以冲突一开始美国就奉行支持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也可以说,美国对以色列建立的支持是引发:阿以冲突的原因之一。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才开始真正为促进阿以之间的和平进行努力,卡特政府成功地促成了埃及与以色列之商实现和平,《戴维营协议》的签订为后来中东和平进程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陕西档案》2002,(3):45-45
中东问题历来是个“火药桶”。这一年多来,打开电视,翻看报纸,几乎每天的新闻都离不开巴以冲突。在这场冤冤相报的冲突中,美国偏袒以色列,是连美国人也不否认的事实。早在以色列建国之初,美以关系就很不一般。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国宣布成立。11分钟后,美国即给予承认。15日,也即以建国的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又是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以色列才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