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雯 《当代传播》2000,(4):37-40
近年来有关“新闻策划”的讨论 ,引发争议的焦点实际就是策划的客体。编辑在策划什么 ?是新闻传播活动还是新闻事实 ?“新闻策划”这个命题本身显然说不清楚这一概念 ,因此 ,我们主张不用这个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的词。但现实中 ,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或者说一直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 ,大众传媒经常出于某种目的 ,策划并组织某些活动 ,或者诱发和控制某些事件 ,然后再加以大张旗鼓的报道 ,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超出了策划报道活动的范畴 ,的确在“策划新闻”了。有人将这种策划出来的新闻事件称作“假事件”(Psuedo -events) ,批评…  相似文献   

2.
邯郸晚报在中学生中招聘小记者,这一活动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搞了三年,年年红红火火,至今已有200多名中学生先后加入到邯郸晚报小记者的行列。招聘小记者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一张地市级晚报何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中策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好“点”。“点”即策划的切入点。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一张报纸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必须多出精品,而策划越来越为各家老总们视为出精品的看家招术。一张报纸,一个版面没有策划是万万  相似文献   

3.
江吉林 《新闻三昧》2000,(11):20-21
企业报如何合上时代前进的节拍,顺应新闻事业发展的形势呢?我们《巨化报》的主要体会是加强组织策划,努力增加报纸亮点,以不断创新的工作,来巩固和扩大报纸的读者群。在报道内容上开源出新我们巨化集团公司是一个有2.5万多名在职职工、8000多名离退休职工的企业,在衢州市南区形成了一个五六万人居住的社区。社区的安全稳定状况如何,对企业的改革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前几年我们在研究策划办报目标时,就把“介入社区,深入家庭”作为报纸追求的目标之一,并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出版业由“粗放型”经 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策划越来越为出版业人士所关注,策划的重要性正日趋显现。与此同时,什么是策划?策划有多大用处?怎样的策划才算好的策划?已成为业内人士热衷于探讨的话题。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形而上的想法,是为漫谈。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吸引读者的眼球?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本文作者以切身的体会,从“新闻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策划”、“策划的原则”、“策划的种类”、“策划的层次”和“实施策划的保证”等方面,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阐述了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策划。此文很有内容,因篇幅较长,本刊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6.
去年和今年,有两大新闻牵动全国。一件是百年不遇的洪水,另一件是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使馆。在众多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竞争中,作为一家地方团报,《北京青年报》的声音不仅没有被淹没,还得到许多褒奖。我们全力以赴打好每一个“新闻战役”,力求出新、出彩。在编采、发行、广告、管理的一体化操作过程中,我们抓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策划。在每一次大的行动之前,我们都有一个“策划会”,集思广益,力求每次“出手”都能突破自己,创造一种新鲜的感觉。尽管我们还不敢说每“创”必“新”,但这种“策划意识”已经成为《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笔者身为一名从事出版工作多年的管理人员,如果说前些年最令人费思量的事儿莫过于如何策划优质选题,组织到好稿件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形可大不相同了。有了优质选题,组织到了好稿件又如何?尽管业内尚存有“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之争,但一落实到实践中,“内容”也好,“渠道”也罢,谁也称不了“王”。再极而言之,不仅称不了“王”,在当下严峻的出版环境面前,它们甚至连“孙子”都不如!于是,就有了一连串的看不懂、想不通,就有了一系列的惶惑与问号,就有了这组置身于名为“十二问出版环境”专栏下的十二则短文。  相似文献   

8.
策划的解读新闻策划与文风有必然的联系吗?有。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弄清策划这个概念。据许慎的《说文》:“策,马箠也。”“箠,击马也。”———用马鞭击马,奋力之谓也。“划,锥刀曰划;从刀从划。”———用锐利的锥刀刻画、切磋、雕琢,其本义和引申义是:锐意的谋划。两字的意思连起来,即全力以赴,锐意谋划。另据《后汉书·隗嚣传》:“是以功名终身,策划复得。”又,《晋纪》中:“魏武帝为丞相,命高祖为文学掾,每与谋策画,多善。”“划”与“画”相通,都是策划、谋划之意。古人如是说,今人呢?《现代汉语词典》对“策划”这一词条…  相似文献   

9.
新闻价值一般表现为新闻事实“社会关心程度强、社会影响程度深、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而新闻策划往往是在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加工。有了有价值的新闻,还应该有好的新闻策划,这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大。考察新闻策划对于新闻价值的放大过程及其效应,有助于我们树立新闻策划的主体意识,增强新闻策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谋事之“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谋划”、“策划”。在党报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怎样进行策划呢?针对舆论监督报道的特点,作以下探讨。 一、做好报道选题策划 要求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且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是由舆论监督报道的性质所规定的。 所谓宏观着眼,即从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这家企业,对报纸来说,要强化深度报道,提高办报质量,同样需要策划好点子。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由此可见,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应。 从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情况来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赢得5块“金牌”,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精心策划。《经济日报》报道为什么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也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篇”和二版开设的  相似文献   

12.
“创业行”是我策划、运作的一档早夭的经济谈话类节目。其间的起落是一次让我流泪满面的体验。 栏目名是吴敬琏先生近年一本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著作的名称,当时借用,是因为这题目确实说出了我们目前的处境:靠小聪明,小点子,小策划玩儿电视的时代巳经过去,何处找寻“大智慧”?这是所有电视人必须直面的问题。 竞争中的创新 ——“创业行”的策划 “创业行”可以说是“经济类谈话节目”的命题作文。1998年下半年北京电视台栏目大调整,共分有新闻评论类,娱乐类,文化类,生活服务类和经济谈话类等五大栏目样式,  相似文献   

13.
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新闻策划”?进而解决究竟该如何“策划”新闻活动的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就从新闻采编策划的缘起谈起,讲讲它的定义、主体及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一词在我们的使用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新闻事实,或新闻信息。一是指新闻作品。“新闻策划”如果是指新闻事实的策划,有如企业在公关工作中,策划、制造出一些新闻由头,以便让新闻机构报道,那么这是不足取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反映、报道事实。如果他们的活动本身也成了新闻,如“质量万里行”的报道活动,那只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而不应刻意为之。否则他们的活动就有制造新闻、甚至使自己成为新闻之嫌,就会损害新闻工作的声誉。“新闻策划”如果是指新闻作品的策划,那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作品只有如何构思写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15至17日 ,“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1.关于新闻策划的界定什么是“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这个提法本身是否准确 ?这些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蔡雯教授认为 ,新闻策划这一概念不甚明确 ,有必要修正和重新界定 ,应把研究对象确定为“新闻媒介策划”。由于新闻传播是各类新闻媒介运作的主体业务 ,研究媒介策划行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媒介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南昌大学郑智斌副…  相似文献   

16.
“新闻策划”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随着“策划”理念与行为在企业经营、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领域的广泛运用,新闻出版界也及时探索“报道策划”、“编辑策划”、“出版策划”等运作问题,“新闻策划”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但是,这个应运而生的概念却不那么幸运,流行伊始,就引起了争论。赞成者说:“新闻策划”是“报纸的新的生长点”,“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反对者说;“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是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策划性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因此,科学地认识“新闻策划”这个概念及其反映的现实内容,就是探索新闻传播领域中策划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省报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位读者给报社写信批评报纸说:“我每日打开报纸,看见报纸上各大版的稿子,几乎都成了本报记者写的,群众写的稿件登不上,希望报纸改变这一现象。”对这位读者的意见,怎么看?我们当时的报社总编让群工部的同志统计了几天的《人民日报》,最后他得出结论说:“记者的稿件登得多?是好现象,《人民日报》发本报记者稿件达到94%左右(包括新华社电稿),我们还不及哩!”那位读者的意见给否定了。可这件事儿,一直在我的脑子里逗留着。近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一般表现为新闻事实“社会关心程度强、社会影响程度深、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而新闻策划往往是在原新闻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更大规模的加工。有了有价值的新闻,还应该有好的新闻策划,这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大。考察新闻策划对于新闻价值的放大过程及其效应,有助于我们树立新闻策划的主体意识,增强新闻策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时常见到这种现象:有些基层通讯员“吃了上顿愁下顿”,感到无事可写;而有的则是“左右逢源”,能使身边的事儿经常大量地见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抛开写作水平和技巧不说,根本原因在于有些通讯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比如,片面认为事儿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只有大人物、大单位的动向才有新闻价值,而基层多是不起眼的平凡小事,难登大雅之堂;以为写稿单纯是为了肯定、表扬某单位或某个人的成绩,而很少思考所反映的问题有无普遍性、能否站住脚,等  相似文献   

20.
报人出访,免不了对报业的考察。苏联报刊种类之多,发行量之大,首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0年10月12日,我们抵达莫斯科的次日上午,就在《劳动报》编辑部,与报社外联部主任瓦西里柯夫同志交谈,第一话题便是两国报业的状况。我们回答了主人的一连串提问,如“中国有多少家报刊?”“贵报有多少发行量?”“主要读者层分布在哪里?”我们回答后,立即对应地提出了一连串我们同样感兴趣的问题。“苏联目前有多少家报刊?”“贵报有多大发行量?”“贵报的读者层是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