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日本人对茶情有独钟。据说,今日之日本人对我国陆羽《茶经》的研究,比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工夫茶和中国茶艺已在日本生根发芽,并获得了发展。日本茶艺、茶道秉承中国茶化之精髓,于不断领悟中融入创意。今天日本人喝的主要是绿茶,其中有一种玉绿茶,茶末绿得微蓝,有幽幽的感觉。用古茶碗、立式椭圆形茶盅等茶具来冲泡,茶味涩中有甘,  相似文献   

2.
姓氏谱系与中国文化之根王泉根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本文拟从人人皆有、代代不绝并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心理深处的姓氏符号作为切入点,来考察这一特征,以期在日常习见习知之事物中发现社会民族的特点,觇知中国文化的生动内涵。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寻根》2001,(6):106-107
十一月一日至四日,为期四天的中国期刊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世界期刊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期刊博览会。全国现有期刊八千七百二十五种。参展期刊七千余种,展示了我国实行期刊。“精品战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李长林 《寻根》2003,(2):40-42
世界博览会(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Exposition)发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1851年,正处于工业革命全盛时期的英国为了展示其强大国力,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商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产品运往伦敦参展,并获得了一些奖项。1873年,奥地利举办维也纳博览会,中国有上海、天津、宁波、杭州、广州等14个城市送去了产品参展,展品仍为中药材、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带队的是中国海关的代表——粤海关副税务司英国人包腊。过去学术界有人以此为中国正式参加世博会之始。…  相似文献   

5.
茶──征服世界的饮料马静编译中国古代先哲在比较茶和酒孰优孰劣时总结道:茶比酒好,它能提神醒脑、助你修身养性。饮茶不会使你说出类似于酒醒后让你懊悔不已的话来。2000年前的中国古籍中就有关于饮茶功用的记载,时至今日,茶仍然是风行世界的天然饮品。而茶之所...  相似文献   

6.
杨盛龙 《寻根》2005,(2):25-29
新世纪之初,湘鄂渝黔接壤的湘西龙山县里耶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轰动中国乃至世界。酉水河畔里耶发掘出一座战国古城,出土36000枚秦简及许多重要文物。国务院将里耶古城遗址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发现是继发现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含巨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号称东方明珠的中国上海在新世纪首年可谓盛事不断,刚刚结束了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的浦江两岸,又在飒飒金风中迎来了欢歌笑舞的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的目前国内惟一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本着“把艺术节办成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宗旨,艺术节广纳中外名流、名作、名剧、名曲,坚持经典一流和探索创新的有机结合,精心策划主体演出,努力打造品牌质量,使这一盛大的综合文化艺术活动的舞台一边与世界相连,一边与中国上海的普通大众相系,在努力跻身于世界著名艺术节的过程中,使之最终成为更多的人参与和喜爱的人民大众的节日。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有来自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以及中国国内十多个省市的优秀剧(节)目共50多台,其剧(节)目国内外比例几乎各占一半。艺术节所展示的品类有芭蕾、现代舞、交响乐、室内乐、爵士乐、杂技、魔术、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歌剧、演唱会、艺术展览、社区联欢……等等。本届艺术节的剧(节)目在数量上与上两届相比,可算基本持平。然而,于内容上则更具特色和新意。第一,该届艺术节努力突出“国际性”和“经典性”。艺术节邀请到一批世界一流的优秀节目,如俄罗斯国立模范大剧院芭...  相似文献   

8.
先秦兵家人文主义精神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兵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特征,主要表现在:强调天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表现出浓厚的生态文化观念;主张不战而胜、兵不血刃而天下亲,表现出追求和平与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倡导诡诈与仁义辩证统一,对敌人用诡诈,对士卒与百姓施仁义,体现其惩恶扬善,去邪扶正的道德追求;既重天道,又重人道,主张去鬼神、任人事,具有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口号,蕴含了厚重的民本与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9.
西藏及其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扭力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不少人日夜神往的地方。中国的统一强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给西藏的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西藏,让西藏走向世界,是西藏几十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文化交流的主旋律。1987年,西藏歌舞团成功出访北欧五国(瑞典、挪威、丹麦、冰岛、芬兰)。同年,西藏藏戏艺术团应美国亚洲友协彼特·戈登夫人邀请赴美演出,在纽约等14个城市演出26场,引起轰动,美国报界和广大观众为之倾倒。1987年7月,中国西藏音乐艺术团应英国BBC广播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这些优势和强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文化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四川品牌期刊、四川省重点资助人文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目前主要栏目有:历史论衡、文学研究、儒释道研究、巴蜀文化研究、文化视野、学术述评等。现面向学术界征集优秀稿件,相关要求及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与汉民族思维之文化通观申小龙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在世界各大语言体系中,汉语具...  相似文献   

13.
来辉武给了西方一个诺言□山水一个作家靠自己的作品活着,同样,一个企业家靠自己的品牌而活着。来辉武,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他的名字何以在华夏大地如雷贯耳,何以在九州四海受人瞩目?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的名字是和他所发明创造的505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儒家的道德之学方光华儒家的道德之学,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分析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存在状况人在宇宙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人有什么特性,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家各派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一致。道家庄子就认为,人在宇宙中好像毫毛依附在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作为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的一种高度凝练和特殊载体,很早以前就曾零星地流传到了欧洲。但对于抽象、深奥的中国书法,西方文艺界只能表面地、零碎地了解,当然也不乏误解;因为要撇开汉字。汉语本身,而用与汉字的音、形、义差别极大的英语(西语)来表达中国书法的深奥艺术,比翻译、传播中国的其它艺术要困难得多。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虽曾有许多懂中国书法的人到过西方和西方人到过中国,或许他们也曾将中国书法向西方世界作过零星碎语的介绍,但这都远远不能载入中西文化交流史。1935年,有一位名叫蒋彝(19O3-1977,字仲…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西文化的全面冲撞融合,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西洋硬笔的引进,文言文被白话文的取代,不但抽掉了书法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使得蕴含于笔墨文化和文言思维之中的传统书法语境不复存在。而西洋绘画观念及技法的传人,更使得康有为、陈独秀等人在五四前后痛心疾首地大呼国画改良、美术革命。国粹沉沦之刺激,使得书画社团组织形式在近代大量涌现。本文拟对近代书画社团的地域分布加以大略考察,并进而探讨呈现这一分布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烹饪之道高成鸢英国李约瑟先生论证,15世纪后中国文化才失去世界领先的地位。这是由于中国的三大发明使西方崛起,后来居上。孙中山先生断言:"我国近代文明之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他还预言中餐将成为"世界人类之师...  相似文献   

18.
胡其柱 《寻根》2008,(4):106-113
在人的社会里,有主流与边缘之分;在词的世界里,亦有核心与辅助之别。有些词汇星光闪耀,牢牢占据着词语世界的中心;有些词汇则默默无闻,只能充当核心概念的点缀。但是,词语有时候就像人生一样,不会祖祖辈辈役于人下,也不会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前现代社会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旧词,到了现代则有可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新锐。“自由”一词便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中国人知道了世界上有个人叫安徒生;又是因为他,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如他笔下所描绘一般的美丽国家——丹麦。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10,(2):94-95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表彰建国60年来在国家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期刊,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了“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