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绝对地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争论颇多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农业中是存在绝对地租的。地价的实质是地阻。地质是经济实现土地所有权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形式。我国没有土地所有权价格,只有土地使用权价格。  相似文献   

2.
当前资本主义农业中的非级差地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绝对地租是否已经消失的问题有两种看法是值得商讨的。一是认为绝对地租不仅现在没有消失,而且在整个资本主义条件下都不可能消失。另一种看法是,绝对地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消失,因此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已经不适用了。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地租存在的必然性,指出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能否经营地产业,关键的问题是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土地还有价格.另外,由于我国长期来受产品经济思想影响,即使承认有上述商品经济范畴,也还有一个实际转变的问题.本文将顺着上述思路,对我国的地产业改革从理论到实际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理论及其变革要经营社会主义的地产业,前提和关键是确认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在地租和地价.但传统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土地属于公有,不能作为商品来经营,因而对公用土地不收或只收象征性的地租,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地产业.因此,很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在与地租地价有关的几个问题上马克思思格斯等导师的理论及我们应持的态度.第一,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指凭借士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即不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绝对必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城市绝对地租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论证了社会主义城市绝对地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指出绝对地租是城市征收土地使用费的主要客观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有土地产权的制度障碍和改革作了初步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城市地租及其功能》一文中,笔者曾对社会主义城市地租存在的原因、地租量的规定性、地租的经济功能作过纫步地探讨。本文拟以上文作为基础,对城市地租的理论作更进一步地分析。城市地租的特征何谓社会主义城市地租?根据马克思关于“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是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的论述,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与资本主义城市地租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何时消灭的问题,在理论界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基本消灭了。第二种意见认为1966年取消定息后,民族资产阶级才消灭。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定息,就说明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民族资产阶级尚未消灭。第三种意见认为民族资产阶  相似文献   

7.
“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10期发表了陈秋梅等四位同志所写的“关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地租形态和土地报酬问题”一文,其中有好些论点与提法我们是不同意的,而最主要的是他们所提出来的所谓初级社存在绝对地租及关于初级社土地报酬的性质两个问题。关于前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不应该把仅仅以初级社土地私有权为条件所引起的地租形态看作是绝对地租。其实这种地租形态与绝对地租在内容上概念上毫无共同之处,这是在新条件下所出现的特种地租形态。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预备在这儿与陈秋梅等同志进行争论。我们打算商榷的是后一个问题,即土地报酬的性质问题。关于土地报酬的性质,陈秋梅等同志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概念,在不少同志看来,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的条件是“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直接来源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我们认为,对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直接来源的这种归纳,是不够妥当的。它混淆了绝对地租一般和绝对地租特殊这两个概念,将绝对地租特殊的条件和直接来源误认为绝对地租一般的条件和来源。何谓绝对地租一般?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告诉我们,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历史前提和基础。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就是取得地租。因而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不论是好地坏地,都要索取一定数额的地租,否则,他宁愿坐视土地荒芜,也不会将它白白地交人耕种。我们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为指导,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存在绝对地租,而且存在级差地租。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对建立现阶段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问题,经济学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意见甚不一致。本文试图从《资本论》绝对地租理论出发,联系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对绝对地租问题做些理论上的分析。一、《资本论》的绝对地租理论1、关于地租的几个基本问题在说明什么是绝对地租之前,首先有必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我认为,拉动房价日高的是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必然涉及地租.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区位的级差地租必然快速上涨.这种级差地租的存在,会导致房地产业在获得和其他行业相同的平均利润以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就是所谓的暴利,这是市场经济规律自然形成的.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房地产业该不该有“暴利”,而是为什么这一超额利润落到房地产商(包括大型央企)手中,而没有落到土地资源的所有者——全民手中,也没有落到土地资源的占有者——那些被强制搬迁的原住民、市民和农民手中?原因在于:一是改革以来流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没有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土地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由此,有人断言,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已经过时。资本主义土地关系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土地所有权存在,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超过社会平均构成时,绝对地租来源于社会总利润额。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地租仍然存在。承认并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在哲学界有一个传统的观点: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没有相对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性。我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四人邦”正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了“斗、斗、斗”的哲学,搞乱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现在是纠正这种观点的时候了。我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地主收租组织"典于记"租册记载的松江青浦两县地租减免惯例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典于记"在松江青浦两县仍延续着清以来的地租减免惯例。具体有三种情况:一在农作物的年景收成上有所减免;二在农业的生产用地上有所减免;三在交纳地租的时间上有所减免。地租减免惯例在维持农村社会的经济生产秩序方面具有积极功能。具体说来:一是维护佃户再生产积极性;二是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秩序;三是鼓励佃户及时交纳地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三种绝对地租形成机制理论.本文认为,以特定制度环境为基础的机制代表了一种合理的理论进路;虽然它解释了绝对地租的历史性产生,但未能解释绝对地租的再生产.因此,本文引入了开发资本家与食利者地主之间的互动,并探讨了绝对地租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三种典型租金即金融租金、知识产权租金和平台租金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关于近代地租的变化,目前史学界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增加"、"下降"和"稳定"三种观点,本文以松江和苏州的民间文书——认田契为研究标本,着重探讨了近代苏南地租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认为从清末至民初苏南地租总体上呈下降的态势,其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田地生态的恶化导致了农田生产率的低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来源并确定征地补偿的构成,揭示地租与征地补偿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征地补偿对地租量运动、尤其是对城市绝对地租上下限的影响,提出征地补偿应以缩小城市绝对地租的上下限为目标,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战后国际法体系的问题,在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法学者中过去曾经有过、现在也还存在着一些争论,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三种意见:(1)认为社会主义国际法还没有形成,它只不过是萌芽,所以现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样,世界上只存在一个对一切国家都适用的共同的(或者统一的)国际法,他们把这个共同的国际法叫做现代国际法;(2)认为现在存在两个国际法体系——社会主义国际法和资产阶级国际法;(3)认为现在存在三个国际法体系——社会主义国际法,资产阶级国际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共同的国际法.此外也还有一些变种,例如认为现在存在一个社会主义国际法和一个共同的国际法。据说,在社会主义各国的国际法学者中,主张第一种意见的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剩余劳动,在经济学界历来颇有争议。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剩余劳动?我国经济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存在剩余劳动;另一种认为不存在剩余劳动。他们在文章中都大段地引用《资本论》中有关剩余劳动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劳动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对劳动力的性质提出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既有商品性,又有非商品性。笔者认为。由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这个阶段的劳动力来说,具有商品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