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以来,人們就把血液看作是极宝貴的东西。这种看法拿現代的科学知識来衡量,也是完全正确的。我們知道人的身体是由无数細胞构成的,活的細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需要血液不断运来供应它們,同时細胞新陈代謝产生的廢物也需要血液随时把它們运走。一旦血液丧失了这种功能,那么只要几分钟时間,象脑子、心臟这些重要器官,就会遭到难以挽回的損害,从这一点也就可以看到血液在人体是多么重要了。血液要完成它的正常功能,首先必須保证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心脏是一个神奇的器官,它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知疲倦地为我们工作,但它和我们体内的血管网把富含氧气和营养物的血液供给我们全身的器官和组织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会有哪些常见的心脏和血管问题呢?让我们逐一告诉你。  相似文献   

3.
在严寒的冬天,在室内生着炉火取暖,一不小心,往往会引起煤气中毒。煤气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这得从人体血液中运输队——红血球谈起。红血球里有一种血红蛋白担负着输送气体的重要工作。当血液通过肺脏时,血红蛋白就跟从肺泡渗入毛细血管内的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回到心脏,再经过动脉送到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毛细血管里,在这里氧合血红蛋白就会把它携带的氧“卸”下来,供组织细胞利用。然后,血红蛋白“装载”上组织新陈代谢排出的废气二氧化碳,通过静脉回到心脏,再流到肺脏的毛细血管,“卸”下二氧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1,(7):78-79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中心。母体从怀孕3周开始,胎儿就有了心脏跳动。新生儿的心脏跳动约140次/分,成年人的心脏跳动约60—100次/分。如果活75至80岁的话,在其一生中心脏要不分昼夜地搏动30多亿次。小小心脏跟本人的拳头大小差不多,重量大约只有300克,每时每刻都在通过总长约为20万公里的血管系统向全身输送血液。没有正常的心脏搏动,全身的组织器官就会失去氧气和养分的补给,产生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需要食物提供的能量来维持,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的时候需要氧气,所以人就必须时时刻刻吸入空气,并把废气排出体外.生命时刻需要补充氧气,鼻子是空气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鼻腔对空气起到加温和湿润的作用,鼻子内的黏膜和鼻毛可以挡住微粒和灰尘.进入人体的空气通过肺和体内的二氧化碳交换,肺由7亿多个肺泡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发生在这些肺泡表面.每一个肺泡上面都覆盖有无数的毛细血管,新鲜的氧气通过肺泡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顺着血管流到心脏,心脏把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肺泡则把接收到的二氧化碳交给支气管,经呼吸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物质是无奇不有、品种繁杂的,但不管怎样,它们都不外是103种元素的化身,就连人也不例外。人体内不仅存在着金属,而且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呢。人体内的钢铁运输兵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铁在人体内也居有同样重要地位。人体中的铁仅仅只有几克重,可是如果谁失去了这为数很小的几克重的铁,那将危及人的生命。因为铁在人体内担负着光荣而重要的运输任务,缺少它的劳动,人的生命就会因缺氧而告终。人不能离开氧而生活,而氧是通过血液的循环,把它从肺部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中去,然后,血液又把  相似文献   

7.
公元2世纪,罗马的一位内科医生认为,从心脏输出的血液是用来"灌溉"其他组织器官的,同时体内不断造出新的血液以供给心脏。显然,这种认识是很荒谬的——如果心脏每跳动一次就能输出50克血液,按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计算,那么一个小时内心脏就能输出186千克血,这就相当于大部分成年人的体重的3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多血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一谬论居然被当作教学内容沿用了近1500年!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遇到悲愤的事,先是鼻酸后,控制不住感情便流下泪,甚至泣不成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遇到高兴的事,就会声高气昂,情绪倍增,……。这是人体什么器官主宰人们情绪的行为呢?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大卫·林伯纳经过30年的潜心研究,提出引人注目的新见解,人体中存在第六感觉器官,它就是能控制人们情绪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体内有不少奇妙的化合物,如果能加以人工模拟或合成,就可能在生产上起很大的作用,载氧分子是一个例子。人们只要隔绝氧气几分钟,就会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从原始的鱼心脏,到"复杂的机器"那样的人类心脏,不同生物的身体是如何获得血液的?鱼的低等心血液收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到需要它们的组织中,同时还要将废弃物运送出去。而只要有一个"泵",就能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循环系统中,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一条鱼的心脏工作的方式。鱼心有两个"腔",第一个"心腔"被称为心房,身体各部位的血液通过叫做静脉窦的血管腔进入心房。当心房被血液填充时就会收缩,挤压血液进入第二个  相似文献   

11.
正血液对人体至关重要,它沟通着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为这些组织器官输送氧和其他营养物质,同时把这些组织器官代谢的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通过循环流动维持整个身体的正常运作。但是,血液能够做的不止于此,它里面还印刻着许多遗传密码、神秘信号。破解出这些秘密信息,有助于我们攻克癌症这一医学难题。谈"癌"色变凯西林怀孕11周,要去进行血液检查以检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医生发现她血液里的DNA中有多处异常片段。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变异的DNA并不是从胎儿那里来的,而是凯西林自身的癌变细胞产生的。约两年前,凯西林被  相似文献   

12.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构造。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健美的人体结构与“0.618黄金分割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500年前,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就发现,黄金分割律的美学观,往往不是人为的,在天、地、人诸方面的表现是天然而就的,而这种天造地设不仅是美,更重要是佳。在人体结构上,0.618无处不在。人体有几个宝贵器官处在相应部位的黄金分割律上。像貌端正匀称的人脸,鼻孔处是一个黄金分割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的水平位置处在脸部的黄金分割点;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心脏中心处在胸膛的黄金分割点上。另外,肚脐是整个人体黄金分割的黄金点,肚脐…  相似文献   

13.
血液乃人体之精华,生命之源泉。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血液和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血液的好奇和探索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有人为了战胜恐惧而喝血,有人为了治病而放血,还有人为了改变性格输入动物的血液……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大约在4000-5000毫升左右,相当于人体体重的8%,这些血液在人体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中流动,周游全身,影响各个器官,承载着维持肌体活力的重要任务。血液一旦发生病变,将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以至生命。  相似文献   

14.
血液乃人体之精华.生命之源泉。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血液和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血液的好奇和探索几千年来从未停止过:有人为了战胜恐惧而喝血.有人为了治病而放血.还有人为了改变性格输入动物的血液……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全身血量大约在4000-5000毫升左右.相当于人体体重的8%.这些血液在人体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中流动.周游全身.影响各个器官.承载着维持肌体活力的重要任务。血液一旦发生病变.将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以至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被蚊子咬后会痒?当蚊子锁定目标后,就会把"针头"刺入皮肤,这时需要蚊子的唾液作为润滑剂。蚊子吃饱喝足后,开始撤退,而唾液留了下来,唾液对于人体来说就是外来物质。人体在接收到这个信号的时候会释放一种"组织胺"的蛋白质来对抗它。这个过程叫免疫反应,它会引发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这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感受到痒的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正是的,一只蟑螂没有了头之后,能活上好几天。对于人类来说,斩首几乎可以立即致命,因为人体有一个高压血液循环系统,使人体组织充满氧气,可以进一步进行气体交换,维持机体正常运作。一旦颈部的颈动脉被切割,仅仅几分钟内,你就会完全失血。即使立即消毒止血,你还是不能活下来,因为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呼吸系统,动脉断了之后,也就没有来自大脑的神经信号告诉你如何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提取病人的干细胞,把相关疾病的基因用健康的基因替换,再把这种携带健康基因的干细胞移植到人体中,干细胞就会分化产生出新的健康组织,修复因基因缺陷而坏掉的组织和器官。传统的基因技术只能把有限的基因加进干细胞染色体中,稍有不慎,还会把原有的染色体破坏,或者导致身体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疾病。目前,生物技术出现了新的突破,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制造出了人造染色体,让人造染色体携带大量的健康基因。人造染色体可以作为独立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2,(13):120-121
人的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动力泵,只要生命不息,它就跳动不止。但是心脏也是一个“娇贵”的身体部件,使用时要多加小心,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一旦出现心脏不适,要及时用药,这样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9.
科学     
正一只没头蟑螂还能活多久?不光蟑螂,其他很多昆虫去除头部也能活很长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斩首意味着立即毙命,因为人体有一个高压血液循环系统,使人体组织充满氧气,可以进一步进行气体交换,维持机体正常运作。一旦颈部的动脉被切割,仅仅几分钟内,就会完全失血。即使立即消毒止血,还是不能活下来,因为大脑控制着  相似文献   

20.
人是由胚胎发育来,卵子和精子结合以后不断自我复制,按照基因信息发育成胎儿,形成人体不同的器官,这就是胚胎干细胞的作用。所以,可以说干细胞是一种"种子"细胞,理论上它可以不断分化增殖,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出人类所需要的器官,也就是说它可以修复人的组织和器官。正因为有这种特性,它在未来疾病治疗过程中,可以放到任何一个地方去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所以大家都很看重干细胞技术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