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档案仿真复制是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手段。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之瑰宝,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珍贵档案仿真复制品,能够形象逼真的再现档案原貌,既能替代原件提供利用、举办展览、促进文化交流,又能起到珍贵档案再生保护的作用,使珍贵档案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经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组评选,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是具有国家级别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受自然环境变迁与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正面临着老化、遗失、难以识读等诸多问题,保护工作目前进展仍很缓慢。本文在界定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对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总结保护过程中现存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和珍贵少数民族文献遗产收藏机构层面,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需求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管理组织;收藏机构层面的需求包括入选《名录》后的保护、收藏机构协作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推动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文化档案是高校历史发展轨迹的记录,也是高校文化沉淀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本文强调了建立高校文化档案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述了高校文化档案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苏珍贵档案文献评选活动,已成为江苏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江苏珍贵档案文献工作已完成三次评选活动。档案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文化实践,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从组织保障、创新举措、活动内涵、组织过程、业务影响等方面给予诠释。档案文献评选活动可以进一步凸显档案特有的文化内涵,彰显档案特有的魅力,进一步提升档案在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红旗渠档案资源是1949年以来我国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之一,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能够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数字人文视域下的红旗渠档案资源保护与开发,既能实现档案资源保护场景化,又能推动档案资源开发产品化,同时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红旗渠档案资源的时代价值,分析了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在数字人文视域下保护与开发红旗渠文化资源档案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6.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档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利用网站发布珍贵档案信息,使得数字档案信息的复制与传播变得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如何对这些数字档案信息进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档案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对档案信息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宝生 《档案天地》2010,(4):10-10,15
说起档案。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多年在政府部门工作,又分管档案工作,有些认识,说陌生。是对于档案专业来说。却是站外汉。档案是什么?是一个国家、民族留存下的历史记忆。是国家的珍贵宝藏。目前,全省上下都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大省离不开档案文化的建设和强力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的作用是非凡的。  相似文献   

8.
尹良鑫 《山西档案》2023,(4):110-116
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乡村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在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挖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首先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生成逻辑入手,剖析了其建设的必然性与技术基础,随后分析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提出了建立数字仓储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整合、融合数字理念调整档案文化建设观念、面向记忆传承重塑档案文化建设价值取向、构建协同联动治理机制革新档案治理模式等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14,(12):F0002-F0002
档案文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为梳理本市的档案文献精品,挖掘优质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和传播,上海市档案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1、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因此,档案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杨希 《档案时空》2011,(8):22-24
如何保护、利用好珍贵历史档案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长期以来,兰台人一直在探索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主要有档案修复、缩微复制技术,而这些技术都难以真实地展现档案实体的原貌。档案数字化仿真复制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和数字影像技术,通过一系列操作最终达到与原件一致的目的,为档案保护利用及展览提供了更...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它记载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蕴藏着无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财富。认真研究档案与文化国力的关系 ,对于进一步提高文化国力 ,提高档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档案与文化具有一致性 ,档案是文化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文化国力 ,就是综合国力中的文化力 ,它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 ,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果 ,蕴含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刘芳 《兰台内外》2012,(1):33-33
一、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重要性1、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因此,档案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查阅档案的场所,在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它还应该成为公众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14.
红色档案形丰价高、源远意深,是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唤醒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的优质资源。面对数字人文浪潮,本文在明确红色档案价值基础上,针对红色档案文化传承困境,探索数字人文视域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承理路与进路,传承和传播红色档案文化,丰富公众的档案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5.
特藏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与经济价值,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特藏档案的开发工作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梳理分析数字人文的相关理念与技术环境为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带来的契机以及数字人文视域下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的可行性,探讨包含数据关联、统一平台与产业驱动的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机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仿真复制技术作为档案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杨东权局(馆)长曾经明确指出:"以复制件提供利用,把原件封存。这样既可确保档案安全,又可方便档案利用。"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借着这项技术给整个档案工作注入新的契机和变革的同时,充分挖掘其在档案保护应用中的价值。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开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保护众多珍贵的年代久远的档案原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不  相似文献   

17.
丛薪郦 《兰台内外》2023,(33):10-12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档案资源成为珍贵的信息宝库,具有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然而,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档案资源的潜力,提升其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是当前档案管理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化时代档案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潜力,研究了数字时代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策略,希望可以更好地推动数字档案的应用创新,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就是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和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剑川红色文化资源:剑川白族优秀青年张伯简、剑川"四·二"武装起义、31个革命遗址等。红色文化档案收集模式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红色文化档案的作用是凭证、参考、开发。红色文化档案保管保护采用多种形式。利用渠道是主动服务、档案馆积极参与编纂和著述工作、增强合作意识。建设"红色乡村幸福家园"示范区,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着许多珍贵档案。这些档案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的珍品、精华,也是国家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这些档案形成年代久远、载体形态各异、保护条件有限等原因,一些国家重点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霉变、字迹扩散、纸张酸化等现象.无法向社会提供利用。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并使之传承后世,是党和国家赋予档案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名人档案作为珍贵的文化财富,对丰富高校馆藏,维护和宣传高校的发展历史,弘扬高校文化,扩大高校社会知名度,教育启迪年青一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护好这类档案是高校档案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从口述档案的视角,在分析高校名人档案建设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设策略,希望能对深入研究高校名人档案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