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h指数和g指数进行比较和研究,重点分析了科研人员h指数逐年变化的态势,并以h指数逐年变化态势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中采集和整理科研人员的h指数数据,发现科研人员从初期获得h指数后,会经历缓慢的累积,然后会有一段快速增长期,最后会逐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为从整体上评价科研人员研究成果水平,借鉴期刊评价的首次被引速度指数构建科研人员首次被引速度指数,期望能克服借鉴算法中区分灵敏度小、排除h指数后文献价值和不能反映文献被引速度分布情况等缺陷。[方法/过程]在分析期刊评价首次被引速度指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数据限制,采用能够体现科研人员成果文献被引速度分布的加权平均数替代h指数,并考虑未被引文献对首次被引速度的影响,构建科研人员首次被引速度指数的改进算法。以我国图书情报与文献学领域12名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以新计算方法所得的科研人员首次被引速度指数相较于直接引用期刊评价的首次被引速度指数不仅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而且在精确性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评价对象引文分布的P缺陷,在P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引文分布的指数计算方法。[方法/过程]引入发文-引文分布曲线和学术矩阵表征期刊的引文分布,利用期刊评价的非参数统计方法,通过将引文数据进行分区划分,基于P核和P尾内有引用的论文,采用期刊的平均引文率代表零引用论文的影响,重新定义P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Pnew指数。为避免学科差异对期刊评价的影响,以仅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电气工程类目下有5年影响因子的5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期刊的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H指数、P指数、Pnew指数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以验证Pnew指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Pnew指数与H指数、P指数等多个关键指标的相关性较好。与P指数相比,Pnew指数既延续了其高灵敏度与高区分度的特点,又对P指数相差无几但引用分布大不相同的期刊有更好的显示度和辨识度,而且能够矫正引文分布对P指数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H指数未从时间维度对学者进行评价,并且无法有效区分拥有相同H指数的学者.本文在H指数的思想基础上,将学术活跃度这一时间因素考虑在内,把高被引论文的距今年数加入到原有H指数中,构建出新的Ht指数用于评价学者学术水平和活跃程度.随后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2000~ 2013年),从Ht指数排名、Ht指数稳定性、Ht指数区分性以及近年活跃度等角度,对分子生物学领域30位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Ht指数对具有相同H指数的学者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区分度达到82%.此外Ht指数能够反映学者的近年学术活跃度且稳定性良好.Ht指数能够在兼顾时间因素的同时,区分H指数相同的学者,实现更好的学术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随着Altmetrics研究日益深入,有效识别Altmetrics评价的利益相关方需求对评价指标设计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高校科研人员为对象,利用半结构访谈法识别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Altmetrics评价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检验识别出高校科研人员Altmetrics评价需求的差异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主要有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分别是:研究评价,成果展示,需求发现,学术认可,交流传播,成果操作,学科发展;不同年龄组别高校科研人员在"研究评价"方面有差异,"51-60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在"研究评价"方面的需求明显偏低;除"交流传播"外,人文学科的6个Altmetrics评价功能需求强度均低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评价需求完全一致;除"研究评价"功能需求在教师与学生存在差异外,6个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所有不同身份类别高校科学人员没有差异;7类Altmetrics评价需求对高校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研究主体评价存在的缺陷,对已有h指数进一步完善,使得对研究主体的评价更加公平公正。[方法/过程] 在h指数基础上,创新性地考虑时间因素,提出一种新型指数Q指数。以随机选取的数理科学领域的四位学者为例,通过计算四位学者的Q指数验证该指数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Q指数的变化过程可以反映出研究主体的发展趋势。因此Q指数可以作为人才发现、聘用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并引导科研人员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用于机构专利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指数及其5个衍生指数,对1990—2009年间通讯领域专利总数排名前25名的机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H指数及其5个衍生指数在进行专利评价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其评价结果呈现很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p 指数运用于人才评价的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用于高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评价是有效的,但对低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进行评价存在缺陷,且数值易于雷同,不易区分。p指数在学者研究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同h指数相一致的维度,它不仅考虑学者的被引次数(C),而且考虑学者的研究质量指标——平均被引率(C/N)。以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科领域49位专家为例,对比分析专家的发文量(N)、被引次数(C)、平均被引率、专家h指标、g指数、p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p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g指数,更具有评价的合理性,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意义]探索颠覆性指数的稳定时间窗,分析其学科差异,揭示颠覆性指数稳定度与被引半衰期、被引频次稳定度之间的关系,为各学科合理应用该指数提供时间窗参考.[方法/过程]分别计算22个学科在不同引文时间窗下的颠覆性指数稳定度,得到各学科颠覆性指数达到0.8稳定度所需的时间窗;进而分别分析颠覆性指数与被引半衰期、被引频...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安全风险影响着科学研究每个过程的研究结果。采用访谈法,对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42个学科大类的51位科研人员进行访谈,借助NVivo11Plus质性分析软件,结合扎根理论方法,对51个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基于此,构建科学数据安全风险识别框架,按照维度剖析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外部环境与科学数据安全风险的关系结构:第一,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呈现的科学数据安全风险存在异同点;第二,科研人员最关注科学数据收集阶段、科学数据处理阶段、科学数据存储阶段的安全;第三,政策、资金、设备、平台、数据五个维度是科学数据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第四,资金、设备是科学数据安全的基础保障。据此,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角度为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规避科学数据安全风险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应具有的几个特点以及指标的主要类型,并据此对<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进行了评析,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子商务自身交易的局限性,会产生企业无法避免的退货问题。在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退货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以及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从退货回收处理成本、时间以及服务三方面衡量电子商务环境下退货逆向物流系统的性能。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指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While self-archiving gains more traction as a means for scholars to make their research freely available, a perception persists that certain disciplines in the humanities lag behind the sciences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ate of self-archiving by scholars contributing to the top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music, a discipline that traditionally falls within the humanities, although research in the field is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and draws heavily on multiple scientific fields. The contributors to these journals come from a range of background and interests, and repres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six continents.  相似文献   

14.
科研人员是从事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国内鲜有研究聚焦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与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活动的效果评估为案例,通过对参与活动的观众进行无干扰跟踪观察和活动后的访谈,以探究科研人员在科普活动中对观众体验的直接价值与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科研人员介入科普活动,不仅对观众认知能力及其对科研工作的认同感有积极影响,而且科研人员面对公众的交流能力也有显著提升。但是,科研人员在科普经验上的欠缺也成为制约活动效果的潜在因素。研究结果将为科研人员参与的科普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情景的UGC质量实时预判的新思路,改进当前单一的基于文本的UGC质量预测方法。[方法/过程]在分析影响用户UGC行为的情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UGC用户行为情景的构成,引入本体来描述和表示用户行为情景,构建用户行为情景本体框架,为UGC质量预判提供情景语义依据。[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增强UGC质量预判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探索移动环境下App应用效果的评价方式,并构建英语学习类移动App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从"内容资源、人机交互、用户体验"3个维度构建英语学习类移动App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二分法确定指标权重,以8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学习类App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移动App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对App进行评价。通过对App评价分析,在内容、技术和用户体验效果层面为App开发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非正式交流回归语境下科技评价的融合路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期刊和图书主导正式科学交流过程以来,以此为主要对象的科技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学交流功能的异化。数字化网络化语境强化了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促使以电子邮件、网络学术社区、个人存档、电子印本文库为主要形式的非正式交流强劲回归,科研数据来源不再局限于正式出版物,科研产出形式更具多样性。因而,科技评价不仅需要根据正式出版物评价其学术影响力,也需要从非正式交流视角评价其社会影响力。Altmetrics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新的范式与工具。研究表明:Altmetrics的计量结果与传统以引文为基础的科技评价是相互补充关系,两者融合进行综合评价是必由之路,这需要从理论拓展、工具开发及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展开融合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从民众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的视角提出政府信息公开效果的评价方法,丰富情报学在政府信息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过程]选取教育、住房、医疗等12个民生相关领域的生活事件,通过不同角度的查询语句模拟人们对上述事件的信息需求。定义匹配率、可见度、覆盖率以及查询平均有效网页数等指标来衡量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符合人们需求的情况。结合检索系统和人工筛选共同判断哪些网页符合人们的信息需求。采用全国35个城市政府网站的227万网页数据进行评价实验,评价指标兼顾对内容层面的相关性和评价可操作性的考虑。[结果/结论]本文将信息公开视为政府向民众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根据公开内容所能满足的民众信息需求定义评价指标,衡量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对35个城市政府网站进行不同维度的指标计算得到评价结果,检验了该方法在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效果评价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