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职业中学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学生人数减少,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生考职校大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高进不了,只能来职校;另一个情况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这两种原因使他们在文化课学习上缺乏信心和毅力。许多学生一谈到地理课学习就摇头,大有“谈地理而色变”之势。事实上,中职学生也有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这需要教师积极去挖掘。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对本校的中职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接近40%的中职生是出于"对目前所学专业有兴趣"而选择了职校,有48.8%的人是由于学业基础差升学无望才选择了职校,另有一小部分是因胡乱填报志愿而被动进了职校。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约有68.2%的人表示"喜欢专业课",对于文化课许多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关键是要在职校"学习本领"和"将来能找到工作"。的确,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都曾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对文化课多有  相似文献   

3.
高三的过程,是学习与心理并行的过程,单纯地重视学习而轻视心理或单纯的重视心理是没有人这样做的,但是心理调节不到位,则会留下许多问题。特别是职校高三学生,他们填报志愿限学校限专业,而且不可参加第二年的复读,因而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轻则影响学生一段时间情绪,重则会影响学生整个高三的学习。如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进行心理上的缓解,则会影响学生在高考中的正常发挥,甚至会导致有些学生与高校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4.
尚道文 《农村教育》2006,(10):46-46
一、职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目前。进入农村职校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年龄一般都是14—15岁。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而且,有许多可能还从未离开过父母和家乡,因此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的职校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即使是农村学生,也有许多是在家中比较娇惯的,在衣食习惯上都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而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初离父母的他们不仅一时难以适应校园集体生活,而且自理能力差的学生还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新的生活。有的学生自己不知道洗衣服。就把换洗的衣服累计多了带回家:有的学生吃不惯食堂就天天下饭馆:还有的因不习惯双层床铺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5.
由于普高热“方兴未艾”.近年来职校招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员素质的下降给职校各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职校生来说,历史不是他们的专业课,许多学生可能不重视,怎样才能使学生热爱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今关于培养学生兴趣的文章很多,论点涉及面也很广,有的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有的从教师素质出发,还有的从学科特点出发,等等。  相似文献   

6.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职校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格因素对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应当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意志等心理品质,营造创造氛围,尊重职校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黄凤平 《广西教育》2005,(12B):16-16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水平的三大标准之一。近几年的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心理健康令人担扰,心理障碍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职校学生,他们既要承受自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来的苦恼和焦虑,又要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竞争氛围,特别是他们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成了学业上的失败者,学生由此产生信心低迷、自觉性差、交往受阻、心理压抑、厌学忌考、学业困难等心理问题。同时,他们还要面临着择业问题,许多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感到茫然,缺乏就业心理准备。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由于入学基础一般而父母期望较高,文化素质较低而学业难度较大,专业技术水平一般而社会就业录用要求较高等,因而产生了许多心理压力。怎样才能缓解压力?笔者认为可采用如下对策: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引导学生与父母多沟通。可通过举办家长会、教育经验交流会,帮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确定合适的期望值,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适宜的家庭氛围。渗透美育功能,创造美的学习环境。一个人在美的环境熏陶下,会减轻甚至消除压力,如美化教室,开展献爱心活动,举行各种歌咏、朗诵比赛,组织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难做,职校的班主任就更难做”。面对一群在应试教育中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在新的人生旅途中如何给他们一个新的开始,重新扬起他们的理想之帆。这是每一个职校班主任首先面临的难题。但也只有具备了一个好的开头,以后的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目前情况看,职校生的思想障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对职业教育的地位缺乏正确认识;二、由于在以前教育中缺乏成功体验,使他们有些自我否定情绪;三、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对职校文凭的分量产生怀疑。   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1.
职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充满朝气的特殊群体,也是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他们来到职校学习,对专业认识不清,就会存在着这样及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妨碍了品格和个性发展。结合多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之间的联系,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好地引导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钱桦 《科学教育》2005,11(3):F003-F004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学习会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相反,如果教师过于威严,学生心情受到压抑,课堂纪律再好,学习效率也不会高。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注重“教”的教师,我认为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行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引导他们去合作、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3.
谈到职校语文课,许多上过这门课的老师感慨万千,认为这本"经"难念,学生难教。而学生也认为语文课没有专业课重要,觉得枯燥乏味,没意思。这种教和学双方都兴趣不浓的课,其效果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改变职校语文教学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教师解放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师生共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各类学校的发展,初中毕业生择校有很大自由,而学生择校的前提是对这所学校的认同.中等职业教育虽然经历多年发展,但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仍有偏差,绝大多数人认为就读职校没有前途,无可奈何才选择职校,从而造成职校招生比较困难.但笔者通过调查49位由普高转到职校的学生发现:94%转学生认为上不了大学,不如到职校学一门技术;80%转学生认为学好一门技术更容易找工作.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不愿转学变为愿意,由认为没有前途转变为前途乐观.因此,转变学生观念,是促进职校招生的关键.我们必须努力促进学生观念的转变,使学生选择职校由被动转为主动.  相似文献   

15.
陈洪贵 《生物学教学》2004,29(11):60-61
长期以来,学生不大重视动物学的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认为动物学学了也无用,特别是打算学文科的学生,认为动物知识与他们将来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许多学生学动物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劲头不足,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只希望老师指出重点、难点,帮助他们猜题,给他们发油印讲义抱抱佛脚。用这样的认识和态度来学习动物学,教师再怎么认真教,也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渐渐发挥超乎寻常的主导地位。作为职校的教师,面对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课程,如何教好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想动手操作,让他们的实践能动性更加的强烈,是当今职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今职校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生源。近些年来,农村  相似文献   

17.
论职校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身体,特别是在心理上没有完全成熟,但却和大学生一样面临职业选择、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同一性危机。了解职校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有助于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李国礼 《成才之路》2012,(28):76-76
一、背景通过几年职校工作经历,我发现,由于初中过分追求升学率、优秀率、"普高热"的影响,职校生源越来越少,有的素质也越来越差,社会上好多人认为职校学生都是考不上高中才上职校的,这也造成职校学生目前总体素质不太高。他们有的从小学到初中,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属于弱势群体,长期不被重视,学生形成好多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没有主动性,缺少自信,没有成才的意识,没有奋斗目标。他们有的来职校多数是家长强迫来的,目的就是养养身体、混日子拿中专毕业证。这给职校教师提出了很严峻的问题,因为职校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可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一直以来受应该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加以指导。这样,许多学生往往因为无内容可写而在写作时生编硬套,缺乏童真、童趣,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导致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低下。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训练学生习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通常作文,胸中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这一论述揭示了提高写作的关键在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自然成文。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20.
走访了很多职业学校,老师们都传递着一个声音:职校是教会学生技能的地方,这不仅指的是将来能够赖以养活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是如何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技能。这两者,不能说孰轻孰重,一门精湛的手艺和能成功地与人相处,对于每个职校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和普通高中不同,职校住校的学生比例更大,每天的群居生活,实际就是为培养学生的相处之道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又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地在注重自己的职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去在意如何与人相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