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史上有一个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进而到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哲学思维的发展和进步都与对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理解的逐步深刻化、辩证化紧密相联。完备的辩证法理论形态的建立依赖于对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辩证理解。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是矛盾学说的精髓。为“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提供一个哲学史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首先界定一下什么叫作“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新的提法,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面非常之广,不仅仅是过去我们所想象、所讲到的儒家、道家、法家,而且也包括五四运动,甚至于包括革命的传统,等等,一直包括到从现在开始往回讲,都是我们的传统。因为,昨天就是今天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大胆地走向社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它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企图解决传统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一次尝试。尽管他的尝试最终未能获得成功,但是他对传统化与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揭示,以及对传统化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肯定,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和谐,而且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方位和谐。从人的内在需求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和谐,丰富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是人的深层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则是我们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必然要求.要将这种要求体现在课堂教学上,需要对于方法论路径有更多的反思,才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价值融入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来说,以诠释学理论为指导的叙事教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处境勾连起来,通过“再诠释”的方式发掘其现时代的价值意义,并使之内化到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论和合文化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面临现代转生的历史任务,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辩证法、科学精神的改造和现代诠释,和合文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倡导国际和合发展等方面,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的发展本应是通过不断的变化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然而传统故事经久不变的解读理念却不能适应现代德育与多元的文化发展.用现代的眼光看来,传统故事中的道德思想存在"神"化、阶级利己主义和个体"义务"论、悖论等特点.因而传统故事的理性诠释需要突破"一元"的解读局限,并通过师生双方多角度的"追问"与反思故事中的道德行为,认识道德的本真,领悟故事中的道德智慧,进而发展师生双方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传统文化的细胞,概念的内涵外延决定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概念研究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学界已将概念纳入研究视野,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纵向、横向、纵向横向结合等不同研究模式拉开了概念研究的帷幕。在此基础上,还应在挖掘概念深层内涵、赋予概念时代新意、揭示概念实践形态等更高层次上深化和拓展概念研究。深化概念研究,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个人修身和治国理政提供滋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解读--一个思维方式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性思维、人本思维、整体思维、和谐思维经过创造性诠释与现代转换,可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资源。即以感性思维“中和”理性主义,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以主体、人本思维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以整体思维观照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和谐思维寻求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融会古今、辩证扬弃、东西互补、吸纳和超越后现代,把传统思维方式转化为可资当代社会发展利用的精神资源,真正实现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人本性、和谐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化是现代文明最稀缺的资源,是国际教育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是教育对经济社会主要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现代中国教育在经济方面受市场原则支配,在社会方面受选择原则支配,在文化方面受适应原则支配。经济方面的过度趋附,社会方面的过度亲和,文化方面的过度异化,构成现代中国教育的文化矛盾。文化矛盾的根源有三。一是现代教育迷失自我;二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三是教育对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和过度反叛。教育改变和造就人,而不是人的生活。现代教育能否为抵挡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文化冲击,能否合理有效地矫正媒体文化的影响,确立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和意义文化主体的地位,确立作为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权威,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这些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确证。为此,必须进行一些重要的理念辩证和学术理论方面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各有其轴心原则,映射在教育之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诉求:政治领域的轴心原则是平等,其教育诉求为实现教育公平;经济领域的轴心原则是效率,其教育诉求为提高教育质量;文化领域的轴心原则是自我实现,其教育诉求为学生自由发展。不同的教育诉求互相角力,导致教育改革矛盾重重。由于文化被赋予变革的先导功能,因此可以从文化领域入手,将其作为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这有助于教育回归人本,实现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促使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自由相辅相成、互动共生。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融合中西文化而成的。孙中山以传统文化诠释民权主义,是为了适应民主革命的需要和中国的国情民俗。这种诠释有其合理性,却缺乏科学性。其嫁接中西异质文化的努力在实践上也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育文化陷入了危机,遭到了冷遇,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近百年来,国人一直想向世界证明着自己的强大。我们欣然接受了西方的教化,那么充足地学会了西方的逻辑,并在这种理性逻辑之上实现了工业文明的转变。对西方的东西,我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竞忽视了那些民族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制服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究竟起源于何时,我不得而知。美国学者保罗·弗塞尔曾围绕制服撰写一本《爱上制服:制服的文化与历史》的巨著,可惜除了网上点滴资料外,查遍周围的几个图书馆,终未能一饱眼福。我冒昧揣度,恐怕自人类社会成型之初,就是制服历史的开端。制服的“制”字特定含义无非与“制度化”相关,也就是说,它至少是制度的一种表征。中国古代的制服有“官服”,官分九品,制服自然也就不同。它附着在人体之上,却表征了社会地位和等级不同,即所谓的身份差异。军队中的士兵制服总体上是统一的,其象征在于统一纪律和有序化,既可一壮军威,又便于将军种、兵种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始终以其独特风采和巨大魅力闻名遐迩。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内涵丰富,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普通民众等各色人物,于国于家于父母兄长于长辈上级于朋友同仁等各种关系,孝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世人眼里,以孝作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然而,在当今社会,不是最黑暗、最动荡、最贫困、最荒淫腐朽的时代,总之不是最坏的时代,却是最不孝的时代。因此,我们要把握孝文化的真实内涵,分析传统文化下对孝道存在的诸多误解,从而在现实动态下把握孝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所追求的是译作与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由于文化在民族、历史、地域上存在着差异,文学翻译又是一种历时性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翻译时作必要的文化诠释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它已成为翻译这一重构交际事件过程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历史上所谓现代化,是指当时的“现代”,也可以叫做时代化。所谓现代化或者时代化,必须有一个标准,这就是当时世界上在文化发展方面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既然讲到世界水平,那就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事情。因此,不管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总是同文化交流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的传播、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诠释信息技术文化.从诠释中启示课程在内容呈现方式、实施的组织形式、学生学习行为和接受信息的途径、课程教学理念等上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构成了伦理与价值共同的本体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体现或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特定的道德化价值实现和制度化价值实现的路径抉择: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转向就是一个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实现”过程,而不是一个割断传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参与、共享文化基本假设的研究视野中,现代组织成员不仅经验性地参与到组织活动中,还会介入组织文化生发、阐释、传递的文化表征和意义诠释过程,对表征材料的选取、意义的建构等发表意见,从而进入组织的话语体系和意义沟通系统,实现组织与成员文化理念的深度体验.唯有如此,成员才能切实参与到组织文化氛围中,成为文化参与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