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命康 《教师》2023,(8):66-68
文章作者以柳穿鱼花型、小鼠毛色的遗传典型实例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假说—演绎法,开展表观遗传的概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探究表观遗传现象的本质来引导学生构建表观遗传概念,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表观遗传机制,使学生理解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实现对概念的迁移应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概念和单元教学是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模式。文章选取“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为案例教学单元,构建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模式;依据学科本质、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提取大概念,基于概念体系构建了具有层级性的单元学习框架;按照“目标—评价—教学”的逆向教学思路,设置大概念统领的和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习目标、核心问题、驱动性任务、单元表现性评价和单元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递进式教学和思维模型建构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人教版高中教材“遗传平衡定律”内容进行教学分析,在构建和展现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渗透科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完善认知和思维发展,逐级构建出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思维模型和“四步求解法”解题思维模型。通过思维模型构建,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和实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作者根据教学实践,结合"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总结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抓住基本概念的本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宋杨 《中学生物学》2012,28(8):25-26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指导者,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成合作者.笔者所在学校的生物组率先采用了"学—议—展—评"教学模式,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学"是指利用学案完成自主探究,"议"是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对学案进行交流讨论,"展"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评"是指各学习小组这间对学习成果的互评.现以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节的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以科学研究证据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构建"表观遗传"概念,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以小组讨论展示并互评的方式主动学习,营造探究式课堂学习环境,促进生物学学科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从学习环境视角看,区域教师继续教育环境更具政策联结和导向性、总体规划和设计特性、梯队型生态层次、资源统整和优化特征等。以教师学习作为新一代教师教育中的统领性核心概念,发展出教师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关键概念及其维度,构建教师学习的“环境—过程—结果”(EPO)评估框架,并以上海市X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性评估的应用为案例,由此得到区域层面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性评估需要确立现代化的教师教育观,需要确立具有操作性的核心评估概念,建构宏观到微观的多层整体架构等启示。  相似文献   

8.
根据学习进阶理论与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构建学习进阶概念框架与学习进阶障碍突破路径,设计与实施“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复习。以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习进阶。以科学史实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进阶关联层级。以模型建构发展科学思维,巧破进阶障碍。以拓展实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进阶系统层级。以综合性阐述提升应用能力,进阶整合层级。以多元评价进行诊断和反思,完善进阶框架。以此探讨学习进阶理论在生物学专题复习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理解大概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减数分裂"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其中牵扯到的变量太多,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组、一条染色体上DNA、细胞等数量的变化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误区甚多。教学中,应明确减数分裂的来源,在比较中学习减数分裂,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实物模型,强调核心概念的教学,关注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联系以及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图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10.
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表观遗传”概念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深度探究、本质变式、迁移应用等环节,推进概念的主动学习、探究演进和理解内化等,达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