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纪处分与政务处分的适用衔接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效贯通的迫切要求。二者在规范依据上的融通性和首要职能、核心目标上的一致性为适用衔接奠定了理论前提,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的模式为二者的适用衔接提供了组织保障。然而,有关党纪处分与政务处分适用衔接的相关规定大多停留在指导原则层面,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并由此导致二者在适用衔接时存在处分情形认定不清、轻重程度匹配失衡、立案程序衔接不畅和证据规则较为抽象等实践难题。为有效实现党纪处分与政务处分的适用衔接,应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构建相应的适用衔接机制,主要包括:一是构建以“处分情形须完全一致”和“处分程度须轻重协调”为主要内容的实体性适用衔接机制;二是构建以“规范立案衔接程序”和“确立证据衔接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程序性适用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2.
环境犯罪侵害的是双重法益,但司法中更偏向于刑罚制裁,忽视生态法益的保护。我国关于刑法附随的混淆概念包括刑法附随后果和刑罚辅助措施,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对于把握刑法附随的含义至关重要。以民事领域和行政领域关于刑罚附随的表达方式为出发点明确刑罚附随层面生态修复责任的适用范围。在保护双重法益和积极预防的基础上,以明确立法指引、扩大适用范围和进一步明确刑法附随内涵的方式并加以完善,以使其更具备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以行为人的生理状况、自然现象和社会环境为前提,行为人为中心,教育改造为手段,防患于未然为目的的保安处分,契合从法律上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不断疏导矛盾、及时化解冲突的有效手段。保安处分刑罚化是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刑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保安处分的刑事立法应以刑法修正案的体例将其纳入刑法典,其内容包括:保安拘禁、保护管束、劳作处分、监护处分、矫正处分、强制治疗、善行保证、吊销营业执照、剥夺驾驶许可执照、没收、解散单位和驱逐出境等。  相似文献   

4.
保安处分在国外早已存在,当今西方大陆法系国家更是大力提倡,其主要是针对危害社会的行为人采取的一种处分措施,救助对象包括社会整体、危害行为人以及被害人。目前,各国有采用保安处分代替或并行于刑罚的形式,我国也存在准保安处分的措施,但较为零散,有必要对其现状及实践做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刑罚作为对犯罪嫌疑人最严厉的社会惩罚措施,与剥夺、限制人身自由有着最直接的关联,案件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对其关注的程度远远胜过对定罪的关注,这种关注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普及与深入而日益提升。审判实践中量刑问题因时间、地域以及办案法官的素质不同而产生迥然差异的现状,已经成为人们扭转对司法不公不理智认识的一种障碍,成为传递适用法律不准确的信息源。因此研究如何公正刑罚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和根本目标,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关键。本就公正刑罚的意义及如何公正刑罚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仅仅依靠法律的惩治远远不够,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及重新犯罪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并积极寻求在刑罚适用上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保护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仅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适用关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在《刑法》条文中的具体体现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比较功能一词在各领域的运用,得出了功能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刑罚功能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简要地分析,以期能够廓清与其他相关范畴的关系。最后从罪犯、社会和被害人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刑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适用情况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在理论以及实践中都是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两种观点的评析提出,为保持物权法和合同法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必须坚持无权处分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不得已原则执基民众立场,载荷常识、常理、常情,依托人权保障,从刑法当为的内容追根溯源网络犯罪的刑罚边界,洞彻网络犯罪乃主观罪过支配的内在乾坤,揭示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同宗同源的实质意蕴,统一网络犯罪在秩序与人权、主观与客观、虚拟与现实、实害与风险之间的共识。刑法不得已原则以公众意愿考量他法是否能够有效调整以及不予刑法调整,相应的法律制度是否会崩溃,探寻区分赋值、刑事和解在网络犯罪之罪与非罪和缓连接中的不得已运用。在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的科予上,不得已原则又以公众情感直观测量刑量,并在相应的罪名之间以刑制罪,确保网络犯罪刑罚边界之适正性。  相似文献   

11.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刑罚是人类创设用以惩治犯罪的客体工具,但刑罚史的发展表明,人面临刑罚异化的困境。菲利的"刑罚替代物"理论是人类走出刑罚异化的一次自觉反思。但直至今天,刑罚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刑罚的复归仍未到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强势骤增,问题凸现.对未成年犯实施刑罚以达到惩罚、改造和感化之功能,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之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提出此问题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达到"教育、挽救、改造"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邱琪 《职业技术》2006,(16):87-87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强势骤增,问题凸现。对未成年犯实施刑罚以达到惩罚、改造和感化之功能,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对社会之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提出此问题的目的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达到“教育、挽救、改造”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刑罚的固有属性是惩罚性,刑罚的价值是刑罚固有属性所决定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和人的需要被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由此得出我国刑罚的目的应当是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统一。同时,对如何发挥刑罚的功能和确立我国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刑罚是对犯罪人的惩罚,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刑罚的目的又不仅仅是对犯罪人的惩罚,刑罚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犯罪防止犯罪的过度发生。然而,在刑罚与预防犯罪的过程中,人权保障也不能忘记与忽略。因此,我们讨论刑罚与预防犯罪是极其有意义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环境刑法是惩治环境犯罪的重要工具。现行环境刑法主要存在着法律规定处于尴尬状态、刑法与环境法内容规定不足以及现有的刑法措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情况,实践中表现为刑法措施效果不强。与行政处罚不衔接等。文章在比较分析国外对环境刑法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对完善刑罚措施与行政处罚措施衔接规定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无权处分行为作为一种市场交易行为的变态 ,一直是各国民法普遍规制的对象。为维护交易安全 ,于第三人善意取得标的物时 ,民法设有善意取得制度以资保护。我国《合同法》建立了无权处分制度 ,但因我国《民法通则》未设有善意取得的一般制度 ,对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于善意取得之场合应如何认定 ,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在我国不承认物权行为的模式下 ,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与善意取得的适用应如何协调与平衡 ,就成为构建我国未来民法典时必须从立法技术上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层面看,应将事实处分权能与使用权能加以区分。用益物权的处分权能仅包括法律处分权能而不包括事实处分权能。我国《物权法》肯定了用益物权人享有法律处分权能而对其事实处分权能的享有采取了否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所谓慎刑,就是审慎适用刑罚权,包括刑罚权的发动,刑罚打击范围与打击重点的界定,刑罚种类的选择,刑罚宽严程度的掌握,各种刑罚制度的设置,乃至具体刑罚的运用和执行,都必须审慎从事,不得有半点轻率.慎刑是刑罚的价值取向,因为慎刑是安邦之道,是理性主义的要求,也是刑罚人道主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站"犯罪与刑罚"中说:"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任课教师把刑罚的适用机关等同于刑罚的执行机关。一、刑罚与刑罚权所谓刑罚,是指国家创制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特殊制裁方法,是对犯罪分子某种利益的剥夺,表现出国家对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