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向杰 《华章》2012,(31)
民间建筑反映民间文化,它是民间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共同体现,既离不开对物质条件的依托,更离不开思想观念的指导,又是人们追求理想生活、讲究好尚、遵守禁忌等精神意识的体现.本文以相关的文献为理论依据,经过实地考察,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探讨了在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充分体现了吉祥文化的风水文化、宗教文化、礼教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2.
民居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所具有的内倾心态、和谐精神、群体意识及思维的直觉体悟在建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民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其蕴涵的文化因子是文化心理形成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城村是闽北古村落的一个缩影,凝聚着闽北地区古建筑的传统文化精华。党城先民们将独特的思维观念和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渗透到村落选址布局、建筑形制与装饰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珍贵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党城古村落崇尚自然生态、注重宗族意识的理念,蕴育着有机性、整体性和内聚性相融相合、天人合一的村落建构内涵。  相似文献   

4.
白族民居是汉文化在白族地区传播影响的产物,具有地方性与民族性.从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建筑文化,来看白族民居对汉文化思想、审美趣味、建筑风格的接受并最终形成了白族民居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5.
向杰 《华章》2011,(23)
该论文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为研究对象,具体针对云南民居建筑文化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等问题,提出数字化技术研究与运用开发解决方案.论文对展示和传播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的艺术与技术、具有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策略,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这使我国各地的民居建筑更是独具特色。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多样的民居建筑代表了我国多样的民族文化。比较新疆喀什高台民居和川西高原藏族碉楼所在的地理环境、建筑造型和两个民族文化渊源,可以进一步认识两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羌族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奇芭。集物质文化创造与非物质文化、生活实用、军事需要、宗教功能、人与自然生态协和、艺术审美为一体。羌族民居建筑文化是岷江上游地域环境与人文间互动的宏大历史剧演绎的物化表征。重建是羌族宇宙观与人的空间本体观的物化载体的再生,也是石砌"文字"写就的一部民族建筑史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对话。5.12地震重建的休溪羌寨,传承了这一主要文化特征,同时注入了现代文明元素,表明灾后重建具有民族文化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法,是羌寨建筑文化重建的案例,对于举世瞩目的灾后羌族建筑文化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羌族自古以来都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遐迩,其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石砌碉房和碉楼。它不仅是羌族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因为它的实用性和抗震性能使它成为羌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人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羌人对宗教信仰的表述在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深入探析了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解读了羌人浓郁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守护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提出了把发展羌区旅游业和羌族传统民族文化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将既有利于提高羌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又能促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从而让羌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民居是中国古人生活与社会活动及精神世界的展现,是人、居和环境和谐统一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和各种吉祥物的体现。笔者以山西民居为例,通过分析影壁、门枕、墙、门等建筑体上的吉祥文化,阐释了古典民居与吉祥文化的巧妙结合,并通过对吉祥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古建民居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处福州与闽南之间的莆仙地区是福建主要侨乡之一,印度尼西亚是其重要的侨居地。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3个层面分析近代莆仙侨乡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莆仙侨乡民居建筑兼具闽东福州与闽南的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南洋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表现出局部的洋化现象,形成了东南两方兼得相宜、内敛尝试性开放、中外兼容并蓄的闽东南侨乡民居建筑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不断促使笔者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参与,同时让教师从"教"的领域扩展到"学"的参与,让学生主讲,让学生动手实验,思考交流,这种换位彻底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一头"热",学生一头"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3~2006年合水水库及2002~2006年宁江兴南桥站位的实测资料,分析兴宁饮水源保护区及宁江的水质变化特点,并讨论影响富营养现象及锰等微量元素个别时间超标的原因;根据水质变化特点。提出保洁治理的方法,为梅州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Since 1969, over 60 Australian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policies, documents, committees, working parties and organisations have explored the need to ‘know Asia’. In schools, this engagement is conceptualised as ‘Asia literacy’ and disseminated in the emerging Australian Curriculum through the cross-curriculum priority ‘Asia and Australia's engagement with Asia’. However, ‘Asia literacy’ often struggles for purchase in Australian education. I argue that finding traction requires disruption of the dominant discourse of ‘Asia’ as a unitary construct and questioning what constitutes ‘Asi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discourse can be reconceptualised to open up space for schools to engage with ‘knowing Asia’.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dea of Asia as method, a discursive strategy in Asian studies popularised by Kuan-Hsing Chen, in the context of Korean education. Chen has pointed to the one-way flow of knowledge into Asia from the West and has urged using ‘Asia as method’ in the production of post-colonial and anti-imperialist knowledge. The research interests of this article are twofold. First, I analyse ‘Asia as method’ as a strategy to de-universalise the West, particularly given the historical complexity in East Asia. I trac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word ‘Asia’, beginn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Sino-centric period and continuing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occupation. Second, I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sia as method’ in the sense that Chen propose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Korea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ast Asian style of education’ as a platform for discussion of the potential for constructing ‘Asia as method’ 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conclusion, I argue that for Asia as method to be viable as a strategy for change, Asia itself must be conceived as an ongo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nter-referencing of multiple histories and cultural imaginaries.  相似文献   

15.
东亚朝贡体系是近代以前独立存在于东亚的世界体系。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本质上是儒家的天下理论与东亚的政治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与西方殖民体系相比,朝贡体系虽然也表现出不平等的一面,然而它却有着与后者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肖晞 《教学与研究》2007,27(9):64-69
本文就有关东北亚安全合作前途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第一是考察了作为东北亚安全合作背景的亚洲的未来秩序,也就是冷战后的亚洲是冲突还是合作的问题;第二分析了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东北亚构建安全合作机制,集中在是要东亚合作还是东北亚合作的问题;第三就未来东北亚合作的可能的路径选择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单提出了未来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东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其成员国已达到10个,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东盟的建立增大了东盟各成员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益,也必将有力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东盟的经济合作发展较快。从发展势态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将有助于推动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将依托东亚这个大的经济圈,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合作的性质、层次及内容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都很看好。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最大特点在于均势 ,均势通常指国家间权力分配大体均等的一种态势。均势有两种 ,大国竞争型均势格局和直接对抗型均势格局 ,分别以东南亚与南亚为代表。形成原因是两个地区在地理、历史、现实和各国自身政策选择这四点因素的不同。这两种均势格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会继续。中国在这两类均势格局中 ,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结合自身战略利益 ,积极扮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云南作为我国唯一能从陆路通过东南亚、直接沟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省份,在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在中国实施南向互利合作和泛珠三角9+2区域经贸合作中,云南具有连接东南亚、南亚物流大通道的作用,使云南有可能成为这个区域的物流中心。主要通过对云南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优势的分析,特别是对云南建设面向东南亚物流中心的发展潜力的分析,提出了云南要建设面向东南亚物流中心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龙头亚洲的崛起,澳大利亚战略权重日渐转向亚洲,以便在亚洲世纪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由于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原因,澳曾长期与亚洲格格不入。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的坎坷融亚之路上,澳倚重公共外交重塑国家形象,全面推动地区公共外交实践,其面临的挑战对寻求与亚洲共同发展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