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应试教育”不可能在短时期退出历史舞台,而“素质教育”也还在发展,两者必须统筹协调,才能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的有效革新,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注重人的综合性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明确考试的内容、重点,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 ,素质教育注重人的综合性能力的全面发展 ,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明确考试的内容、重点 ,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 ,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学校,尤其是中学都在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应试教育,有的实际抓得相当扎实.而口头上却把应试教育说成是洪水猛兽。写成经验汇报时,把应试教育批得有百害而无一益。这种流行式的做假谁也感觉不出什么来.这也许是说惯了,听惯了,久而久之也便习惯了。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实际做的一套和明明摆着的一套在口头上说成是另一套,因为说的人和听的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又何必呢?素质教育没有说不考试,既然有考试.就应该去应对,  相似文献   

5.
本具体分析了“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家长对考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同时深刻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通过比较分析,论指出广大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初稿素质教育,也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素质教育的探索,新时期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的出台,素质教育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位置更加凸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各种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我们首先要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充分的理性的认识,明确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挖掘我国教育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而探求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孙艺 《华章》2007,(2):44
人们一般认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同应试教育是相对立的.实际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并不是绝对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它们的有机结合.面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和考试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可对现行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使其先行一步,走在头里,引好道路,带好方向,以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陪读"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误导、对学校教育功能的扭曲以及对社会教育评价机制的深远影响,而这根本上都取决于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要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消除观念上的影响,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观。  相似文献   

10.
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单纯是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考试制度等教育现象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应试教育”日益成为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严重障碍;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教育模式的转变,探讨了素质教育概念的涵义,阐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本质特征,从“应试教育”诸多弊端的分析中,得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以求从理论上弄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反对由于对二者辩证关系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的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3.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斗争性的一面。但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改变应试教育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以人事制度、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举措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研究中,人们对由“应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存在诸多疑虑,本对这些疑虑作了必要分析,认为不能因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存在联系就否定“转轨”;也不能以素质教育推进缓慢为由来否定“转轨”,“转轨”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其提法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在被人们解读为一种全新的事物的素质教育与所谓的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较量中,发现这两种“教育”并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因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合逻辑。文章通过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重新厘定,以及对考试竞争的再认识,发现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回归考试,重视发挥考试的诊断、改进、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并对现行的考试进行重构,使考试目的,内容与形式达到更高层次的契合是必然之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现今教育界过于关注学校教育,往往太多纠缠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但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并非万能,它有诸多不可为,但正是这些不可为才是家庭教育大有可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18.
浅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试教育,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教育活动。其培育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竞争发展中社会的需求。而专业人才的教育,必须是脱胎于旧的教育方式,于是素质教育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然而面对纷纷扬扬的各种观点,我们又该如何认识素质教育呢?第一,素质教育是一种思想观念因为素质首先表现为我们对人、对事的一种认识,对教育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深层次的、抽象的渗透于灵魂深处的潜意识,是文化的积淀,是个人认知世界的全部的行为习惯的反映。其次,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素质,这种导向性制约着人的一…  相似文献   

19.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胡光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段论述既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事实的角度看,“应试”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必然是贬义的,也不必然是褒义的。但“应试教育”与“应试”不能混同,“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应试”的“事实”,而是因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故“应试教育”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从价值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贬义性概念。同理,对与之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概念亦当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念的把握方式以及怎样理解“对立”的内涵,是认识两种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