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红 《成才之路》2009,(34):58-58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孙立勇 《成才之路》2010,(22):49-49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并提出“初中数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更有待加强.然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  相似文献   

7.
一、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只有深入预习,才能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大纲提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从经验积累、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苏正武 《教师》2011,(32):79-79
数学新大纲提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从经验积累、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勇于探索奥秘,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并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千方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数学教学大纲将“培养创新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大纲指出,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勇于尝试,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笔者认为数学课堂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刁悟  杨强 《辽宁教育》2012,(1):13-15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的是在数学的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从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有创意的方法和策略思考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要鼓励并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批判意识、质疑意识和  相似文献   

16.
吕振文 《教育艺术》2008,(10):76-77
在新课程创新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相互协作,并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行反复探索和研究。我们教师首先要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全面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廖仕国  中慧 《理科爱好者》2003,(24):35-35,55
数学新教材、新大纲,将“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应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就是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丹 《教育》2014,(9):65-65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及某些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最后形成实验(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的结果。其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活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并提出"初中数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近几年数学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