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佛印做了和尚后,仍经常与苏东坡一道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均不乏幽默机智,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一回,佛印听说苏东坡要到寺里来,便叫人烧了一盘他爱吃的红烧酥骨鱼。鱼刚端来,苏东坡恰好走到门外。佛印听到苏东坡的脚步声,想跟他开个玩笑。正好旁边有一只铜磬,便顺手把鱼藏进磬中。苏东坡早闻到鱼的香味,满以为又有鱼肉吃了。一看饭桌上没有鱼,而香案上的铜磬却倒扣着,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龙吟:苏东坡爱交友。在他与佛印的交往中,他们留下了几多趣事,亦见出他的本真性情——除了文人学士,苏东坡的朋友中有很多和尚道士歌妓等朋友,特别是与佛有缘与僧有缘。他三十六岁去杭州做通判。据说那时杭州有360个寺庙,他几乎都走遍了。他的和尚朋友中留下姓名的就有参寥、惠明、海月、维琳等几十个,其中关系最随便的是佛  相似文献   

3.
明朝的解缙是位很有学问的人,平时治学严谨。他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学,善于吟诗作对,当时人们称他为“神童”。9岁时曾经跟随父亲在江边洗澡,他父亲将衣服挂在树上,触景生情,不由脱口吟出一句诗:“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不假思索,就以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无疑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1071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公务清闲,他就经常游玩于山水之间。夏天,他常一个人赤足上山,向寺院和尚借把躺椅,搬到竹林里,脱下官服、小褂,赤膊在躺椅上睡大觉。苏东坡喜饮酒,然而酒量很小。和朋友们赌酒论英雄时,他就说:我不和你们比能喝多少杯,而是比能  相似文献   

5.
再临杭州     
一晃儿,离开杭州整整一年了。我又重临此地,不能不说是缘分。又听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又看见处处苏东坡的影子,便觉得既然自古“苏”连着“杭”,来杭州便又心安理得了。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相传苏东坡少年时,博览群书,才智过人。一日,他乘兴在门前书就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没几天,有位白发老翁手持小书一本,来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小书一看,连一个字也不识,不禁面红耳赤,羞愧地说:“小生一时狂言,请老翁  相似文献   

7.
王启鹏《苏东坡寓惠探幽》的重要价值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揭示了苏东坡“超然”思想, 是政治上的超然独立, 生活上的超尘脱俗, 艺术上的超卓不凡; 其二是阐释了苏东坡与惠州文化进相汲引的关系, 以及所产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苏东坡谪惠两年零七个月, 是他不同凡响的人生旅程中所走过的又一奇迹般的精神驿站, 是用他的人格、韧性和风节所营造的又一明辉的生命天空。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电视台举行知识竞赛。一道赛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谁的名句?”选手答:“苏轼。”主持人判定:“错,正确答案是苏东坡。”主持人的判定不妥,引在这里不过是想说明:苏轼别号苏东坡。他的别号比名字更广为人知,这个别号牵扯出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乌台诗案。  相似文献   

9.
心中有善念     
苏东坡信佛。 有一次他与一高僧论经。高僧问:“我在施主你眼中是什么?” 苏东坡存心捉弄一下高僧,就说:“高僧你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堆牛屎罢了。” 高僧微微一笑,道:“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归家后,与小妹言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心想行恶的人,心中充满愤怒,他虽人在人间,心却在地狱之中;而心有善念之人,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心却早在天堂之上。所以说,善与恶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C心中有善念@黄海飞…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他在文艺理论作方面,有不少独特的见解。他的文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胸无成竹宋人苏东坡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胸有成竹的写作原则:“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人晁补之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但郑板桥却提出“胸无成竹”的主张。他  相似文献   

11.
作文招招鲜     
本期第一招——“创造”名人名言话说中国著名文豪苏东坡先生,参加殿试的时候,在一篇策论中为了论证“仁”的重要性,写道:古时有人犯了罪,掌管司法的皋陶说了三次“杀了他”,而心地仁慈的尧说了三次“放了他”。阅卷的考官看了有点发愣:尧和皋陶这么说过么?不过看起来很言之成理啊,整篇文章实在精彩,于是让他高中。等苏东坡事后上门谢师恩的时候,考官问他这两段名人名言出自何典啊,苏东坡这个老实孩子回答说,没这么两段名言,是我编的。呵呵!  相似文献   

12.
周老师迷上苏东坡了。他发现,苏东坡不仅对文学很有造诣,而且对科学实验也很咸兴趣。他在《物类相惑志》中写道:“鸡子开小窍,去黄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  相似文献   

13.
妙语戏蠢材     
《辅导员》2011,(13):113-113
宋朝有个富家子弟非常喜欢吟诗作对.人称“酸秀才”.一天到晚欲寻欧阳修一比高低。一天.他抉了几册唐诗便上路了。他见路边有棵大树,吟道:“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杈。”吟完就无下文了。正巧欧阳修路过.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相似文献   

14.
近读苏东坡文集,方知苏小妹为苏东坡之姊而非其妹。苏东坡为乳母所作之基志铭写道:“事先夫人三十有五年,工巧勤俭,至老不衰。乳亡姊八娘与轼。”八娘何人?据《苏诗总案》记载:“东坡姊八娘……不得志卒”,司马光在《苏主薄夫人墓志铭》中也曾提到:“幼女(即八娘)有夫人之风,能属文,年十九,既嫁而卒。”可见,八娘乃苏东坡之姊。据苏东坡所言,他只有三个姐姐并无妹妹。大姐早亡,二姐和三姐也都在东坡年少时先  相似文献   

15.
竹思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 ,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在竹子身上 ,儒生们或看到气节、风骨 ,或看到虚心、谦恭 ,“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 ,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 ,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 ,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 ,而他策竹杖的风姿 ,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前行”的造型 ,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后 ,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也有不拿竹子善待的文人 ,譬如杜甫先生 ,他有…  相似文献   

16.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省吉水县人,洪武年间进士,永乐初年为翰林学士,人称“解学士”.他六七岁即能吟诗作对,是当时闻名的“神童”.有一天早上,他母亲叫他扫地、放鸡,他随口应道:  相似文献   

17.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即杭州名胜西湖。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古来有不少文人在那里做过地方官,他们留下许多描写西湖风光的锦绣词章。要说最有名的人物,则前有白居易,后有苏东坡;而白居易这一首《钱塘湖春行》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即“若把西湖比西子”那一首,都是写西湖的诗中传诵最广的名篇。说来白、苏二位与西湖真是结缘至深:西湖原有“白沙堤”,就是从孤山到断桥的一道堤,此诗中  相似文献   

18.
饶学刚研究苏东坡已有十多个春秋,陆续写作发表了十余篇有特色的学术论文。其主要特色为三个方面,即唯真务实,舍远求近;另辟蹊径,力求创新;多管齐下,交叉探讨。他首次提出了苏东坡文艺创作“黄州高峰说”,发现、确定、命名“东坡文化现象”,不断开拓苏东坡研究的新领域,首次推出田歌(秧歌)源流和荆楚民歌源流之脉的结论,填补了苏东坡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和中国民间音乐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缺,赢得了老一辈学者如陈迩冬、胡国瑞先生及相当一部分教授、学者的赞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所谓哑联,就是不直接说出对联的内容,而是通过动作、物品、符号等表示对联的特定含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与和尚佛印是好朋友。他们志趣相投,经常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消遣娱乐。有一天,他俩又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与酒     
从此,苏东坡饮酒“不尽器”, 饮酒到量,任人劝酒,决不干杯。苏东坡在《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中说:“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他还在《洞庭春色》中说, 酒是“钓诗钩”,又是“扫愁帚”。《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