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2.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一贯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如《荷花淀》、《光荣》、《山地回忆》、《铁木前传》等,一贯显示的深入浅出、含蓄蕴藉诗一样的风格与神韵,堪称独树一帜。茅盾把孙犁小说的风格概括为“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好处在于  相似文献   

3.
为人为文,作家孙犁都是一个相当复杂深厚的主体存在,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争议,而今却经久弥香,风情益增,成为当代文学尤其是“十七年”文学中一个奇异的存在。通过细读文本及相关评论,能更深一步地探寻作家在不同文化“成规”规约下形成的多重、复杂的深层思想体系和精神构成在《铁木前传》中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孙犁的《铁木前传》不是完全的悲剧小说,但有着浓郁的悲剧性。从其悲剧形态、悲剧内容、悲剧价值可以看出,作家对人生、对人性、对青春深沉的哲学思考,对小生产者偏狭自私的性格、对几千年“传统习惯”的批判,表明了孙犁在创作上现实主义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铁凝 《新读写》2011,(7):82-84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日: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6.
孙犁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决定了其小说具有众声喧哗的复调特征。《铁木前传》就是突出的例子。《铁木前传》的显性主题是为合作化运动呐喊助威,但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其个性解放的隐性主题。  相似文献   

7.
《铁木前传》是孙犁创作于50年代中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发表以来颇多争议,但往往各执一词,未能探究其真正含义。实际上它集中体现了孙犁思想的内在矛盾,是其矛盾的艺术解决。一方面在表面上孙犁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另一方面在深层次上孙犁又对人本主义个性自由思想充满向往,因而,作品中充满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使这篇小说成为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8.
孙犁的作品诗思如火,情真意美。他“不一定妄想超越别人,但是他希望向读者提供一点新鲜的东西,就是希望在艺术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他的创作实践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 第一,独特的感受。孙犁的作品浓郁的抒情洋溢其中。这种抒情,来自于作家对他笔下人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和熟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家乡人民正直、朴质、勤劳、善良的可贵精神,家乡人民在艰苦斗争生活。正义战争中的不屈表现,激发滋养了作家“爱”的思想,因而他能够更深刻更本质地理解所要描写的人物和生活。无论在他的战争题材小说《荷花淀》、《嘱咐》中还是在他的现实小说《铁木前传》中。作者都把挖掘人民心灵深处的美作为重笔来写。而战争过程,农村政治运动则几笔带过。他把小说作为“思想感情的体现”。 第二,精巧的构思。孙犁捕捉生活形象的方式很独特。他具有“诗人气质”,他往往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那一部分,最打动自己的一瞬间,加以精巧的构思,浓墨重彩地描写。孙犁小说善于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或事件最重要最特殊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让读者通过这样鲜亮的环节,去抓住整条的环链,看到全部的生活。而人物思想性格非主要的特点、不鲜明的地方则坚决地舍去,以期达到构成质朴、单纯和完  相似文献   

9.
【名家档案】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薄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相似文献   

10.
一、抓取鲜明夺目的生活环节孙犁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大都写得紧凑集中、简练短小。每个短篇,少才四五千字,多则七八千字;《钟》是孙犁短篇中最长的了,也没有超过万字。两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不足五万字,《村歌》只有三万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孙犁却突  相似文献   

11.
孙犁的《铁木前传》作为十七年文学中一部特殊的作品,以大的时代背景为主题,在合作化叙述模式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在特殊时期对人性的挖掘,小满儿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更是寄托着作者对人的同情,使作品成为孙犁人道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人们曾对“十七年”文学的创作成就给予了比较多的批评与否定,但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小说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贡献出了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和《三里湾》、《铁木前传》、《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经典作家作品,以及“山药蛋派”、“荷花淀派”、“茶子花派”等当代文坛上仅有的几个文学流派,在表现当时农村生活状况和农民精神面貌的同时,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农民形象,在民风民俗描写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也越来越受到文学史家和文学评论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要真正认识孙犁,解读他建国后的病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或者说,“病”是阅读孙犁的一个关键词。孙犁的病并非无端“突发”,而是源于他不适应左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大都市的生活环境,也与个人生活情感中的矛盾冲突密切相关,最根本的在于孙犁内心中生命感性欲求与社会理性规范之间的难以调和,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的写作及中止,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孙犁当时特定精神状态的反映与折射。探析孙犁的病因病况,可以引发我们对关于社会和人性等许多关乎文学的重要问题的深沉渺远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孙犁爱书     
孙犁是一位爱书人。孙犁形容清代藏书家黄丕烈说:“他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好像接触的不是书,而是红颜少女。一见钟情,朝暮思之,百般抚爱,如醉如痴。偶一失去,心伤魂断,沉迷往返,毕其一生。”其实,这番话形容孙犁自己也是非常恰当的。孙犁确实是一位特殊的、对书籍极注情感的爱书人、藏书家。这是我读了《孙犁书话》、《书衣文  相似文献   

15.
李平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十七年”间的文学创作成就给予了比较多的批评与否定。近年来,人们发现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无是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小说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贡献出了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和《三里湾》、《铁木前传》、《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经典作家作品,以及“山药蛋派”、“荷花淀派”、“茶子花派”等当代文坛上仅有的几个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6.
《铁木前传》是孙犁的重要小说作品,九儿和小满儿是其中两个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九儿平凡质朴,勤劳善良,积极向上;小满儿美丽聪慧,却好逸恶劳,自甘堕落。通过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时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亡人逸事》是作家孙犁悼念亡妻的一篇散文。文章回忆了从说亲、相亲、婚后到妻子临终的一些生活片段,在真实的细节描写中展示了一位辛勤劳作、任劳任怨、知足乐命的中国传统妻子的形象。《亡人逸事》文字质朴,叙述清晰,似乎一望便知,勿用深究;实际上文章言简义丰,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不少。正如作家苏北说:“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看孙犁的文章简直没有什么难的,仿佛玄机全无。倘若自己一试,却满不是那个味。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不会读懂孙犁的。”因此,本文且从《亡人逸事》的结尾艺术来做一点探析。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将作家孙犁写的《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选作阅读教材。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跟教科书的编者有同样的感受:文章“说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因为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经验谈”,它对学生的写作,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所以,我们在钻研教材时,除了领会文章阐述的道理之外,还十分认真地琢磨孙犁同志在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经过反复学习,我们感到孙犁同志的这篇文章本身的语言,在锤炼上有着明显的欠缺,因而对教科书的编者在“自读揭示”中所作的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小说"中的问题女性转化故事是作家在一种"时代共名"日趋强势状态下创作的,但细心解读《铁木前传》、《"锻炼锻炼"》中富有代表性的女性转化故事,可以发现这背后包含着作家思想和观念的真相,感受到"时代共名"状态下透射出的难能可贵的人本光芒。  相似文献   

20.
小满     
<正>二十四节气中,有几个,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是其中一个。最初认识小满,是读孙犁先生的小说《铁木前传》,里面有个人物,名字叫小满,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性格活泼,挺招人喜欢的。她和孙犁先生以前笔下的女人不一样,甚至有些另类。我猜想,孙犁先生给她起这样的名字,就是让她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更充满对爱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吧?而只有在这样年轻的时候,才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