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他的艺术是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反叛,但却在无意之间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念、表现方法趋近,这反映出西方现代艺术不再追求对自然的"摹仿",而转向了主观的表现。在塞尚的画中,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奇特地汇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吴柯 《文教资料》2008,(32):70-71
林风眠先生创造的"风眠体",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反对摹仿传统的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借鉴而不摹仿是他的原则.他结合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以瓷绘、戏曲、皮影戏及敦煌壁画为形式来源,各取所长,结合东西方的绘画艺术,以中国传统文人画为题材进行艺术形式上"中西调和"的探索."风眠体"对于构图、色彩与造型的安排运用方面对传统进行了突破改造并加以运用.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使其艺术带有强烈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美术史上以塞尚为一个分水岭,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也由此而来。塞尚的艺术第一个冲破了文艺复兴传统的束缚,使西方绘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塞尚认为绘画是要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画家应该根据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经过重新安排,在画面上创造"第二个自然"。他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要求把客观物象条理化、抽象化,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迟敏 《华章》2013,(32)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中国传统绘画面临着与西方及其他地区的艺术文化碰撞。谈到把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创作画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林风眠。林风眠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中西融合的主张。“他所说的融合,在技法上是主张中西艺术优势互补,取西方绘画造型能力之长,以补中国传统绘画在对自然和人物形象客观真实塑造及表现方式之不足,而避免西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绘画形式的过于强调形似或如实描写,而在主观情意表现方面之不足,以及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有时过于脱离对广大群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审美理想是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不拘泥于"形似"、不"摹拟"自然,着力于事物内在神韵的把握和主观情怀的传达,构成了中国古典绘画"心理和谐"审美理想的整体结构.在西方看来,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加工完成这一精神飞跃,才能真正表达美的"形式和谐"的最高境界.但不论东方和西方,欧洲与中国,都把"和谐"作为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6.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他提出"中西调和"的理论发展中国的现代绘画,目的是通过吸收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使中国的现代艺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中国艺术向现代转型。他选择的方法是以西方艺术作为参照系,但又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从而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林风眠的"中西调和"理论由民族艺术的现代化、东西方艺术的融会、情感与理智的相互平衡及个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等命题的组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西调和"理论的框架,开创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形"与"神"是中国绘画造型理论中精髓,这就要求我们看清绘画的时代性,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理论思想,学习西方绘画技巧,并能够巧妙的运用在中国画里,使中国绘画"有形"、"有神",有我们传统特色,更加具备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张岱年先生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或"国学大师"),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哲学的"大师",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在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上,开创了"综合创新"之路:他主张逻辑是西方形式逻辑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西方逻辑、中国古代名辩学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而他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综合型"的逻辑观的基础上,他提出通过对西方逻辑和逻辑分析法的引进,而能合理地运用西方的"逻辑解析法"(概念分析法和问题分析法)于中国哲学的概念化、范畴化和系统化的——"现代化"进程之中,建立了中国哲学之固有的义理体系。但他的哲学方法论并没有把西方的"逻辑解析法"当成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而又能在中国哲学实现"逻辑化"、范畴化和理性化的同时,也在本质上保有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如名辩学)的本土特质。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文化观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康有为的文化观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过渡文化形态,它开启了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河。康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吸纳外国优秀文化的先行者,他在向西方寻找文化真理时并未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他构建的中外兼容的文化思想体系,犹如流淌的河、博大的海。通过解读他的文章理论、书法理论和绘画理论,可以小见大,在文化学上有"以蠡测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在表现上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油画重"理",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油画成为西方人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绘画重"意",始终表现着传统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西方油画重视客观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而中国传统绘画则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内心精神世界流于意境之美,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  相似文献   

11.
对波洛克艺术作品中狂野和神秘的原始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逊.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的代表。他运用极具野性的创作热情和反传统的绘画方式创作出大量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开拓了"行动绘画"的先河,而且一度推动西方现代艺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西艺术交流始于明清,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是"西学东渐"。明末清初,传教士的进入促进了西方古典主义写实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融合与发展,一改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及线描风格。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集中在记实性,其中发展较为瞩目的题材包括装饰性壁画、人物风俗、人物肖像、战功图及祭祀等。本文以《乾隆皇帝大阅图》为研究对象,从造型、明暗、构图及透视等方面详细阐述西方绘画技法对中国画的影响,认为西方绘画技法促进了中国画对光影元素的运用、明暗和透视法的兴起以及色彩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艺坛中,吴冠中是最引人注目的画家之一。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装饰绘画的特点。他将工艺设计中的形式美因素和装饰绘画因素融合到国画创作中,从而形成其国画作品的审美形式特征,这一特征具有鲜明的装饰形式美或唯美倾向。传统的中国画是以笔墨、传统、文人画为主,而吴冠中的彩墨画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中有诸多可视因素,如画面中点、线、面、色彩、黑白元素的运用,并且通过聚散、疏密、强弱、虚实以及变化来丰富画面的装饰美感,表现了东方艺术特有的意境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形式美、现代美。  相似文献   

14.
赵无极是一位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当代抽象主义绘画大家。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彻悟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赵无极的艺术历程给我们剖析了东西方文化结构在相悖的情景下而得以戏剧性结合的秘密。他的成就为当代志在探索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黄独峰是山水、花鸟和人物兼而能之的大家,在艺术实践中,他清醒地看到了笔墨除塑形写貌之外,还有其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性。此外,黄独峰先生深知传统绘画中精神性表现的至关重要性,他在如何看待中西绘画相互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卓识远见,他在提倡学习西方绘画的同时,始终强调要把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发扬光大,他表现的题材广泛,已突破了“四君子”的束缚并且首创了神仙鱼的艺术形象。他坚持的是“亦古亦今、中西兼融”的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是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绘画的典型代表,在19世纪西方画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浪漫主义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文艺思想、创作题材、美学形态和表现形式在美术史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他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他主宰着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本文旨在通过两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不同特征和表现来认识东西方两种浪漫主义绘画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17.
西方把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世界看作"文化的他者",充满了怀疑和敌意。西方的这种对东方的认识和殖民主义有密切关联。萨伊德揭示了所谓"东方主义"就是为殖民主义服务的知识-权力复合体,其作用是为西方制造"东方"。同时,受到殖民主义的影响,东方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被殖民化的认同",这就造成了东方国家无法正确地认识自我。中国近代以来激进的反传统主义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人画从边缘到主流的这种绘画史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画的出现一开始就体现了是以牺牲了中国民间画工画和宫廷画传统绘画的写实性为代价的,并由此改变了中国绘画的演变之轨迹,没有成为像西方那样的写实绘画。文人画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一方面提升了中国绘画的地位,但另一方面,其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不顾绘画的本体,极力贬低绘画技法的作用,将文人们所说的'神'强调到了极端,由追求"逸笔"而导致笔墨的草率,使得中国绘画的最本体的东西———造型,从此走向衰微与没落,也使中国传统绘画从明、清逐渐走向末路。虽然清代的'四王'力图挽救此局面,打出了'复古'的旗帜,然而没有抓根本,最终中国传统写实绘画衰落。  相似文献   

19.
<正> 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受到西方绘画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冲击和挑战,绝大多数画家都认为,中国画必须吸收和融合西方绘画的表现技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只有极少数画家强调,中国画和西画是两个不同的绘画系统,充分保持各自的特点,才是发展的光明大道。潘天寿是这极少数画家之一。他在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上,都不曾借鉴西方绘画的一兵一卒,而是从渊源流长的传统绘画里获取变革的灵感,以极富个性的艺术创造,开拓了中国画的新境界,将中国传统绘画向前推进了一步。潘天寿的创作经  相似文献   

20.
写实绘画源于西方,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在中国,写实绘画曾经在历史上扮演过拯救民族危亡和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角色,而在"绘画死亡"似乎成为事实的今天,中国艺术家仍然在探索着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光明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