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13年4月22日起,雅思考试官方备考课程——"雅思之路"升级版正式上线。该课程由雅思考试的主办方之一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大陆由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运作)打造,是针对雅思考试的官方在线备考与练习资源。在广泛听取使用者反馈的基础之上,升级版雅思之路在界面设计、内容安排方面较旧版本有更多提升。升级版"雅思之路"从考生需求出发,按听力、阅  相似文献   

2.
英国文化协会教育服务部一等秘书凯文·麦克拉文(Kevin McLaven)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雅思考试在印度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托福考试,印度成为仅次于德国和中国的第三大雅思市场。去年参加托福考试的印度考生有7万人,而参加雅思考试者达到16万人。英国文化协会的目标是2008年印度雅思考生人数比2007年增长36%。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高考人数总计723万名,其中农村考生为398万名,占55%,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对此,有专家认为,这个变化说明我国城乡教育发展趋向协调;预计在未来10年内,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群体将集中在农村,走进高等学府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会相应扩大。  相似文献   

4.
雅思年度全球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共有36万余名考生参加了雅思考试,比2001年增长了67%,预计2003年考生数目仍将持续增长。在中国,考生人数也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参加雅思考试当作扩大工作机会,确保个人今后发展的渠道之一。近日,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代表副总裁Greg Gallaugher(Mr)、全球考试主管Ann,MarieCooper(Ms)、考试专家WandaRus-ek(Ms)、英国文化协会英国总部代表英国使馆全球雅思考试主管AndyWilliams(Mr)、Ro-bLyFleS(Mr),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区代表中国区考试主管JaneHenry(Ms)及中国区考试部副主管Emmastubbs(Ms)等雅思考试主办方主要负责人集体亮相北京,就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全国高考人数仍将超过1000万人。与此同时,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今年山东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为70万余人,比2008年减少了约8万人,减少幅度超过10%;河南省今年高考考生总数为96万人,比去年减少2.9万人,出现连年考生人数高涨后的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6.
一份来自英国驻华使馆的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国大陆2006年参加雅思(IELTS)考试人数巳超过11万,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幅达40%.目前,认可雅思的美国院校已接近900家,其中包括8家常春藤大学联盟中的7家.  相似文献   

7.
陈卓 《海外英语》2014,(11):126-127
雅思(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简称IELTS,中文名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是由英国文化协会(The British Council,即英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CESOL)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 Australia)共同举办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为了去英国、美国这样的主流国家求学深造而参加雅思考试,他们急需行之有效的雅思备考技巧。笔者从事雅思教学多年,深知在雅思的听说读写四项考试中,中国考生的弱项是写作和口语,而强项是阅读与听力,其中阅读是最强项。在对2013年度参加雅思考试的主要国家考生雅思成绩的统计中,中国雅思考生的总评分为5.5分,其中听力5.7分,阅读5.9分,写作5.2分,口语5.3分。可见中国"烤鸭"们要想提高雅思成绩,阅读是重点突破项目。此文中笔者从制约考生阅读分数的文章长难句出发透析雅思阅读,帮助广大""烤鸭""建立自己的雅思阅读备考之生存地图。  相似文献   

8.
陈卓 《海外英语》2014,(10):93-94
雅思(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简称IELTS,中文名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是由英国文化协会(The British Council,即英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CESOL)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 Australia)共同举办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将孩子送到英美这样的英语国家求学,参加雅思的考生数量迅猛增加,他们急需有效的雅思备考技巧。笔者从事雅思教学多年,深知在听说读写四项考试中,中国考生的软肋是写作和口语,而最强项是阅读。该文从基础着眼透析雅思阅读中的词汇,为帮助广大"烤鸭"建立自己的雅思备考生存地图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数据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723万 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723万名,较去年净增110万名,增幅为17.9%。在参加全国高考的665万名考生中,文史类考生219万名,占32.9%;理工类考生357万名,占53.7%;文理综合类考生89万名,占13.4%。今年报名人数的增量为历年之最,增加的主要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占增量的82.7%;女生报名人数进一步上升,今年为322万名,占报名总数的44.5%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为398万名,占报名总数的55%。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国际化标准考试,雅思登陆中国已有35个年头,中国雅思考生人数已占全球考生人数的五分之一.然而,面对这样庞大的考生群体和积极的考试意愿,学界对这其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从语言测试学的反拨效应理论出发,提出应该积极开展雅思反拨效应的本土化研究,并指出大致研究步骤和几个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善 《教育》2006,(14)
950万人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950万,创下新的历史纪录,与去年相比,增加了83万人。其中,667万名应届生占了总数的70%。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约880万名,占报名总数的93%;其余70万人参加其他类型的考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出国留学和移民人数的增加,中国大陆雅思考生数量在逐年递增.但中国考生在雅思学术写作中表现欠佳,主要表现是语言和认知的输出能力较弱.而雅思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篇结构,可为雅思学术写作教学提供绝佳的素材和范本.因此,探索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国考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躲过学费上涨.英国近期掀起一股入学申请潮,申请人数创下纪录,但近23万学生今年将与大学无缘。  相似文献   

14.
酷玩     
【数字】8小时辽宁省出台政策,首次明确规定高中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每天不能超过8小时。140万今年,全国共有140万考生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较去年增加13%,创下了过去10年新高。  相似文献   

15.
雅思口语考试考查考生在真实语境下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以中国雅思考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雅思口语考试的内容、形式及评分标准,分析中国考生雅思口试分数偏低的原因。考生欲提高雅思口试成绩,词汇方面要注重掌握口语"亮点词汇"、"话题内容性词汇"和"非内容性词汇";语音学习方面要掌握发音技巧,加强语音语调的模仿;考试"输出"信息时,观点要鲜明,思路要清晰,表达要流利,"输出量"要适中。  相似文献   

16.
考试信息     
《中国考试》2004,(7):57-59
2004年高考报考人数、招生人数 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超过700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400万人,比2003年增加20万人。 为确保高考安全与招生公正,教育部推出7项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对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所有试卷保密室必须全部达到规定标准;各省级教育行  相似文献   

17.
正据英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英格兰中小学学生数量预计在2023年超过800万,达40年内最高峰。2014年,这一数值为710万,如此增速将给英格兰中小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未来10年英格兰公立学校的新增人数将达到100万,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值。此外,目前英格兰教育系统中约有714.3万名注册学生。预计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之友》2006,(4):61-61
2005年全国共有867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504万,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首战告捷,高考违规率下降为万分之三点五;今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达千万,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度化,形成公开透明的招生录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南昌教育》2004,(6):29-30
今年全国高考人数总计723万名,其中农村考生为398万名,占55%,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对此表示:“这个变化说明中国城乡差别在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趋向协调,从过去的不正常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20.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是英国提供教育机会与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开展工作,积极促进思想碰撞与知识交流,构建英国与各国人民相互信任的关系。它于1943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办公室,目前在中国大陆共有4个办公室。在北京作为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开展工作,在上海、广州和重庆作为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工作(下文如无特别说明,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BC为同义使用)。为深入了解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及其在中国开展的工作情况,本刊对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参赞苏珊·米娜(Susan Milner)进行了专访。访谈中,苏珊对英国教育改革、中英两国教育合作交流项目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