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郭华 《中国教师》2015,(2):93-94
<正>2015年1月8日晚8时整,黄济先生仙逝。2010年7月我们在英东楼为黄先生过90岁生日,欢快情形似乎还在眼前。总觉得,黄先生还没走,在英东楼里、在校园里,也许还会迎面遇到;也许走着走着,背后传来一声呼唤:"郭华同志,郭华同志。"黄先生比我年长45岁,94岁高龄。在黄先生病重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黄先生会先我而去;他那么健康,那么开朗,会一直是我们可敬可爱的黄先生;至少在我生  相似文献   

2.
檀传宝 《中国教师》2009,(19):23-24
<正>黄济教授是我的恩师。能从黄先生学教育是我一生的荣幸。我是于1991年秋在北京师范大学上研究生的时候,在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原理课上第一次正式见到黄先生(校园路上常常遇到蹬三轮的黄教授当不算"正  相似文献   

3.
<正>初次听到先生的名字,是在石中英老师的"教育学原理"课堂上,那是2001年的春天,我读大一。"我的老师黄济先生"是石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讲到某个教育概念或教育问题的时候,黄济先生的观点会被引用;讲到为学为人之道时,黄济先生的事迹则会被拿来做例证。十几年过去,石老师那自豪而仰慕的语气,仍然清晰地印在记忆里。当时就想,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能有这样神奇的魅力,赢得学生如此的敬仰?后来读过先生的《教育哲学通论》,听过先  相似文献   

4.
<正>我和黄济先生结下善缘,首先是他的尊名和他的那本奠定改革开放之后教育哲学学科基石的《教育哲学初稿》,而得以见到黄先生并聆听他的教诲,则始于1991年。那年的10月,我跟随我的硕士生导师王汉澜先生到北京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举办的《教育学丛书》编写(大纲)讨论会,在会议上荣幸地认识了黄先生。当时,黄先生穿着灰色的中山装和深蓝色的裤子,戴着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一开口首先就是一句浓厚的山东口  相似文献   

5.
<正>黄济先生匆匆离世让我们心碎,中国教育界少了一位学术大师,少了一位对众多后学倾力提携的德高望重的长辈。对我来说则又加了一层深深的遗憾,我多次去看望他主要是请教学术问题,从来没有正式向他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诚盼黄老师在天国能听到我向他倾诉的心声。黄先生是一位对我一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师长。我在读大学本科时,他为我们班开设了老解放区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等专题研究课。1964年我毕业留系工作,"文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黄济教授90华诞,我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他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我与黄济同志认识已半个多世纪。自从1956年我从苏联回国,分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工作,我们一直同事到今。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2010,(15):F0002-F0002
<正>黄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在国内享有盛誉。他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8.
<正>惊闻黄济学长仙逝,无比悲痛,彻夜难眠。我所以称黄济为学长,因为我们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统称北师大)教育系的校友。他1946年入学,我1949年入学。如果他1948年不离校去解放区,我们不就是先后同学吗。说是学长,其实也是师长。我1956年从苏联回到母校,就在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工作。当时教研室主任是王焕勋教授,副主任就是黄济。我虽然在苏联学的是教育专业,但食而未化,对教育理论没有深入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1981-1982年间,我就曾有幸当面聆听黄济先生讲授教育哲学(据我所知,这是1949年后在高校第一次开设教育哲学课程),但作为晚辈,与先生的直接接触非常有限。而就是这有限的接触,使我对黄先生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胸怀和人格有了切身的体悟。1995年10月,我出任北师大教育系副主任,分管科研、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工作。任职后不久,就得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课题申报在即。在当时,我只是一  相似文献   

10.
<正>我虽是黄先生93届的博士生,但在我成为先生门生之前,就早已被先生的学识与人品深深地感动了。在学识方面,先生是学界公认的泰山北斗级学术宗师。先生所著《教育哲学初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教育哲学教材,其后先生持续勤奋地在这一学术领域深耕细作,到《教育哲学通论》的出版,先生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严谨完善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于建福师弟的文章,《耕耘在教育哲学的田野上——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黄济先生一直以"一曰勤,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为座右铭。先生一生勤勉,最后可以说是牺牲在工作上——94岁高龄的黄先生不仅老骥伏枥、笔耕不止,他的溘然离世竟是因为希望改进睡眠质量、提高写作效率而多食了一些安眠药,因而在如厕时瞌睡导致颈部骨折,进而住院牵引、导致并发症……先生之"勤"德,自不待言。黄先生一生谦逊,虽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国学教育等领域建树良多,但却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称自  相似文献   

12.
黄济口述史     
<正>定价:66.00元本书是新中国教育哲学奠基人黄济先生讲述的本人的教育、生活经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专门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樊秀丽副教授整理,图文并茂,从黄济先生个人的人生历史来反映民国末年至今的中国社会与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黄济教授90华诞,我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他健康长寿,阖家幸福!我与黄济同志认识已半个多世纪。自从1956年我从苏联回国,分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工作,我们一直同事到今。当时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是王焕勋教授,副主任就是黄济同志。他们两人都是从华北联合大学并入中国人民大学,又从中国人民大学调整到北京师范大学来的。  相似文献   

14.
<正>黄济先生已驾鹤西去,教育界的悲伤层层叠叠。心中酸楚,几次提笔,放下,怀念涌动。这篇小字,写得不易。面对一个高山仰止的学者,一个普通平凡的晚辈,究竟怎样的文字才是合适的呀?我不是先生的入室弟子,但算是他的学生,尽管他不一定记得我。但我和所有的84级教育系同学一样,想起来心中便泛起骄傲和幸运。大二的时候,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的90多名学生,在北师大教七203教室,迎来了我们共同的教育哲学老师——黄济  相似文献   

15.
骆风 《中国教师》2015,(2):85-87
<正>1982年我大学毕业到洛阳师范学院工作,"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半年之后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从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师转到教育学心理学教研室担任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工作。我在参加北师大教育系的教育基本理论函授班过程中开始一步一步了解教育学,弥补专业上的严重不足。那些年头教育学的专业书籍稀缺,我有幸读到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初稿》,如久旱遇甘霖一样心情十分畅快,但有许多的不懂和懵懂,便写信请教这本书的作者,黄  相似文献   

16.
黄济先生(1921-2015)是1978年来以来中国教育哲学重建和发展时期的重要开拓者、引领者。黄济先生教育哲学的核心特征在于熔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于一炉,体现在他众多的哲学论述当中。价值立场上,黄济先生继承儒家研究人之为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传统,探索“人的解放”问题;他又秉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把人置于社会现实中去,强调人的解放所需的社会条件。思维方式上,黄济先生走入历史、重视经验,坚持儒家的中庸之道,希望从各种极端的、对立的思想主张中,寻求一条新路;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给黄济先生以批判改造各种偏面思想认识的方法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从历史经验中生发智慧,与时俱进。总体上,在黄济先生教育哲学思想中,儒家进取、务实、包容的品格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批判性交相辉映,二者共同形成黄济先生教育哲学论述的思想风格和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教育理论家黄济先生是我校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先生1921年7月20日生于山东即墨,幼年失去双亲,随祖母长大。由于家境由盛而衰,他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涯时辍时续,历经艰辛。小时曾读私塾6年,学习四书五经和子集之类的书,从而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古汉语根底。1936年考入青岛私立礼贤中学,1941年毕业后因家境困窘而辍学回家当小学教员。1943年继续读高中。1946年—1948年,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进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在学生运动和进步同学的影响下,黄先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8年7月,他由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介绍进入解放区,入华北大学一部及二部教育系,开始系统地学习、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毕业后即留校工作。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乃转入人大教育学教研室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又随人大教育学教研室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教育学教研室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18.
<正>黄济先生是我恩师的恩师,我是黄济先生的徒孙,亦是先生的学术助手。2011年8月,我进入北师大学习,师从石中英教授,并开始担任黄济先生的助手。初见黄济先生,我称他为"师爷",先生以为不妥,希望我称之为"黄老师",而先生实为我老师之老师,故我不敢"从命"。先生略加思量,建议去掉"黄老师"的"师"字,改称其为"黄老"。先生对我的称呼最初为"小于""同志",后来也称我"贤契"或"小鬼",不同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文化论坛》学术顾问黄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8日晚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黄济,原名于鸿德。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21年7月20日生于山东省即墨县。1946年至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1949年华北大学教育系毕业。黄济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特别是在"文  相似文献   

20.
我爱师大     
黄济 《中国教师》2012,(20):7-9
木铎金声,百又十年。2012年金秋九月,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110周年华诞。自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起,北京师范大学在这百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师资,师大的各个学科,尤其是教育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值此110周年庆典之际,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泰斗黄济先生,回顾他亲身经历的师大历史,与我们分享师大与我国教育学发展的荣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