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语文课,我在教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带领学生欣赏朗读课文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我喜欢这个句子:‘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这个‘顶’字用得好,说明小鱼儿是逆着水游过来的,要用力,所以用了个‘顶’字。”听后,我随即提醒他,请注意后面这几个字:“明镜一样的水面”.说明水是不动的。谁知孩  相似文献   

2.
“昨晚和爸妈大吵了一架,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他们‘大规模’吵架,上网是导火索。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了解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行为,总要我按他们的意思去做事?我不是躯壳,我有心灵会感觉,我有大脑会思考。他们总是这样教训我:‘我像你这么大时,已经一个人背着行李上山下乡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现在的‘叛逆’,在他们眼中叫‘混’;我们现在的标新立异,在他们眼中叫‘胡来’。年龄差距所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我们之间的矛盾是必然的。可他们终究是我的父母,到最后我们还是会和平的,…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12,(6)
一家店里来了三个客人。店主笑着问他们要买什么。瘦大爷说:“我要的东西‘远看像座山,近看不是山,上边水直流,下边有人走’。”胖叔叔说:“我要的货‘又扁又圆肚子空,有面镜子在当中,人们用它要低头,摸脸搓(cuo)手又鞠躬(ju gong)’。”  相似文献   

4.
“‘集体英雄,式的教育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缺失教育家?》(《教师博览》第4期转载的《光明日报》文章)引用顾明远先生的话说,"有13亿人口,2.5亿学生的当代中国没有教育家,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也是与事实不符的"。而我却认为,建国58年,有13亿人口的当代中国却还没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更是"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作为一个工作了半个世纪的中学校长,我亲身的感受却是当代中国确实很不容易产生教育家。而该文在最后提出的"我们更需要依靠‘集体力量’,造就‘集体英雄’式的教育家",我则非但无法赞同,而且简直还要反其道而行之的。  相似文献   

5.
“央视有个节目叫《对话》,他们给我做了期访谈,给那期节目起名字叫‘狂人马云’.结果后来每个人都说马云很狂。最后他们得出了个结论——‘创业就要狂妄一点’。但是我并不觉得我们狂妄,只是我们要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而已。”马云在提到自己当初的创业梦想时说。  相似文献   

6.
幼教拾贝     
鲁迅论儿童家庭教育鲁迅在批判封建的家庭教育时,对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提出过精辟的见解,即理解、指导、解放六个字的原则。理解,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懂得幻想、好奇心、喜‘动’不喜‘静’、喜‘诚实’不喜‘诈’等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具体、形象、有趣味的教育方法。将儿童看成‘缩小的成人’,一味要他僵化,‘少年老成’,是有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指导,即‘长者须是指导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要和孩子取平等的态度。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强制命令以至打骂的方法,进行压服。解放,鲁迅认为‘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须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7.
张志公说:"语文教学在普及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1]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乐于写。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作文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写"的状态进入"我要写"的佳境呢?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8日,中国京剧院在台北国父纪念馆舞台演出《红灯记》。看戏之前,我刚好遇见批准这次来台演出的台湾最高教育主管曾志朗。曾志朗听说我当晚要去看《红灯记》,很高兴地说:“好看啊。不过他们对台湾不太了解,为了‘体贴’我们,把台词都改了,‘共产党’改成‘革命党’三个字,说是不要‘刺激’我们;我就批示,根本不需要。共产党就共产党嘛,什么时代了。”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学院潘启富教授推出了创新之作——《元点上的思考》,副标题是"写给公众和家长的教育学"。此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什么要写这本特别的教育学?作者的理由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作为‘利益相关人’,他们有权参与;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商品’,作为‘消费者’,他们有‘知情权’。他们不仅仅是要‘看热闹’,还要‘看门道’。时下教育学的专著  相似文献   

1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家长,我常同孩子一起读人生之书。翻开第一页,我说: “‘我’字最难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我’活在世上,才有意义。‘我’还必须随时保持清醒,要自省、自警、自勉、自律。‘我’走在路上,才有信心。”孩子渐有所悟,我义说: “‘你’和‘他’两字也不好学。大多数人把‘你’和‘他’看得不那么重要,事实果该如此吗? 先得把‘我’‘你’‘他’三字连在一起读。从每个人看,‘我’就是‘我’。可‘我’同时也是谈话对方眼中的‘你’。又同时是许多相识不相识者眼中的‘他’。自称‘我’的只有一个。每个‘我’在其他人眼里都是‘你’和  相似文献   

12.
“‘班班通’正在让我的孩子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地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一位学生家长介绍道,“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前两天甚至告诉我暑期要预习五年级的知识,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得知:编故事识字的方法很受学生喜爱,并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编故事识字的方法多用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富于想象,许多字他们都会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识记。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听一遍就能讲下来,若是让他们编故事,他们也是有一套的。如我在教“梅”字时,就有学生这样编故事识字“:我家有一棵树‘木’,它开花了,我‘每’天都去看花,奶奶告诉我那花是‘梅’花,我记住了‘梅’字。”而“杨”字学生这样编故事“:小明端一碗汤不小心碰到树‘木’上,‘汤’洒了,我…  相似文献   

14.
一(四)班有个小朋友叫“罗兰”,我想:世界上发明第一枚邮票的人不是叫罗兰·希尔吗?我把这告诉了她。我还问她:“你觉得是‘罗兰’好听,还是‘希尔’好听呢?”罗兰想了一下,说:“还是‘罗兰’好听一点,因为是我妈妈给我取的。”我说:“我叫你罗兰·希尔好吗?”她笑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搞错了。英国人的姓名和我们中国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把姓放在后面,名字放在前面。‘罗兰’是他的名字,‘希尔’是他的姓。不过,台湾有个女作家也叫‘罗兰’。”哇,一下子冒出了三个“罗兰”,真有意思。我的名…  相似文献   

15.
盖盖锅锅 《音乐世界》2013,(19):119-121
表面背后的无形压力 对于新专辑《COUPD’ETAT》GD是这样说明的“我想诠释的‘COUPD’ETAT’的意义,不是让没有权利的人们和有权利的人们改变,而是有权利的人们会开口并且怀有‘我能做到’的思想。人要超越的对象其实就是自身,一直都是以打破自我、突破自我为目标,所以这次我才定下了‘COUPD。ETAT’这个专辑名。”另外,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要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要改变那种‘学生必须刻苦学习’的陈旧观念。把‘学习’和‘刻苦’连在一起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它一方面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视学习为畏途;一方面又给孩子的父母、教师造成误解,把逼迫孩子‘吃苦’当成了自己的神圣职责。他们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教育孩子;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约束自己,勤勤恳恳地逼迫孩子‘刻苦’。他们认  相似文献   

17.
三个我     
<正>一天,孙子问爷爷:"什么是灵魂?"爷爷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爷爷的爷爷讲给爷爷听的:"据说我们身体里有三个‘我’,这三个‘我’引领并保护着我们度过一生。第一个‘我’是最冷酷的,是周围人看得见的。第二个‘我’是最温暖的,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看到。第一个‘我’和第二个‘我’总是在为对人的控制权而争执,他们的斗争唤醒了人们内心的怀疑和恐惧,而只有第三个‘我’才能协调前两个‘我’,使他们和谐相处,没有人能看见第三个‘我’,有时我们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拆拼诗     
相传有三个秀才来到杭州清和桥游玩,时近晌午,三人同进饭店吃饭。店里莱肴只有三种:豆腐汤菠菜,红烧猪肉块,黄豆煮成菜。因众口难调。各自口味不一,买什么菜下饭争执不下。最后商定分别以“清和桥”三字为题,将这三个字左右拆开,声旁读音和原字相同,形旁又与一字拼成一字,做一首选择菜肴的打油诗。并且要求整首诗有字、有义、有情、有景。秀才甲沉思片刻,便欣然命笔:“清——有水便是‘清’,无水也是‘青’,去水加争即是‘静’。静静水,人人爱,我要豆腐汤菠菜。”秀才乙一听,也不甘示弱,“和——有口便是‘和’,无口也是‘禾’,去口加斗即是‘科’。科科中,人人爱,我要红烧猪肉块。”最后但见秀才丙眉头一  相似文献   

19.
有个小学生曾悄悄对我说:“我爸和我妈不研究我的‘心理’,我倒在‘研究’他们的‘心理’呢!”接着,他告诉我:什么情况下可以向父母要钱;什么时候可以让父母去买平时不肯买的东西;找什么机会可以拿出不好的成绩单给父母看而不招致指责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同父母交往时得出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乘车     
曲折地表述不情愿让座之意:第一,用托词——老师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但他们没说是应该先‘尊老’还是先‘爱幼’;第二,用动作——待他们走近之时起身对着空气朝我的座位做个‘请’的姿势。此文还需要升格:通过乘车表现社会和谐主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