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扬州社会经济十分发达,素有交游传统,为江春社会网络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此外,江春自身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结交名流权贵的公关手段,是其社会网络形成的现实条件和动力。江春通过广建园林别墅、举行诗文之会、邀人观戏等方式,不仅结识了一大批各界名流,而且通过其社会网络也促进了扬州文学、戏剧、园林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丰富和繁荣了扬州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成为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平台,对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进一步提升其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从技术、制度等方面入手,推动公民社会正确网络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它既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应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4.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为构建出理想的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对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对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考量成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及整体网络的属性,关系维度关注成员之间联系的情感质量,认知维度着重成员之间联系的认知质量.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包括环境构建、结构维度构建、关系维度构建和认知维度构建四方面,环境构建包括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资源的选择;结构维度的构建从学习者和助学者两种角色类型着手;关系维度的构建包括建立快速信任、制定规范与惩罚和明确义务与责任;认知维度的构建从培养共同愿景和共享语言两方面进行.本研究对理想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的实践研究表明,经过策略干预后形成的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有如下特点:第一,基本属性如密度、互惠性、传递性、网络效率等值有所增大;第二,学习者有较高的点入度和点出度,整体网络的中心势较低,整个社区的权利并不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第三,对凝聚子群及核心—边缘结构的分析发现,社区存在意见领袖,对社区的学习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网络民意的发展,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公共领域”。网络民意生成的虚拟性、表达的直接性、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内容指向的公共性等特点都暗含着公民社会的基本精神。网络民意的客观、公正、理性表达有利于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但是网络民意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也会危害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因此应规范网络民意,积极引导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James Paul Gee认为人们使用话语实际上是在创建或重构社会身份、社会活动和社会机构。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网民们是如何通过网络话语这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表露、建立和识别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态度。  相似文献   

8.
徽州商人“贾而好儒”社会地位的获得受到家庭、店铺、宗族等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徽州商人们学习商人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将传统文化价值观内化,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商帮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群体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次级社会群体。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网络社会群体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成为网络社会群体形成的诱因;个人需求则是推动网络社会群体成长的根本动力。作为利益共同体,网络社会群体既是精英群体,又无可避免成为了乌合之众,需引起社会对网络自由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是数字化和符号化。因而。网络道德与实在道德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征:自由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非人性化。与此相适应,网络伦理问题也呈现出上述基本特点。网络虚拟社会的基础在于实在社会。因而。网络道德的存在和建构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网络道德的建构必须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考虑。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是个体社会化中的角色认同———人按社会期望与要求实现自我的关系世界。主体性社会适应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网络信息化凸显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二者的协同建构昭示了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网络社会中传统民事证据制度面临着几方面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何晓聪 《考试周刊》2014,(96):149-150
文章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探讨了高校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结强度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提出个体的咨询网络中心性与创新自我效能正相关,网络联结强度与组织创新气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构建我国家庭教育支持网络是教育部明确提出的要求。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需要理清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内涵,明确责任主体,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以及科学借鉴别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试论网络社会中的伦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使用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伦理问题,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网络社会的伦理原则:即无害、公正、尊重、允许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强化网络社会的伦理意识,对于网络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武瑜 《伊犁教育》2006,(1):11-13
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就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本文阐述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越来越大,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了解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找出网络社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的教育,促进网络道德价值的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心理教育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心理教育的成效却不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青少年自身对心理发展与心理问题认知的原因,又有社会所建构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的原因.青少年心理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由被动的工作转向主动的工作,通过构建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提高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陈小花 《教育探索》2013,(2):102-103
网络在拓展德育的渠道、丰富德育的方法与手段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包括: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自我管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及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出现的重技术,轻人文倾向,文章从服务理念、管理制度、软件环境等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