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会娟 《考试周刊》2012,(18):121-122
阳光体育运动犹如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国家号召广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有人曾形容"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的春天到来。"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这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目的是以阳光体育为抓手,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必读》2016,(Z1):98
寿县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依托寿县第三中学,经省体育局批准成立的省级体育俱乐部。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俱乐部始终以培养广大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质,并向他们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宗旨,以乒乓球项目为主,兼顾跆拳道、田径、篮球、足球等。  相似文献   

3.
徐海灵 《考试周刊》2012,(47):117-117
从2006年开始,为了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国家提倡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国家对阳光体育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视。然而由于空间的局限性,在很多学校很多活动都难以展开。本文从实际出发,讲述了本校2009级以一根跳绳为道具,大课间活动的展开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一、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将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学生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大量的身体接触,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对《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下发以来近两年学校  相似文献   

5.
沈斌 《中国德育》2014,(4):36-38
正2013年11月26日发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提出:"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时间,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的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切实推  相似文献   

6.
在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模式教学中,学校可以紧扣时尚体育机能设立体育运动项目,突出娱乐性,健康性,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要,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来,建立起“健康第一”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所以,把“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模式教学纳入到高校的阳光体育活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运动与职业中专课外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阳光体育的目的是追求身心的健康,通过阳光体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培养健康、科学、文明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阳光体育运动,是为推动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专门设立的群体性体育锻炼项目。它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重心由体育课堂教学向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方向逐步转变,培养学生主动、自主、经常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才有可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基于这一认识,结合四川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1)加强阳光体育理论研究,提高认识;(2)阳光体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3)优化师资配备,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以满足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自《关于展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议》公布以来,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阳光体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拓展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思绪和途径,为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与空间,为校园体育文明的树立提供了契机。阳光体育运动从首次提出到现在已经在全国各级学校实施4年多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它关系到新时期整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关系着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更关系着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提出了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利用体育俱乐部优势,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拓展运动休闲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屯溪区六所城镇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学校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缺乏;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根据结果,为屯溪区城镇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9日,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启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本文对属于革命老区的江西省吉安市的部分中学进行了调查,希望能为进一步搞好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为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了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不深,体育动机与行为脱节和参与频率较低,学校缺乏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这些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建议:增强阳光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健身意识;将阳光体育的健身理念融人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模式;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以满足课外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宗旨就是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体育锻炼的高潮。[1]然而受应试升学的压力、体育法规制度的贯彻和监督不力、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短缺和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缺乏等因素的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困难重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不仅是一个民族充满活力的标志,而且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相对滞后,体育课成为"鸡肋",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青少年学生体质不尽如人意。"阳光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探讨了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我国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本文就农村学校体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我国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本文就我国学校体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时代背景、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