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雪锋 《青海科技》2014,(5):100-101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怀抱中的婴儿,人类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做着无私的奉献,任凭人类无限制的索取。 美好的地球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每当我们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相矛盾时,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环境利益却被我们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相似文献   

2.
黄河河口是黄河治理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众多利益。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河口管理工程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商讨,才可以设计出良好的对策。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而黄河则是这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黄河作为我们的自然母亲,辛勤地哺育着两岸的华夏子孙。于此同时,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也在不断地利用着黄河两岸的各种资源,甚至于越过了自然的基准。  相似文献   

3.
纪丽华  曹英萍 《知识窗》2010,(3X):60-61
<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日趋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环境问题,并且正逐渐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究其原因,有一定的自然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因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环境观,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我们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相对而言,水能是廉价和持续的能源,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人们从水利工程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终使得我们自身受到伤害.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保证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型人工自然——和谐社会的人工自然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与人类社会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人工自然自身特性及外部原因,造成了其异化的不良后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克服人工自然其异化后果,应该发展生态型人工自然,并从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对其发展提供保障,惟此才能促进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也谈环境伦理的道德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有人把环境伦理的道德境界区分为由低到高的 4个层次 :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生态整体境界。对此 ,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因为道德境界的标准必须转化为解决人的利益与所谓非人类自然的利益等具体矛盾冲突的原则才有现实可行性。人的利益范畴已内在地包含着适度保护自然的所谓非人类自然的利益。人类不应追求和维护绝对不从人的利益出发的所谓非人类自然的利益。所谓非人类中心境界不能够也不应该超越所谓人类中心境界。  相似文献   

7.
张丽平 《大众科技》2009,(2):213-214
今天的工业文明所引发和包含的危机,使得它作为一个文明体系已经与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兴起并能最终得到全人类的认同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猫是最会从我们这里获取利益的家伙了。科学家最近发现,当猫恳求人类给予它食物时,会在自然的猫叫声中加入一些夸张的咕噜声,这种咕噜声的声波频率竟然与婴儿的哭声很相似,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促使我们去照顾它们。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人类应当抛除之前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导,在自然中重新自我定位,挽回一些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与自然背道而驰的败局,借以处理好人类自身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然发展调节模式,进而改革人类自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背叛自然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使人类发展模式与自然的发展模式趋同,做到回归自然的科学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艺术设计——环境心理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家民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65-165,191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是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纵观从达·芬奇、黑格尔到众多的当代美学家,在他们的艺术分类说中从未提到过“环境艺术”,只是在人类向厄运、危机挑战,意识到环境生态化、智能化与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以不同于过去的立足点和视野去深刻地认识什么是环境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1.
自然控制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控制论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的交叉学科的新的生长点。它研究自然环境的自控行为与人工调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本文重点论述了自然控制论的定义;核心问题的一般提法和具体举例;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自身特点;研究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郑昱 《科教文汇》2011,(19):200-201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设计在为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和设计师们也开始了对于人类自我发展的反思,开始重新发现自己的定位以及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自身的职责,思考产品的设计如何更加符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加适合人类的生存,生态产品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生态产品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产品设计的概念;生命周期评估及生命周期成本法等环境评估工具;并结合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实例,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自然相协调,二是以人工再造自然建立人工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农业作为国民基础产业,一直是链接自然与人类最紧密的行业.不同于工业,农业企业一方面需要维系生产与自然的平衡,在敬畏环境的同时改造环境;另一方面,不能否认,农业的利润率相较其他行业偏低,因而企业在考虑经济利益的时候不得不更加谨慎.同时,由于农业的天然属性,这一行业在我国又往往是偏远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又往往容易与当地的脱贫工作紧密连接在一起,承担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谭龙  宋剑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S):198-198,165
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及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渐渐发展到对环境的破坏,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雪  段克勤 《科教文汇》2014,(27):80-81
所谓的环境教育是需要学校、社区、家庭,或者说是需要市民、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协作,并从幼儿期开始到高龄期持之以恒地对群众进行教育,否则很难期待能出成果。还需要利用各种机会唤起大家对环境的关心,并推动大家积极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中来。环境教育的基本是对自然丰富的感受力和对人类自身的爱。但是光靠读书是培养不了对自然的感受力的。只有走到大自然中去,意识到大自然的美;理解了自然创造了生命,感觉到自然的不可思议的时候,才能开始做到真正地去关心自然,真正地想要去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环境教育是需要学校、社区、家庭,或者说是需要市民、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协作,并从幼儿期开始到高龄期持之以恒地对群众进行教育,否则很难期待能出成果。还需要利用各种机会唤起大家对环境的关心,并推动大家积极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中来。环境教育的基本是对自然丰富的感受力和对人类自身的爱。但是光靠读书是培养不了对自然的感受力的。只有走到大自然中去,意识到大自然的美;理解了自然创造了生命,感觉到自然的不可思议的时候,才能开始做到真正地去关心自然,真正地想要去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7.
人、自然、社会要求内在需求上的平衡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十大环境问题告诉我们,环境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及人类社会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忽视而导致的对自然内在需求的忽视,并因此而引起环境危机。这是在人类尚未认清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前提下片面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而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重,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起来。所幸人类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重视,为了改善环境人类也发明了很多方法。下面我们就以实例来说明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在5个世纪以前,每次吸一口气只能吸进来280个二氧化碳的分子;然而现在的事实是,每次吸一口气就要吸进来380个二氧化碳的分子;这一数值正在以每年增加2个二氧化碳分子的速度递增。如果不能遏制这种持续恶化的趋势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人类终会因为每次吸一口气吸进过多的二氧化碳分子而灭绝。笔者以一个忠实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身份对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做一个概要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月 《科教文汇》2005,(5):56-56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渐匮乏,环境祸患正威胁人类。建筑师们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设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做出自身的贡献,建筑设计又如何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建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观,这是摆在当今建筑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及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渐浙发展到对环境的破坏,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