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吕健  Lü Jian 《培训与研究》2006,23(10):66-68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因素,两者不同的话语系统体现着不同的权利和欲望,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是加大两种系统之间意向融合的重叠面。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摘     
○德育评价与品德评价在一些文章及日常运用中,人们往往将“德育评价”与“品德评价”混同使用。其实,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德育评价是指对整个德育活动过程及效果作出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许多师生都感到德育效果不理想,而对其原因的分析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德育效果不理想的症结何在呢?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弄清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只要弄清了制约德育效果的因素,就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出德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众所周知,德育是一个围绕德育目标而构成的系统工程。在德育过程中,从施教的角度来说,教育者是主体,从接受教育的角度来说,受教育者是主体;而社会的要求和影响,相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主体来说,都是客体。这样,德育过程就是德育的两个主体之间以及两个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双向信息流动过程。下面我们将从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客体、主体及其中介)入手来考察制约德育效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构建德育基地不同年级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要遵循教育性等原则,旨在构建德育基地不同年级法纪教育效果评价体系,解决德育基地针对不同年龄段法纪教育活动效果评价难的问题,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系统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各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德育活动和德育过程的集合,是一个高度协调的有机整体。德育系统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信息,这三个要素在德育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6.
现代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功能是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德育功能不同与德育目的和效果,德育目的是人们对整个德育的一种主观预期和价值设定,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是德育“本来就存在”,原本就该发挥的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先存性。德育效果是具体德育实践的“已然”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属“应然”范畴,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些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德育实效是德育工作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到达度与完成率,它包括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两个方面。德育方法是指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与活动客体(德育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工具和桥梁,因而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以自身充当中介,实现主客体间的对接。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任务的完成、德育实效的获得都离不开德育方法,正确地选用德育方  相似文献   

8.
杨英 《教书育人》2003,(1):39-40
德育功能是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德育功能不同与德育目的和效果,德育目的是人们对整个德育的一种主观预期和价值设定,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是德育"本来就存在",原本就该发挥的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先存性.德育效果是具体德育实践的"已然"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属"应然"范畴,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些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系统是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是显形德育,即以育德为主要目的,有计划有系统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开展的德育活动;一是隐形德育,即在非专门性德育课程和活动中随机释放的育德效应.学校德育的效率如何,关键就在两者能否同步运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0.
邹骋胤 《教师》2022,(9):24-26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课程,"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学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德育有效性,共育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三乐"德育理念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将"三乐"德育理念融入育人实践主题活动,形成了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月相结合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乐己、乐人、乐天...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如何提高普通中学的德育有效性越来越成为难题.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采取"处方武"的德育方法,通过使校本德育活动常规化与灵活化、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校处处都成为德育资源等方式.达到了德育的有效性效果.历城二中的经验表明,组织德育活动所"浪费"的时闻会得到加倍的补偿;德育必须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入手;普通中学应该把德育置于首要位置;对全校德育领导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各类决策的实施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秉承现代的教育理念,开展行动研究,探索活用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发了地方活动实践资源,使之教材化、课程化,彰显德育特色;初步探索到利用地方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德胜 《考试周刊》2009,(23):155-156
德育概念是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不同的德育概念的存在必然影响德育学科的建设和德育活动的实践。理论界对德育概念的辨析,多从内容和过程两个方面说明德育概念多样化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德育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定这种不彻底的论争。  相似文献   

14.
张丽丽 《教师》2012,(35):7-7
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德育”是特教工作者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聋生心灵的教育活动。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有两个层次上的考虑:一是德育目标的明晰性与准确性,二是德育工作的特殊效果,即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取得最佳德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德育活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或者片面强调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其各构成要素知、情、信、意、行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通过开展体验型、研究型等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实现社会道德基本要求的内化和主体道德意识外化这两大飞跃.在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必须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辨析等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教师同伴互助和同伴指导这两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我国,这两个概念之间仍存在着指称混淆的现象。本文就二者的概念内涵与产生缘由、参与者情况、实施方式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毋庸置疑,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特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体育活动课是学校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课,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教师根据学生言行,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其效果甚好。体育教师应把握有利时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沈阳市皇姑区教育局德育科在大连举办了“三个二”德育考察活动。区内中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部分优秀教师参加了活动。唐励局长、董威副局长亲临指导。“三个二”,即听两个报告,分别由大连市德育教育专家于建国教授、皇姑区德育教研室徐万祥主任主讲;参观两  相似文献   

19.
德育社会化致力于解决德育与社会发展、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情境、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相脱离的弊病,在模式构建上,它提出要充分搜集社会发展状况、日常生活情境、以及人际关系等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分析上,利用“晕效应”开展社会化的德育。利用“晕效应”开展社会化德育的模式体现了德育的整体效果,满足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动态适应了社会发展以及受教育者生活情境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阐述新世纪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侧重从新世纪高校德育的核心、新世纪高校德育的创新两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世纪高校德育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