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是文化的根基.编辑担负着积累学术、传承文化的使命,要提高业务水平,必须发扬工匠精神,提升学术修养,立志做学者型编辑. 编辑要崇尚学术,力求成为学者 我国历史上的名编辑大多是当时第一流的学者: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二人均为大学者,有多部著作行世,他们在校书过程中,创造出“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的古籍校雠方法;明代《永乐大典》的总编解缙、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昀,知识渊博,学问高深,均为当时最著名的学者.近代以来,一些著名编辑也多为大学者,他们在出版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相似文献   

2.
文勇悄没声儿地递给我一本崭新的书,说是请我指正。接过来一看,竟是他的言情诗词选《第一次的故事》(南洋出版社出版)。书在手中,我有点愕然:怎么就从来没有听他说起过?就像他的那些情真意切的歌词总是悄悄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和歌星们的口中,流入人们心里。说怪也不怪,也许,这正是他的一种性格。平时的文勇,似乎也总是这般悄没声儿的。至少在我  相似文献   

3.
建议四项     
我喜欢读书, 也感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买到合适的图书不容易, 因而对出版发行工作常有些想法和希望,也许可供参考吧。一、“文库本”据说,日本有种袖珍本丛书,叫“文库本”,最近几年颇为畅销,形成一股“文库本热”。“文库本”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低廉。如果一  相似文献   

4.
我是记者     
我是记者。于是就遭人羡慕遭人喜欢遭人讨厌。只是干记者这活的基本功,除了手快腿快脑子快之外,还有最要紧的一件,就是“脸皮要厚”。年头儿一长,对好些事都有些满不在乎,尤其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可是1995年夏天的一件事情,却至今使我心里很内疚。那是六月初吧,孔繁森事迹报告团来成都,要在锦城艺术宫作一场报告,领导让我去采访,说是无论如何也要抓个好新闻回来。我们还预先设计了一个方案,说是搞广播的就采访同行,采访那个叫卓玛的播音主持人,这样角度新一些,容易“出彩”。可是一到现场,才发现任何“设计”都是白…  相似文献   

5.
成舍我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业家,曾在民国新闻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目前对成舍我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把焦点置于成舍我的办报业绩、报刊概况、新闻思想等方面,而成舍我的办报精神,对现今的新闻界仍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成舍我多舛的办报经历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成舍我的办报精神。  相似文献   

6.
采访本情结     
有人问我,你当记者大半辈子,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报纸上发表的大块文章吗?不是;是“本报记者”那个衔头吗?也不是。想不到我回答的竟是小小的,轻轻的,毫不起眼的采访本。新闻界的老前辈、全国著名记者穆青出差湖南株洲,失落了采访本,曾出动公安民警去侦察破案。我虽没那样珍重采访本,但我与采访本牢牢结下的情结,却已铭刻进了我的骨肉。像战士的枪弹,农民的镰刀,工人的锤头一样。我的采访本“常年四季贴我身,随时随地捏手心。”就是上餐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武陵地区民间文艺文献资源平台,将这一地区的民间文艺向人们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地区,感受武陵地区独特的魅力,同时对武陵地区民间文艺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随笔     
爱你直到更年期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人到了三十岁就该下网了。听他们这么一说,我有点紧张,不知道是不是中央有了什么新的精神,要网虫队伍年轻化?三十而立的事情,也有人跟我提过,但我觉得这跟上网并不矛盾,大丈夫立在四方,我也可以在网上立。搞好了,可以混成IT精英,混得差点,也可以成为著名网虫。 所以我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早先老听他们提什么70年代,80年代,再后来,新新人类又出来了,现在又弄这么一说,非要把我们这拨给挤出历史舞台才算完。人  相似文献   

9.
像很多人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并且由于后来从事文字工作,写日记更成为了我的习惯。或许是天生就对文字感兴趣吧,我喜欢把一天中发生的值得记录下的东西写成随笔,虽然不是每天都写,但是九年的时间里也积攒了厚厚的几本。在假日的午后,靠在窗旁,面对明媚的阳光  相似文献   

10.
范炬炜 《军事记者》2004,(12):20-20
我从来最不会谈什么心得体会。这回写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又要我谈体会,我仍感到不知说什么好。当了20年记,在国防科研试验领域泡了10年,一不留神得了个奖,旁人说是“厚积薄发”,我觉得最多算是“熟能生巧”。既然没有心得体会可言,就说说采写过程吧。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52年从军队转到上海,进华东人民出版社,到1966年“文革”爆发,整整做了14年编辑工作。在这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14年中,自然会有许多可供回味的事情。可惜,经过“文革”的磨难,记忆力大衰。加上资料的匮乏,许多具体细节已经模糊,无可追寻了。倪墨炎同志约我写点回忆录之类,我且把几件小事记录如下,聊以塞责云耳。《民间文艺选辑》之诞生 1953年底,分管通俗文艺编辑室的副总编姜彬同志,要我们在《新唱本》和《通俗演唱丛书》之外,再编辑一种民间文艺丛刊。在此之前,顾伦、王文华和我,几个爱好民间文艺  相似文献   

12.
大凡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都具有广博扎实的行业知识,虽然未必都称得上专家学者,但也足可发现并评估学者精神劳作的价值。然而,出色且成功的编辑绝不停留在这个层面自鸣得意,他们往往较之一般的编辑别具一种情怀:把学者用心血浸透的创造性学术成果看成是整个民族学术文化生命的一部分,也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不但能发现它的价值,更有必欲将这种价值由学者个体的精神空间拓展为更大社会空间的执著精神。因此,他们与学者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笔墨之缘,而是已介入到学者生命活动中的精神同道,是在更高层次上相知相契的朋友。我在阅读著名现代文学学者王富仁先生的《古老的回声》时发现,他于不经意间道出了该书与编辑之间的一段曲折而意味深长的聚散离合。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因心灵的苦闷暂时中断了现代文学研究,却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找  相似文献   

13.
钟敬文先生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和教育家。在长达70年的文艺创作和治学生涯中,他早年曾以诗歌的才情横溢和散文的清朗绝俗名世,这在我国许多老一代文人学者中间都有着深刻印象。但他却在自己的创作达到峰颠状态、文学前途为郁达夫等名  相似文献   

14.
杨武能教授这样蜚声中外的歌德学者出一本《走近歌德》这样的赏析歌德文学作品的集子似乎并不值得我们欢呼,我甚至对杨先生经常做这样的普及工作略有訾意,希望他这样的大学者像新近的中青年学人一样挥舞起诸如“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批评”  相似文献   

15.
一批老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者提出“理论重建”的倡仪,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今天当我重新温习他们理论主张的时候,我就暗地里为他们的学术勇气和开阔的理论视野感到几分自豪和骄傲。我还注意到,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些专家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投放到民俗学的“炼丹炉”之中,锻炼成许多各具特色的文化工具。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姜彬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6.
上午还在谈论关于书市的话题,傍晚收到一位在乡村中学任教的老友的短信,说是费尽周折买到两本某国学大师的专著,要送我一本。我的心情无法形容!像小说里一样的巧事儿,果然就让我遇上了?先说那本国学大师的书。这一段时间,我在北京见习,每天上下班,可以经过涵芬楼——是我经常逛逛的书店。那本书,涵芬楼有,只是,我还没作购买决策。再说我这位老友。诗人,语文教师,所在学校距县城约四十公里。隔三岔五的,我会搜罗些书刊寄给他,他总想用核桃等山货谢我。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专职于人文社科类读物出版工作的编辑,因为职业的缘故和个人的阅读喜好,我一直留心、关注海外学者对中国学或说是汉学的研究动态。我觉得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中外学者称之为“国学盛宴”的浩荡阵势,这些  相似文献   

18.
离开报社之前,没有真正当过兵的我换上冬季作训服,登上作战靴,戴上作训帽,在办公室先走了两个来回。笑问同事自己还像个兵吧。和我对面而坐的同事徐文是参加过南国边境作战的老兵了,摇摇头说:“自己说像没用,战士是面镜子,他们说像才真的像。”真的来到战士中间后,我才发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有多大。在与连队官兵朝夕相处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地方大学毕业的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教育训练到日常养成,对我来说,每名战士都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榴莲之味     
第一次在水果超市见到榴莲,我就产生了恐怖的联想,这家伙太像二战中德国制造的一种水雷。导购小姐甜美的声音,也掩不住它的恶臭。她说这是榴莲,号称“水果之王”。我没记错的话,上回我和太太买芒果,她们也说是“水果之王”。看来能称王称霸的绝非什么好东西。  相似文献   

20.
跟蜘蛛有缘     
美国的田园作家怀特(E.B.White)写得一手好散文,但是他最有名的著作却是一本写给小孩看的儿童书,叫做《夏绿蒂之网》。书里的主角是头猪,而夏绿蒂是那头猪的知心友。你一定会以为夏绿蒂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吧?怎么也想不到,夏绿蒂竟是一只蜘蛛。怀特笔下的夏绿蒂是这样的:它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