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新倡议的伟大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政治多极、文化多样的发展趋势,也是建立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历史性选择,它有利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全人类共同梦想和追求的实现。本文深入分析国际商务礼仪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决议。关于这些决议的性质、法律效力,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少数发达国家从维护既得利益的立场出发,更是抵制、否定这些决议的法律效力。本文通过考察国际法效力根据及国际组织的功能,对联大决议的法律效力作了肯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里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实践主要包括国家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3个方面。在国家政治利益方面,中国争取主权与平等,获得国际尊严,加入国际体育组织争取话语权;在国家文化利益方面,以传播武术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为主;在国家经济利益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国际体育领域中的经济利益认识较晚,实践也比较落后。当前主要以国际体育大赛(包括奥运经济)和职业体育领域的实践为主。  相似文献   

4.
三大机构的评级很大程度是站在发达国家立场,所采用的评级方法也过于陈旧,其在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地位理应破除.2010年,大公国际首次公布了对50个国家的信用评级,试图打破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及其固有评级模式,建立一套新型的评级体系.大公国际进行主权信用评级的指导思想与三大评级机构不同,核心评价指标也存在很大差异,评价结果也有明显不同:对政治稳定、经济表现优秀及前景良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高于三大机构,而对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债务负担日益沉重的发达国家的评级则明显低于三大机构.这反映了大公国际与三大机构评级理念的根本差异:不以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作为划分标准,更注重一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有其客观必然性和现实迫切性。但在实践中落实和贯彻这一思想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症结。解决这些困难和症结的关键是确立全球伦理道德的终极实在即平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它是以全球伦理道德为依托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欧洲一直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目的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持不同宗教信仰的国际移民数量逐渐增长,欧洲的国际移民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等领域的核心社会问题。这背后既有国际移民给欧洲当地带来的经济竞争和对当地福利造成冲击的原因,也有文化、宗教冲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的状况及其对中国崛起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地缘政治环境相对恶劣,周边安全危机重重;另一方面,中国又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中国有众多的接壤国和隔海相邻国,易于方便快捷地进行国际贸易,易于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给予有效的影响。综合来看,新世纪的中国地缘政治环境对中国崛起利大于弊,中国只要抓住历史机遇,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一随着素质教育理论讨论的深入,随着国家教委改革措施的启动,在本世纪末的中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革命,终于开始了。这是教育战线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遵循邓小平理论,面向21世纪,面向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一次战略行动。是对中国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不失时机的呼应。当我们用以上这样的视角——世纪转换,与政治经济的联系,改革开放——来看待素质教育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中日贸易规模不断壮大,摩擦也愈演愈烈,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在两国政治关系的起伏对两国贸易影响日益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应把握两国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投资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建立行业协会等解决两国贸易摩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略论哈佛大学的国际教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美国大学国际教育理念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反映了美国大学在国际意识、学者兴趣、学术课程、研究领域以及学术机构的外部活动诸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哈佛大学的国际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国际性、加强地区研究、拓展学术视野、专业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国际教育理念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大学快速适应社会变化的特点,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历程中,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其核心问题是民主与发展的关系,又是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因而引起了研究东南亚国家问题专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也试图通过对战后东南亚各国民主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剖析这些国家中民主与发展的关系,以便从中汲取一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益的经验.战后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史.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很深,包括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影响两个方面.就国际政治的影响而言,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发展以及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对东南亚产生了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两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南北的分离与统一,1978年以后的柬埔寨问题等.东盟的建立与发展,东盟国家长期与西方较为密切的关系,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的调整、改革,都与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等紧密相关.从国内政治来看,战后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法导论》述评"一文对英文版Guide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国际环境法导论》①)一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概括评析,结合该书两位作者——亚历山大·基斯(Alexandre-Charles Kiss)教授和黛娜·谢尔顿(Dinah Shelton)教授的学术特点,详细阐述了国际社会协商订立环境义务的内在原因以及对义务实施加以监督的过程,重点讨论了国际环境法律义务和国内环境立法的关系。分析了《国际环境法导论》一书在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环境政策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中国环境政策重构的思想基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的环境政策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同时由于中国环境政策不完善而使得重构中国环境政策成为必要。中国环境政策的重构内容包括环境经济、技术、社会、贸易和立法政策等五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2016年唐山世园会,城市的语言环境不容小觑。本文立足于唐山的城市语言环境建设,从保护唐山方言和建设国际语言环境两方面入手,阐明唐山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体现需要传承和发扬;同时,建设国际语言环境也是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唐山的重要途径,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思想化领域的问题与高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的分析,探求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即“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国际视野的角度,从天下大义出发,致力于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国际社会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其蕴含的和谐共生的国际观为是解决好现实问题提供了关键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视野,也就是要将发展视野放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逐渐建立起环境监督与管理体制。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法体系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文章通过分析中美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比较中美两国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独立性、资源配置,以及两国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差异,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国际合作办学如火如荼的进行及相关政策的出台,高职国际合作办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学术界也顺势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领域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此文意在根据所阅文献,对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从基本理论、具体实践及其他方面三大模块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评,以期较全面真实地反应国内高职国际合作办学研究的情况,揭示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与其他生产部门相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农业结构的调整。但环境变化的要素和强度、速度不同,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也就有很大的差别。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环境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但从总体来看,其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水旱灾害所引发的灾荒为直接动因促成的,是大的灾荒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环境变迁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响应过程,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环境变迁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动力,但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还要得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环境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历史命运并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的深层次原因.中国近代化所遇到的各种阻力远比日本强大,所处的国际环境远比日本险恶,其先进的阶级力量亦远弱于日本.因而中国近代化的失败是不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